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9):99-100
服务具有典型的不可分割性,因此一线员工行为影响顾客情绪和行为。为探讨一线员工服务破坏行为问题,本文探索性地提出22种快递业一线员工服务破坏行为。通过数据分析将快递业一线员工服务破坏行为归纳为6类,分别是"损坏投递物品"、"不按规定地点送达"、"不按规定时间送达"、"侵犯顾客权益"、"推卸责任"和"伤害顾客"。路径分析结果发现,服务破坏行为对顾客情绪和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且不类型服务破坏行为对顾客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3):127-128
准确定义处置行为成为直接决定被告人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关键因素,可以有效的防止在司法实践中"同案不同罚"的问题,更有益于提高司法实践中对于此类案件裁判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本文主要从处置行为的含义、表现形式、构成要件这几个方面对处置行为进行界定,通过对处置行为的准确界定提高司法实践处理此类案件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5):18-20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15年8月25日在《亳州晚报》为"亳州兴邦集资诈骗案"中原判有罪的邱超等19人公开登报道歉,该行为引起媒体和学者的热切关注,笔者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相关内容从依法司法、为民司法、科学司法的角度阐释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当为"行为,这种"当为"行为向依法治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盗窃罪”与“破坏电力设备罪”两罪的分析比较,对当前司法实践中常见的偷盗路灯设施行为的定性定罪问题谈了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2)
诈骗罪系属侵犯财产类犯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司法实务中出现了"盗骗交织"的案例,导致诈骗罪的认定出现争议,继而损害司法权威。故本文试图对诈骗罪的处分行为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对司法实务中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法律行政法规在规范建设工程施工行为中明确禁止借用资质的行为,对于何为挂靠,并无明确的法律概念,然而司法实践中,无论是律师代理,还是法官判决,均存在大量的"挂靠"认定。究竟何为挂靠,挂靠情形下存在哪些典型法律行为,具体行为的效力又将如何认定。拟从以上几方面对挂靠进行阐述,以求明解司法实践中的挂靠行为。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9)
"扒窃"是盗窃犯罪中的一种普遍的作案方式,发案率较高而且破案难度大,为了有效地打击日益猖撅的"扒窃",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私财产安全,因此,《刑法修正案(八)》第三十九条中有关"扒窃"的规定在此背景下产生,《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扒窃"行为写入刑法,其目的是保护公民财产不受侵犯,更是保护社会善良风俗。"扒窃"直接入刑,虽然符合刑事政策,但在司法适用中出现了的如何认定"扒窃"行为的困境。本文通过对"扒窃"行为的分析,认为解决此困境的关键是对"扒窃"行为中的构成要件进行严格的司法认定。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6)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加强司法管理,对于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国内外学者一直众说纷纭。共同侵权行为中"共同性"的界定是实施共同侵权法律规范的难点,本文对共同侵权行为进行了介绍,并对当前社会中对"共同性"界定的几种主流观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帮助有关人士提升对有关法律条文的认识,保证我国司法行为的顺利施行。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8)
在医疗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死亡的进程被大大拖延,然而也使得处于痛苦之中的病人对痛苦的感知无限期扩大,对于安乐死的渴求变得越来越强烈。对于治愈无望又承受着巨大痛苦的人而言,所求不过是有尊严的无痛苦的结束生命。"安乐死"究竟是一种刑事责任还是可以成为合法行为需要被有效界定。当前,国内司法实务界对"安乐死"行为的定性模糊不清,同罪不同判的事件时有发生,成为中国实现司法平等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3)
自首是我国刑法中重要的一项量刑制度,"主动投案、如实供述"对自首进行了高度概括和精要提炼。但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的行为是纷繁复杂的,"主动投案、如实供述"的原则性规定,很难满足对不同个案的评价。本文结合相关司法实践,从自首制度的价值取向和本质要求的角度,对自首认定在司法实践中若干疑难问题进行初浅分析,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