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4):207-208
死刑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时间存在,它不仅仅是一项历史最久远的刑罚种类,而且是一个具有巨大震慑功能的刑罚方式,长时间被统治阶级用来镇压被统治阶级,手段和方式极其残忍,例如车裂、腰斩等,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是否废黜死刑,是否让死刑退出历史舞台,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刑法学领域争议的重点,甚至在国际刑法领域也成为了焦点,脱颖而出了例如贝卡里亚、边沁等学者倡导废黜死刑,他们分别从各个角度论证死刑存在的非必要性和错误,但最终达不成一个统一的结论。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长河,死刑从来都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只是死刑的方式有所改变,从残忍的肉刑到枪决等,一直持续到今天,死刑的执行方式变为目前的注射和枪决,虽然手段相对人道,但还是没有真正失去其至关重要的色彩。可用"不可不杀、不可多杀、防止错杀"来定义我国的死刑政策,我国在适用死刑上一直持有一种慎刑的态度。对死刑的存在与否在我国一直存在着争议,而且死刑终究不会那么快的消亡,从我国诸多人口,刑事案子高发的情况上来看,死刑的废除立竿见影的过程,必须长时间存在,与我国的社会状态相一致。但中国废除死刑是必然的,但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完善现阶段的立法体系,做好司法解释,使得社会稳定和谐、司法人员素质提高。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和人们守法、尊法的意识的提高,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终究会废除死刑。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4):111-112
生命权是人格权的重要内容,作为最严厉的刑罚,死刑制度的存留一直是讨论的焦点。目前,国际社会上已有不少国家废除了死刑,保留死刑的国家对死刑的适用也有着严格的适用条件。本文从我国死刑制度存在的历史,支持者和反对者所持有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得出就我国国情应当保留死刑的结论及其理由。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13)
死刑缓期制度是中国刑事立法所独创的一项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对我国死刑的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由于我国现阶段所处的状况和现实条件,使得我国暂且不可以废除死刑立即执行制度。这也是目前我国加大死刑缓期执行制度运用的原因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死刑缓期执行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和相应产生的现实问题不容小觑。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完善立法,并将死刑缓期执行作为判处死刑的必经程序。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5)
包括早期的吴英案一直到曾成杰案件,我国法学界对于集资诈骗罪的死刑废止问题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文章就此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首先分析了一直处于争议热点中的集资诈骗罪的死刑废止之争,包括死刑保留论和死刑废除论,随后以此为基础总结出废除集资诈骗罪死刑是未来发展中的必然要求,从死刑废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5)
本文对我国近十年对死刑制度的研究进行了回顾,研究认为对死刑制度的研究尚未得到法学界的重视,研究的热点是我国死刑制度的改革与存废问题等。对我国死刑制度适用标准、死刑制度改革的内外部条件与环境的研究将成为我国死刑制度研究的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3)
死刑问题一直是我国法学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废除死刑是现代文明发现的必然趋势,这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制度是离不开的。但在我国现阶段,虽然死刑仍然有其保留的价值,但不可滥用死刑。作为我国死刑程序中的一个环节,证据标准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需要配套制度予以辅助。本文将从严格死刑证据标准开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2)
随着人权理论的发展,国内外刑法学者关于死刑制度存废的争论从未停止。我国刑法现阶段关于死刑的规定有诸多不合理之处,本文从死刑制度现状及死刑的特性出发,结合死刑存废理论的争执以及2011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8)》中关于死刑作出的重大修改,分析我国死刑制度并提出相应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5)
剥夺犯罪者的生命是最为严重的刑罚,因而作出死刑判决应当是万分慎重的决定。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将死刑案件与普通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进行区别规定,而是统一适用"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排除合理怀疑"的刑事案件证明标准,体现不出我国对死刑判决的审慎态度。在域外各国大幅减少死刑适用甚至废除死刑的背景之下,我国也应当对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予以精细完善,如区分死刑案件定罪与量刑程序证明标准、设置死刑案件证明标准配套机制等,对死刑判决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逐渐减少死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5):170-171
死刑制度存在已久。自1764年世界上第一次发出提出废除与限制死刑的适用的声音以后,它的存在愈发引起争议。本文分三个部分对此问题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死刑制度概述,归纳总结了死刑制度的基本内涵,是本文展开后续阐述的基础。第二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即死刑制度废除者的观点及其原因和死刑制度保留者的观点及其原因。第三部分为中国对于死刑制度存废的态度、原因和完善措施。当今许多发达国度已经废弃死刑制度,然而有些国家仍认为死刑制度的存在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3)
死刑是我国刑法中最严厉的刑罚手段,它剥夺的是一个自然人最重要的权利—生命权。本文结合功利主义刑罚观,阐述死刑在我国的保留适用的合理性及必要性,以及如何做到死刑的现实应用,并对我国在未来适用死刑问题的发展路径进行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