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介绍了基于CAN总线的电控发动机标定系统的系统结构、通讯协议、软件设计与实测情况;标定系统包括被测发动机、标定型发动机ECU、通信模块和标定系统软件4个部分,分别用于提供整车动力、发动机控制和标定、CAN到USB接口的转换和主控功能;系统用CAN总线替代了KWP2000协议原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使用的K线,提高了通讯的效率和网络的稳定性;系统实现的在线/离线自动标定功能使得标定过程无须人工干预,为标定人员减轻了负担;该系统目前已用于发动机ECU实际研发当中,实测表明系统能很好地满足对发动机进行测量标定诊断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CCP协议的汽车ECU标定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彧  冯辉宗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9):216-217
CCP协议是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匹配标定协议。本文介绍了该协议的基本原理,通信方式以及用于ECU标定的各种工作模式,并讨论了一种基于CCP协议的汽车ECU标定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汽车系统中的ECU进行在线标定,并可以针对不同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的定制功能,因此,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开发中将能得到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方便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的研发,开发一套性能稳定、功能强大、通用性好的标定系统十分重要;标定系统物理层采用CAN总线,协议层采用国际通用的XCP标定协议;文章分析了XCP协议的结构和特点,给出使用XCP协议做实时监测和在线标定的方法,基于TI公司的微控制器TMS320F28035,开发了一套发动机标定系统,最后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能正确显示监测和标定的数据,对重要的数据能以实时曲线的方式进行显示;开发的系统结构清晰,模块化较好,便于移植到其他控制器上,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得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开发过程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开发出一套性能优越、功能强大,通用性强的标定软件十分重要,本文采用XCP协议、A2L描述文件和USB/CAN转换器开发出来了一套与通用型电控发动机的ECU相匹配的标定软件。通过在长丰集团搭载基于MPC5554的ECU的柴油发动机上实际应用,达到了实时,准确标定的目的。实际结果表明本软件可以作为通用标定平台,用于采用XCP标准协议的各类ECU开发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XCP协议用于标定的工作机理,讨论了利用编程构建CAN总线网络在环仿真标定系统的实现方法,阐述了上位机与仿真系统底层程序的软件接口及具体标定流程,采用XCP标定协议构建了网络在环仿真标定系统,并应用该系统对混合动力拓扑结构下的总线负载率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CCP协议是一种CAN总线标定匹配协议.本文简单介绍该协议的基本原理,以及一种基于该协议的汽车ECU标定系统的实现方法.最后,结合MC9S12DP256芯片以及μC/OS-Ⅱ操作系统,详细讨论了此标定系统的CCP软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车身ECU升级困难的现状,在分析IAP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CAN总线,采用CCP协议实现ECU在线升级的设计方案,并给出在单片机XC167CI的具体实现。阐述上位机文件下载工具中对加载文件的处理方法和下位机bootloader的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通过CAN总线实现ECU的应用代码的更新功能,且操作简单、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基于CAN总线ECU诊断功能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在分析CAN总线诊断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诊断功能的测试方法.根据CAN总线诊断协议ISO 15765,从黑盒测试的角度设计了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最后以CANoe总线分析测试软件为基础搭建测试平台,完成了对ECU诊断功能的一致性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此方法能有效地测试ECU诊断功能与诊断协议ISO 15765的一致性,表明此诊断测试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
现代汽车中的电控功能越来越多,不同ECU之间传递的信息量也就越来越大.XCP协议的高速性和稳定性非常适用于汽车中的实时测量及ECU内部数据标定.设计了一个基于XCP-on-CAN协议的标定通信软件,以DAQ模式编写了主机和从机上的XCP驱动程序,成功的实现了主从通信,试验证明ECU和标定软件之间的通信高效稳定且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10.
刘维弋  金远平 《微机发展》2007,17(12):207-209
CAN总线是一种多主方式的串行总线。最初CAN总线被应用在汽车上,其目的是连接汽车上各个部件,并使其可以进行自由通信和控制。同时减少原始方法的复杂的布线,实现基于CAN总线协议的局域网通信。CAN总线局域网通信具有以下优点:具有高抗干扰性;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它应用简单,项目开发周期短。文中的工作是实现基于CAN总线协议的数据采集通信系统。通过利用CAN总线模块(Basic)实现单片机之间的基于CAN总线协议的通信。  相似文献   

11.
张雷  曲道奎 《计算机工程》2005,31(12):211-213
RH6-B机器人控制器是基于CAN总线的控制器,具有CAN总线的接口。实现了多机器人监控系统,并开发了相应的协议和通信系统。该文主要介绍了它的系统结构、总线协议和相应的软件,并对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CAN总线和以太网的电力电缆沟道监测系统设计方案,该监测系统是具有信息采集、A/D数据转换处理、数据存储、CAN总线传输、彩色液晶显示、以太网光纤传输等多功能的多节点监控、检测及控制网络.在监测和控制过程中,数据采集与传输层通过CAN总线将采集到的沟道信息传送到数据显示与控制层.设计的数据显示与控制层用作CAN总线和以太网之间的一个内嵌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的网关设备,它通过构建的TCP/IP协议栈实现了两种协议的转换,并将信息以IP包的形式发送给信息管理层.基于JSP技术的信息管理层,实现了多沟道、多传感器信号的调试、联合监测.该监测系统能监测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温度、液位、入侵、烟雾和硫化氢.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有效,是一种较全面的电力电缆沟道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3.
CAN总线是一种多主方式的串行总线。最初CAN总线被应用在汽车上,其目的是连接汽车上各个部件,并使其可以进行自由通信和控制。同时减少原始方法的复杂的布线,实现基于CAN总线协议的局域网通信。CAN总线局域网通信具有以下优点:具有高抗干扰性;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它应用简单,项目开发周期短。文中的工作是实现基于CAN总线协议的数据采集通信系统。通过利用CAN总线模块(Basic)实现单片机之间的基于CAN总线协议的通信。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工业中报警系统对可靠性、抗干扰性方面的严格要求,通过分析工业中各种总线类型的应用背景,以及对目前常见报警类型进行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报警网络结构.在CAN总线底层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更加适用于工业报警系统的较高层CAN总线协议,分析了总线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报警信息的传输处理,搭建了该通信网络的实际硬件系统.实验论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姜斌  韩赞东 《微处理机》2006,27(5):79-82
基于CAN总线实现了地面爬行机器人的通信网络.简要介绍了CAN总线的特点,提出了利用CAN总线构建地面爬行机器人的通信网络,并加以实现.提出了两种方案实现CAN的应用层协议,并对每种方案进行了性能分析.设计的针对性实验验证了本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基于CAN总线的通信网络满足了在地面爬行机器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无人飞行器航空电子系统的工作效率,提出利用CAN总线进行航空电子系统内部的数据传输;分析了CAN总线的特点,并指出了CAN总线作为无人飞行器航空电子系统总线的优缺点,介绍了CAN总线高层网络协议CANaerospace的报文类型和结构、定时触发的总线调度及对系统的冗余支持等方面优于基本CAN总线协议的各项特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CAN总线和CANaerospace协议的无人飞行器航空电子系统设计实例.实践证明,该设计能够满足无人飞行器数据传输可靠性、实时性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CAN总线和以太网的煤矿井下变电所远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煤矿井下变电所检测数据和控制数据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和以太网的煤矿井下变电所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高压开关综合保护器将煤矿井下变电所各种保护检测信号转换成CAN总线数据,每个变电所设置1个或多个监控分站;监控分站采用基于PIC18F4680单片机和ENC28J60以太网控制器开发的CAN总线-以太网协议转换器将CAN总线数据转换成以太网数据帧,并通过以太网传输;地面监控中心的上位机采用多线程技术将以太网数据帧转换为Modbus协议数据,实现对井下变电所的远程监测与控制功能。实际应用表明,采用CAN总线和以太网的网络结构可以较好地满足煤矿井下变电所远程监控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基于CAN总线的ECU监测系统对不同通信接口设备的兼容性和面向不同应用领域的通用性,提出了一种通用的监测系统架构,并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了监测软件.该软件由通信组件、CAN应用层协议配置数据库及其管理工具、CAN报文解析组件和应用组件组成.通过汽车自动变速器ECU工作过程在线监测试验,对所开发的监测系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在轨微振动测量系统是卫星平台与遥感系统有效载荷的重要星载设备,用于测量卫星在轨运行时典型位置的微振动加速度水平。针对星上总线接口及微振动测量数据传输需求,设计了一种高可靠性双冗余CAN总线。通过CAN总线硬件驱动选型、数字信号处理(DSP)与CAN总线控制器接口匹配、读写时序设计与分析、总线协议与数据约定分析、驱动层和应用层软件设计以及总线切换和容错设计等方法,实现了与星务计算机的高可靠性CAN总线通信,可满足微振动测量系统指令接收、工作模式切换、测量数据与状态遥测数据传输等功能需求。通过地面测试与在轨运行验证,该CAN总线接口设计满足星载通信网络的性能要求,具有接口简单、稳定可靠、实时性好的特点。同时,该设计也为解决高速CPU与低速通信总线外设间匹配、独立型与复用型地址数据总线器件接口设计及CAN总线在星载通信总线领域的应用难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综合电子系统总线网络的发展以及特种车辆自身设计的需要,越来越多的车辆需要两种或多种总线系统实现内部不同分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为实现CAN和FLexray两种总线数据交互目的,结合CAN总线与Flexray总线的不同协议特性进行由浅入深的分析研究,并采用具有CAN和Flexray协议控制器的Freescale芯片进行了硬件设计、软件流程设计和具体的函数开发,最终实现了针对某种车辆应用的总线网关设计;从中总结了进行CAN/Flexray网关开发所要求具备的先决条件和主要注意事项,对相关类似研究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