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7月8日,国务院颁布《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自然灾害救助"出台的最高行政法规。法规的出台,弥补了多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救助规定分散在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中而缺乏系统规定的窘境,为今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4)
宪法所具有的两个基本作用就是规范国家权力以及保障公民权力,而社会救助权就是公民所具有的一项宪法性相关权力。所以国家有责任并且有义务对那些符合条件的诸多困难公民进行救助,而在目前阶段我国有关社会救助方面的法制建设还较为落后,宪法观念较为薄弱,这种情况对我国现行宪法所具有的权威以及具体的实施效果产生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
2009年3月,中央八部委出台规定,要求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被害人救助的具体实施办法,开展具体救助工作。无锡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包头市人大常委会都制定了相应地方条例,通过对它们的比较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局限:与其他救助衔接方式不明,救助条件过于严苛,权利主体混乱,权利告知义务缺失和标准不确定。针对这些局限提出对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建议:明确与其他救助结合方式,协调相互关系;关注犯罪危害结果,给予有需要的被害人切实帮助;确定救助性质,弄清权利主体;规定告知义务,方便权利主体行使权利;与审查机关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证救助标准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
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整合与体系完善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点,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的关键在于构建主体多元化的社会救助制度层次体系。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应该体现政府主体、社会主体与个人主体之间的共同责任,三者之间应该相互协调,缺一不可。构建多元化社会救助制度,就是以政府主体为主导,社会主体为补充,同时发挥个人主体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3)
社会救助领域的核心是救助效率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信号甄别机制,同时政府挤出了非营利组织的参与空间,导致社会救助压力沉重、效率低下。救助效率低下不仅会导致救助资源的非均衡配置,同样也会影响救助公平目标的实现。为此,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界定各参与主体的权利责任边界,完善参与主体内部治理结构,建立政府机制、市场机制、社会机制协同合作的治理模式,降低社会救助中的交易成本,实现救助资源的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
社会救助权作为一项保障贫困群体基本生活的权利,与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机制之一的精准扶贫政策,二者共同构成了国家反贫困战略的主体内容。随着党的十九大扶贫战略高度再次提升,社会救助权的保障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其要素、属性方面发生相应转变。运用规范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在精准扶贫视阈下进行社会救助权转型分析,发现社会救助权要素中权利主体特定化、义务主体扩充和内容多样化,属性上更侧重于积极权利效力,从而为政府和社会积极作为解决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救助权保障问题提供更为可靠及时的理论依据,加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4)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本民生保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社会救助情况更复杂、任务更艰巨,虽然政府在社会救助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也存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现象,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具有客观必然性。慈善组织在社会救助活动中,具有救助资源多样、救助方式灵活、救助响应及时等优势。针对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面临的困境,应该完善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制度环境,明确政府与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责任边界,加强慈善组织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6)
经过近70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在救助项目、覆盖人群、救助标准和财政支出等数量方面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的巨大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质量欠缺问题,主要体现在法制规范不健全、项目安排不尽合理、全民覆盖尚未到位、救助标准偏低且城乡差距拉大、央地财政责任不清晰以及缺乏科学的制度准入和退出机制六个方面。为此,政府应当加强法制规范建设、优化制度的项目结构、适度提升救助标准、明确央地财政责任以及建立科学的制度准入和退出机制,促使中国社会救助从数量扩张走向质量提升,以逐步实现社会救助制度的成熟、定型。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1)
<正>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不断转型,公民的权利意识日渐高涨,权利的自我觉醒井喷式地爆发出来。但由于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尚不完善,法制尚不健全,导致觉醒后的权利主体找不到充足的救济渠道,于是部分公民采用过激的手段以表达不满或寻求自我救助,从而导致了很多社会冲突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因此,如何看待权利意识的觉醒,如何有效规制权力、维护权利,达到权力与权利的平衡与和谐,这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8)
人文贫困的提出是贫困内涵和外延向纵深发展的必然。人文贫困包括缺少社会活动参与、被排斥在社会边缘;物质条件良好但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丧失健康生活的权利等。其具体可概括为知识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据此提出了社会救助的相应对策,强调教育救助、生产救助、医疗救助和生活救助对解决人文贫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