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3年6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现经修改已由国务院公布施行,同时废止1982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前者是《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相似文献   

2.
每月图评     
《城乡建设》2013,(1):15
多地城管救助流浪人员西安、北京等地城管执法局集中开展"冬季沿街流浪乞讨人员劝离引导护送专项活动",对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采取引导、劝离、护送措施。西安城管执法局将制作温馨提示卡,流浪乞讨人员可以随时打电话接受救助,同时还给些不愿接受救助的人分发大衣和食品,让他们温暖过冬。点评:社会救助是保障人民生活、实现社会公平的一项基本制度。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如何运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有效地管理城市恶意流浪、职业乞讨人员,结合我国国情及工作经验,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同时呼吁完善这方面的立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6):52-56
流浪乞讨现象目前已成为社会大众的关注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探析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指导理念和实施原则,从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三个方面,讨论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基本策略,以期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的完善提供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袁江 《城建监察》2004,(4):27-28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办法》)自去年出台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救助办法》规定,对城市乞讨人员的管理从原来的强制收容遣送变为温情救助,使得城市生活无着人员的整体情况和地位有所改善,推动了对城市的综合管理,也意味着中国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24)
关于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究竟如何,看其街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数量,尤其是儿童所占比例的多少,是最明显的标志。我国至今仍没有一部专门针对流浪儿童保护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救助工作的进程。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流浪儿童的现状,论述政府和民间组织合力救助流浪儿童这一模式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流浪乞讨人员年年有,今年更泛滥。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一靠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及观念的转变——把“乞讨问题”当作“政治问题”;二靠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干部实实在在的行动。  相似文献   

8.
自从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办法》以后,我国对乞丐的做法由收容遣送改为社会救助。这一改,改得好!这一改动进一步体现了我们的“以人为本”。人不分贵人、贱人都是人,不论穷人、富人都是立国之本。乞丐古已有之,今天在各大洲都有,在纽约的曼哈顿有乞丐,在罗马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0)
只因为没有携带身份证而上街,孙志刚,这个有正当工作、合法住所的健康青年,竟然在收容过程中不幸被打死。该事件一经披露就像一颗巨型炸弹引爆了猛烈的舆论回应。也正因为"孙志刚事件",导致了施行21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止。本文梳理了孙志刚事件的发展过程,并结合媒体报道,重探孙志刚事件中舆论流变的四阶段。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正处于巨大的社会变革中,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的“面子”和“里子”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而且也关系到城市文明的提升,关系到城市的发展。但在城市建设的实践中,许多城市没能处理好“面子”和“里子”的关系,侧重于“面子”的现象很普遍。从创建“无摊城市”、“刷城”运动,到“奔的”入市;从一些城市要求收废品的人统一着装、统一用车,到一个县城将沿街流浪乞讨人员和精神病患者集中扔到荒郊野外——“提升城市形象”似乎是这些城市管理者的共同理由。提升城市形象固然重要,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