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胜兵  娄金生 《市政技术》2007,25(2):108-109
利用数组记录关联管段及其相关参数的方法来描述和存储管网信息,并通过比较各关联管段及其节点的参数确定下游管段的控制参数,可一次完成整个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对于实际雨水管网工程的优化设计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可提高新旧混凝土界面传力的设计方法,提出承载力计算参考公式,可量化计算截面传递界面剪力,通过工程算例深化其计算方法。最后根据一个实际工程应用,验证该方法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新旧混凝土界面,增加界面机械咬合力,可有效提高传力效果,保证结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
基于MATLAB软件平台开发出《数学物理方法》辅助教学软件包,采用GUI图形界面设计出双曲函数、傅立叶变换、勒让德函数、贝塞尔函数等软件界面,可在界面中设置相应函数的参数,通过回调函数计算后,返回该函数的直观图像。本软件操作简单,结果形象,学生易于理解相应函数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测绘工作中应用软件多样化与数据处理管理一体化的矛盾,分析了COM的技术原理,依据COM对象能调用应用软件内部的数据和函数的特性,提出在VB平台上开发相应的测绘应用工具,调用所需的COM对象,从而实现各种应用软件的协同作业,数据处理管理的一体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处理管理水平;同时介绍了COM接口的连接方法和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特征的塔桅结构CAD设计方法。采用现代工程分析中的有限元法 ,对塔桅空间结构进行了内力分析与计算。采用VB开发Autocad的图形函数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特征的图块集成及数据库技术完成了工程图纸的参数化绘制。所开发的软件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 ,界面友好 ,操作灵活 ,可直接应用于生产单位的实际设计和生产 ,进而推动生产率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李骏 《中国电梯》2022,(5):15-18
开发了一款自动扶梯桁架自动建模、静力和抗震分析系统,该系统采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可对自动扶梯桁架结构自动建模,进行静力、抗震静力和抗震时程分析,并采用VB.NET编写交互式界面.用户选择并输入参数后,自动生成APDL命令流,调用ANSYS软件读取命令流,从而实现自动扶梯的自动建模、网格划分、加载、静力分析和时程...  相似文献   

7.
以送风状态点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及含湿量为基准,建立了蒸发冷却适用区域的6区模型,并以室内状态点的上限值作为送风状态点,分别以夏季空调室外设计参数、地下工程夏季空调设计参数、夏季空调干球温度及不满足200 h含湿量作为室外状态设计参数,计算并分析了各种形式的蒸发冷却系统在我国不同区域地下工程中的适用性,为蒸发冷却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基本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影响函数的计算机方法,深入研究美国南犹他州燃料公司(SUF_)煤矿地表的沉陷和变形。除考虑了由于靠近盘区回采边界的上复岩层,崩落不充分造成的“补偿区”与原先的老采区的影响外,着重考虑了时间因素问题;突出了盘区回采时,地表的沉陷和变形随回采推进的发展变化,计算和绘图全部计算机化;一个主程序用于计算和绘图,其它一些程序用于参数选择。计算的理论曲线与实例曲线以及相应的数值对比的结果,证明两者在各个回采期都吻合。由于该方法可根据实测结果灵活地选择参数,处理复杂的回采区的影响和考虑时间因素问题,因此它能有效地解决各种与地表移动和变形有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导出的公式与结论以及设计的程序,对类似的煤矿都普遍适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实际工程中大型钢板筒仓有限元分析时建模困难、重复性工作多等不足,利用.NET平台上的C#语言开发了平底钢板筒仓快速建模、施加荷载及提取主要数据的OAPI插件.介绍了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的API函数和插件的开发过程,以某筒仓的实际工程为例,验证了OAPI插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NET平台上的C#语言调用SAP2000的API函数可以方便地开发出适用于具有新型仓壁、立柱形式的大型钢板筒仓参数化建模及分析的插件,为进一步拓展SAP2000在钢板筒仓设计分析方面的应用具有实际意义,也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参数化建模和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桩间距是抗滑桩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都是在土拱效应的基础上建立的,但由于对土拱内力特征以及土拱的相互作用机理认识不清,在确定最不利截面和控制条件时不严格,所得桩间距不准确。在相邻土拱耦合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材料力学得到拱脚三角形受压区的应力状态;以三角形受压区强度作为控制条件,利用摩尔-库伦强度准则建立桩间距下限的表达式;以土拱效应消失确定桩间距的上限值,继而探讨了桩间距的合理取值。最后以工程实例对桩间距进行了计算,并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计算结果。桩间距计算公式能正确反映岩土体和抗滑桩设计参数的影响,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可直接应用于抗滑桩工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