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兴存  包伯荣等 《核技术》2002,25(3):227-230
合成并表征了新型萃取剂N,N′-二癸酰基哌嗪,研制了N,N′-二癸酰基哌嗪/四氯化碳体系在硝酸介质中对U(VI)的萃取性能,考察了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盐析剂浓度及温度等因素对U(VI)分配比的影响,并计算了相关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2.
N,N,N′,N′-四异丁基-3-氧戊二酰胺对钼(Ⅵ)的萃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N,N,N′,N′-四异丁基-3-氧戊二酰胺(TiBOPDA)-40%正辛醇/煤油溶液从HNO3溶液中萃取Mo(Ⅵ)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Mo(Ⅵ)的萃取分配比影响很小,萃取过程无明显热效应。在HNO3浓度为1mol/L时,Mo(Ⅵ)以MoO2^2 形式被萃取,MoO2(NO3)2与TiBOPDA形成配位比为1:2的配合物,TiBOPDA萃取Mo(Ⅵ)为中性配合萃取。文章给出了萃取平衡方程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双-丁二酰胺萃取剂的合成及其对硝酸介质中Th(Ⅳ)离子的萃取行为。从简单的原料出发,合成了新型的多官能团的双-丁二酰胺萃取剂,并以其为萃取剂、二甲苯为稀释剂,考察了水相中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盐析剂浓度等因素对Th(Ⅳ)离子分配比的影响。利用斜率分析方法提出了双-丁二酰胺萃取剂萃取Th(Ⅳ)的萃取机理。利用该萃取剂对比萃取了钍及铕离子,得到了高达166.6的分离因子。  相似文献   

4.
酰胺化合物对U(Ⅵ),Eu(Ⅲ),Sr(Ⅱ)和Fe(Ⅲ)的萃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研究了酰胺荚醚(PAⅡ)和二(1-甲基庚基)乙酰胺(N-503)有硝酸溶液中对U(Ⅵ),Eu(Ⅲ),Sr(Ⅱ)和Fe(Ⅲ)的萃取。结果表明,PAⅡ对U(Ⅵ),Eu(Ⅲ),Sr(Ⅱ)均有良好的萃取性能,N-503只萃取U(Ⅵ),两种萃取剂对Fe(Ⅲ)均不萃取。  相似文献   

5.
新萃取剂N-癸酰基吗啡啉萃取HNO3和U(Ⅵ)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兴存  包伯荣  曹卫国 《核技术》2002,25(8):615-618
本文首次研究了新型酰胺萃取剂N -癸酰基吗啡啉 (DMPHL) /苯体系在硝酸介质中对U(Ⅵ )的萃取性能 ,考察了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等因素对U(Ⅵ )萃取性能的影响 ,初步研究了标题萃取剂对硝酸及U(Ⅵ )的萃取机理。认为标题萃取剂与硝酸形成单分子配合物 ,与U(Ⅵ )配合物的组成为UO2 (NO3) 2 ·2DMPHL。同时发现 ,萃取U(Ⅵ )时最大分配比所对应的酸度高于一般的单酰胺 ,说明该萃取剂适合于高酸度下操作。  相似文献   

6.
向群  包伯荣  曹卫国 《核技术》2002,25(1):57-60
为进一步研究环六仲胺系酰胺萃取剂的萃取性能。完善萃取剂结构与性能关系的萃取理论,合成了一种新型萃取剂N-辛酰-2-甲基哌啶烷(OMPPD),并利用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OMPPD在硝酸介质中对铀(Ⅵ)的萃取,得到其萃合物组成为UO2(NO3)2(OMPPD)2。  相似文献   

7.
α-亚磺酰基-N,N-二正丁基乙酰胺萃取U(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α-亚磺酰基-N,N-二正丁基乙酰胺(SDBAA),研究了溶剂,水相酸度,盐析剂、萃取剂浓度等对硝酸铀酰的萃取性能的影响,并与TBP作了比较。结果表明,α-亚磺酰基-N,N-二正丁基乙酰胺系列化合物都可以有效地从硝酸溶液中萃取UO2^2 ,当取代基为正丁基和2-乙基己基时,其萃取性能优于TBP。  相似文献   

8.
以个苯甲酰基-2,4二氢-5-甲基-2-苯基-3H-吡唑硫酮-3(HBMPPT)为萃取剂、二正辛基亚砜(DOSO)为协萃剂,研究其在硝酸介质中对铀(Ⅵ)的萃取行为,以及萃取剂浓度、酸度等各种因素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以确定两种萃取剂的协同萃取及分离效果。结果表明,HBMPPT和DOSO有较好的协同萃取效果,一定条件下,铀(Ⅵ)、钍(Ⅳ)的分离系数可达523。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新型酰胺萃取剂N-癸酰基吗啡啉(DMPHL)在硝酸介质中萃取U(Ⅵ)的辐照性能,考察了γ射线剂量以及不同的酸度和稀释剂中γ射线对萃取U(Ⅵ)分配比的影响,结果发现,DMPLH比TBP具有较好的耐辐照性能,且共辐照降解产物对U(Ⅵ)的萃取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双-丁二酰胺萃取剂的合成及其对硝酸介质中Th(Ⅳ)离子的萃取行为。从简单的原料出发,合成了新型的多官能团的双-丁二酰胺萃取剂,并以其为萃取剂、二甲苯为稀释剂,考察了水相中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盐析剂浓度等因素对Th(Ⅳ)离子分配比的影响。利用斜率分析方法提出了双-丁二酰胺萃取剂萃取Th(Ⅳ)的萃取机理。利用该萃取剂对比萃取了钍及铕离子,得到了高达166.6的分离因子。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N.N.N.N-四丁基丁二酰胺(TBSA)从硝酸介质中萃取Th(Ⅳ)的机理,得出了萃合物的结构为Th(NO3)4.TBSA,分析THNO3、Th4+、TBSA的浓度及温度对Th4+分配比的影响,并计算出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N,N,N′,N′-四异丁基-3-氧杂戊二酰胺(TiBOGA)-40%正辛醇/煤油对超铀元素及Tc的萃取,研究结果表明,0.2mol/L,TiBOGA-40%正辛醇/煤油对Tc(Ⅶ),Am(Ⅲ),Np(Ⅳ),Np(Ⅴ),Pu(Ⅲ),Pu(Ⅳ)均有一定萃取能力,在酸度为1mol/L HNO3的模拟料液中,其分配比分别为:2.25,>2000,43,0.734,>2000,34。TiBOGA-40%正辛醇/煤油对各种离子的萃取能力受酸度和盐析剂浓度影响较大,用0.1mol/L HNO3能将除Am(Ⅲ)以外的其它几种离子从有机相中反萃下来。0.6mol/L H2C2O4对超铀元素的反萃效果都很好,经过1次或2次反萃,反萃率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4-邻氯苯甲酰基-2,4-二氢-5-甲基-2-苯基-3H-吡唑硫酮-3(HCBMPPT)和4-邻氟苯甲酰基-2,4-二氢-5-甲基-2-苯基-3H-吡唑硫酮-3(HFMBPPT)两个新萃取剂,用波谱确定了结构。研究了HCBMPPT在硝酸介质中对铀(Ⅵ)的萃取行为,其萃取分配比随萃取剂浓度、pH值的升高而增大,同时对萃合物的化学组成及萃取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磷酸三异戊酯(TiAP)、磷酸三仲丁酯(TsBP)的正十二烷溶液从硝酸介质中萃取U(Ⅵ)、Th(Ⅳ)的性能及Th(Ⅳ)的萃取容量,并在相同条件下与磷酸三丁酯(TBP)的萃取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iAP对Th(Ⅳ)、U(Ⅵ)的萃取性能与TBP相近,相同酸度情况下,分配比均略高于TBP;TsBP萃取U(Ⅵ)的分配比高于TBP,而萃取Th(Ⅳ)的分配比低于TBP。随着水相硝酸浓度的增大,两种萃取剂对Th(Ⅳ)、U(Ⅵ)的萃取分配比增大,但在较高酸度下则相反;同时比较了TiAP、TsBP、TBP对Th(Ⅳ)的萃取容量。  相似文献   

15.
237Np半衰期较长,具有较高的生物毒性,使其成为高放废液非α化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核素之一。本工作采用新型的N,N′-二甲基-N,N′-二辛基-3-氧杂-戊二酰胺(DMDODGA)为萃取剂,研究了萃取剂浓度、水相初始硝酸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DMDODGA萃取Np(Ⅳ)、Np(Ⅴ)、Np(Ⅵ)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MDODGA浓度和水相初始硝酸浓度的增加,Np(Ⅳ)、Np(Ⅴ)、Np(Ⅵ)的分配比均增大。萃取剂浓度小于0.005 mol/L时,DMDODGA与Np(Ⅳ)生成1∶2型萃合物;萃取剂浓度大于0.005 mol/L时,DMDODGA与Np(Ⅳ)生成1∶3型萃合物。萃取剂浓度在0.1~1.0 mol/L范围内,DMDODGA与Np(Ⅴ)、Np(Ⅵ)均生成1∶2型萃合物。DMDODGA萃取Np(Ⅳ)、Np(Ⅴ)、Np(Ⅵ)的ΔH分别为-59.55、-22.02、-31.40 kJ/mol,3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反应的正向进行。  相似文献   

16.
李珍  包伯荣  吴明红  向群  杨兴存 《核技术》2002,25(2):107-112
研究顾在不同释稀剂中N-辛酰吡咯烷(OPOD)萃取铀(Ⅵ)的性能。在不同稀释剂中考察了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盐析效应以及温度对萃取平衡的影响。OPOD萃取铀(Ⅵ)的能力在不同稀释剂中由弱到强的顺序为: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正十二烷,正辛烷,环己烷,甲苯,苯。并求出了萃取反应的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石油亚砜(PSO)-煤油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Ⅵ)、钍(Ⅳ)的实验结果。系统研究了硝酸浓度、PSO浓度、盐析剂浓度、铀(Ⅵ)浓度以及温度等对铀(Ⅵ)、钍(Ⅳ)萃取分配比的影响,发现PSO萃取规律与磷酸三丁酯(TBP)和二正辛基亚砜(DOSO)相类似。实验表明:当硝酸浓度在5—6mol/1间,D_v有一极大值,而D_(Th)极大值则出现在3—4mol/1之间。用斜率法测得铀(Ⅵ)、钍(Ⅳ)的溶剂化数为2和3。还计算了它们的萃取平衡常数和焓变。  相似文献   

18.
为开发Pu(Ⅳ)的高选择性萃取剂,实现废液中微量钚的回收,以正十二烷作为稀释剂,研究2,2′-((4-乙氧基-1,2-亚苯基)双(氧基))双(N,N-双(2-乙基己基)乙酰胺)(4-EthoxyBenzoDODA)对U(Ⅵ)、Pu(Ⅳ)的萃取行为,以及两相混合振荡时间、水相硝酸浓度和有机相萃取剂浓度对U(Ⅵ)、Pu(Ⅳ)萃取分配比的影响。硝酸的萃取实验结果表明,4-EthoxyBenzoDODA(KH=0.14)比BenzoDODA(KH=0.44)碱性弱,更有利于选择萃取离子势较强的Pu(Ⅳ)。对U(Ⅵ)、Pu(Ⅳ)的萃取实验表明,Pu(Ⅳ)对U(Ⅵ)的分离因子最高可达6.9,Pu(Ⅳ)对Eu(Ⅲ)的分离因子最高可达223。采用斜率法分析了4.0 mol/L HNO3浓度下U(Ⅵ)萃合物的组成,主要为UO2(NO3)2·L)、Pu(Ⅳ)(Pu(NO3)4·L和Pu(NO3)4·L2共存。使用硝酸肼或者硝酸羟胺等还原反萃剂,可以将负载有机相中98%的Pu反萃至水相中。结果表明,4-EthoxyBenzoDODA对Pu(Ⅳ)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以煤油为稀释剂、甲基膦酸二(1-甲庚)酯(DMHMP)对硝酸介质中Np(Ⅳ)的萃取性能,考察相接触时间、萃取剂浓度、硝酸根浓度、HNO_(3)浓度和温度对Np(Ⅳ)萃取分配比的影响。萃取过程主要以中性分子形式对Np(Ⅳ)进行萃取,利用斜率分析方法对萃取机理进行了探究,表明萃合物的组成为Np(NO_(3))_(4)·2DMHMP。该反应的焓变为负值,表明萃取反应为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20.
在制备并稳定Np(Ⅳ)、Np(Ⅴ)、Np(Ⅵ)的基础上,研究了它们在稀TBP/煤油与水相间的分配。考察了25℃下5%TBP/煤油萃取时硝酸浓度、硝酸铝浓度、六价铀浓度对3种价态镎萃取分配的影响,并考察了TBP浓度对它们的萃取影响。25℃下,Np(Ⅳ,Ⅴ,Ⅵ)的萃取反应方程及表观平衡常数分别为N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