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结合伏安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同步荧光法研究了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 MB)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亚甲基蓝与DNA反应作用主要以静电作用为主同时还伴随有嵌插作用.另外利用电化学立法还计算了MB与DNA的络合比为1:1,以及它们的结台参数.根据斯特恩-沃尔默(Stern-Volmer)方程计算出MB与DNA反应的荧光猝灭过程为静态猝灭且此体系只存在一种荧光体.  相似文献   

2.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pH 7.4),运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邻菲罗啉锌(Zn(phen)2+3)与小牛胸腺DNA(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ctDNA对Zn(phen)2+3的荧光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根据修正的Stern-Vomer方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并结合Van′t Hoff方程计算出相应的热力学参数,焓变值(ΔH=-7.029kJ/mol)和熵变值(ΔS=50.631J/(mol·K)表明静电作用力是维持Zn(phen)2+3-ctDNA复合物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此外离子强度实验和KI荧光猝灭实验也证实了Zn(phen)2+3与ctDNA间通过静电作用的方式结合,而不是沟槽作用和嵌插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苯二甲酸酯1.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2.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4.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5.邻苯二甲酸二异己酯(DIHP)6.邻苯二甲酸二环巳酯(DCHP)7.邻苯二甲酸二(甲基环已酯)8.邻苯二甲酸二庚酯(DHP)9.邻苯二甲酸二异庚酯10.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酯)(DOP)11.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12,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DCP)  相似文献   

4.
以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作为配体与六水硝酸锌在无水乙醇中进行反应,制得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滴定等技术进行了表征。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结合盐效应实验研究了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对溴化乙锭小牛胸腺DNA(EB-ctDNA)体系的猝灭属于静态猝灭;根据修正的SternVolmer方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两者的结合常数,并结合Van’t Hoff方程计算出相应的热力学参数,焓变值(ΔH=-34.07kJ/mol)和熵变值(ΔS=-50.91J·mol~(-1)·K~(-1))表明氢键和范德瓦尔斯力是维持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EB-ctDNA复合物稳定的主要作用力;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与ctDNA主要作用方式为嵌插作用,而不是沟槽作用和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化工研究院研制的氘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D6)和氘代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D10)为内标,利用三重四级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MS),建立了白酒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的检测方法。其中,DMP和DEP的检测限分别为0.25和0.1 ng/m L,定量限为0.75和0.375 ng/m L,平均回收率为96.5%和80.0%,精密度均小于5.4%,可满足白酒中DMP、DEP塑化剂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ctDNA)对硫堇(TH)荧光光谱的影响,发现DNA对TH的荧光有猝灭作用。对其猝灭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发现荧光猝灭度(ΔF)与DNA质量浓度(ρctDNA)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为消除Rayleigh散射干扰以建立良好的线性方程,选择TH荧光斯托克斯位移(4 nm)为Δλ进行同步荧光猝灭的研究,效果不佳。进一步考察了DNA对TH不同Δλ同步荧光的猝灭作用,分别选择λex/λem=627/638 nm和617/628 nm(Δλ=11 nm)作为参比溶液和样品溶液的工作波长,并建立了良好的线性方程,ctDNA的线性范围为0.015~1.260μg/mL,检出限为0.005μg/mL,回收率为96.5%~104.8%。该方法用于合成DNA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庄惠生  张明翠  李玉科 《化学试剂》2006,28(10):577-580
通过偶氮键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半抗原衍生物与载体蛋白BSA偶合后作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得到合格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抗血清,双向琼脂扩散方法测定血清效价为1∶16~1∶32,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效价为1∶3200~1∶6400。通过兔颈部采血、抗血清纯化,得到抗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多克隆抗体IgG冻干后分装,-20℃低温保存。建立了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纯化抗体的方法。间接竞争荧光免疫法考察交叉反应试验结果显示纯化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抗体与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邻苯二甲酸二戊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的交叉反应率均<9%。制备的抗体可应用于环境激素类物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荧光免疫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C18-H为固相萃取柱,V(甲醇):V(水)=77:23为流动相,建立了绿茶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3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方法。在最佳条件下3种邻苯二甲酸酯在0.02~100μg/m 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2。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5.79%~95.31%,相对标准偏差(RSD)≤6.0%。该方法可有效消除绿茶中的基体干扰,定量准确可靠,适用于饮料中微量塑化剂的测定和监控。  相似文献   

9.
分析皂河水体和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四种物质的含量,用DMP进行吸附研究,探讨p H值和DMP初始浓度对吸附等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皂河水体和沉积物中四种物质浓度范围分别为为0.004~3.44μg/L和1.1~6.12μg/g;在一定的浓度范围时,DMP在沉积物上的吸附速率先快后慢,吸附等温线以Langmuir方程拟合最佳。沉积物对DMP的吸附随着p H的增大而减小,初始浓度增大,平衡吸附量增大最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洪利明  刘林海  朱峰 《化学世界》2019,60(4):199-206
合成了2,6-二甲基-4-苯基-1,4-二氢吡啶-3,5-二甲酸乙酯(药物分子a)和2,6-二甲基-4-甲基苯基-1,4-二氢吡啶-3,5-二甲酸乙酯(药物分子b),并用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该药物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并计算出不同温度下药物分子与BSA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猝灭常数、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药物分子可以使牛血清白蛋白(BSA)发生荧光猝灭,其猝灭机理是形成基态复合物的静态猝灭;药物分子a与BSA的作用力主要是疏水力(ΔH0,ΔS0);药物分子b与BSA的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ΔH0,ΔS0)。  相似文献   

11.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Zn(Ⅱ)存在下环丙沙星(CPFX)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初步探讨了环丙沙星、Zn(Ⅱ)在生物体内与DNA相互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Zn(Ⅱ)和鲱鱼精DNA均可使环丙沙星的荧光强度发生猝灭,其中DNA对CPFX的荧光猝灭作用是形成基态复合物的静态猝灭;在Zn(Ⅱ)存在下,DNA对环丙沙星的荧光猝灭作用显著增强,Zn(Ⅱ)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CPFX与DNA的结合具有促进作用;根据荧光猝灭双倒数图计算了二元、三元体系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DNA与CPFX-Zn2+配合物之间的结合应为沟槽式结合。  相似文献   

12.
在pH值为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苏丹Ⅳ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通过单、双链DNA作用的比较实验、KI荧光猝灭实验,分析了苏丹Ⅳ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模式。结果表明:苏丹Ⅳ通过沟槽结合模式与鲱鱼精DNA发生作用;鲱鱼精DNA能猝灭苏丹Ⅳ的内源性荧光,其机理属于静态猝灭。通过Scatchard方程求得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热力学参数数据表明,苏丹Ⅳ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pH为7.30时Hg2+离子与明胶的相互作用,用不同的公式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处理,计算了结合常数(K)和结合位点数(n)。推测了Hg2+离子对明胶荧光的猝灭机制为Hg2+离子浓度较低时主要是动态猝灭,浓度较高时表现为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14.
氟氯氰菊酯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光谱手段研究了在pH值7.4的牛理酸度条件下氟氯氰菊酯(CF)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猝灭常数,证实了在0.35~4.16 μmol/L的浓度范围内氟氯氰菊酯对BSA的内源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机理为静态猝灭.计算了热力学参数,由焓变(△H)和熵变(△S)值推断氟氯氰菊酯与BSA之间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生成自由能变△G小于0,表明此作用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结合过程中BSA构象的变化通过同步荧光和圆二色谱实验得以证实.圆二色谱实验的结果显示BSA中的α-螺旋结构损失了,说明其微环境及构象均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分析方法,优化了色谱条件中的梯度洗脱程序。方法的验证结果表明,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在0.05~1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9~0.9997。方法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3%~8.1%。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精密度和重现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以溴化乙锭(EB)为荧光探针,用荧光分光光度法详细研究了L-半胱氨酸二肽(Cys-Cys)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探讨了两者之间的作用模式和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两者主要产生了静电结合;通过Stem-Volmer方程发现,L-半胱氨酸二肽对EB-DNA体系的影响表现为静态猝灭,计算得到其猝灭常数为:KSV=1.86×103L·mol-1.  相似文献   

17.
二氢杨梅素锌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二氢杨梅素锌(DMY-Z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激发波长为288 nm时,BSA的发射峰位于341 nm,DMY-Zn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由Stern-Vol mer方程计算出DMY-Zn与BSA体系荧光动态猝灭常数(KSV)可知,DMY-Zn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由Lineweav-er-Burk方程计算出静态猝灭常数为3.180×104L.mol-1;且在BSA分子上荧光敏感部位有1个结合位点,结合常数为9.60×105L.mol-1。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湘江株洲段水体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利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萃取条件,分析其污染水平分布,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普遍检出,∑PAEs的浓度范围为22.39~27.4μg/L,其中DBP为主要污染物。利用商值法对PAEs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各种物质均存在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9.
利用热致相(TIPS)制膜技术,选择五种不同的液体稀释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三乙酸甘油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制备出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中空纤维膜并对膜性能进行表征。当ECTFE/稀释剂体系降温发生固-液相或窄的液-液相分离时,制得的膜结构为球粒堆积结构,力学性能差,水通量低。随着ECTFE/稀释剂体系液-液相分离区的增加,制得的膜结构转变为双连续结构,力学强度增加,水通量高。  相似文献   

20.
潘文碧  孙雅峰  井晶  卢赛喜 《广州化工》2010,38(11):139-143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E-GC/MS)研究了温州8个水体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西玛津、莠去津、甲草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双酚A、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七种内分泌干扰物的残留。水样用C18柱固相萃取进行富集、3mL10%的甲醇水溶液淋洗、10mL丙酮洗脱;并采用GC-MS法对七种内分泌干扰素进行分析。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定性定量准确、可靠,适用于水体中多组分内分泌干扰物的快速检测,在所有测定的水样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双酚A、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是主要残留物,最高残留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双酚A、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分别为0.82、3.16、1.50n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