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设计了一种单片机键盘电路,这种键盘比传统的矩阵键盘更能节省I/O端口,并且不需要矩阵键盘扫描程序。所采用的消抖处理相对延时消抖有了很大的改进。文中以MSP430单片机为例,描述了这种键盘的工作原理,并给出4根I/O线键盘电路连接图及程序例子。  相似文献   

2.
王艳 《微计算机信息》2011,(11):64-65,78
采用EDA的设计思想,设计单片机控制的基于FPGA的键盘扫描模块。用VHDL语言设计FPGA内部的分频模块SCAN_GEN、键盘扫描计数器模块SCAN_COUNT、按键检测模块KEY_SCAN、按键抖动消除模块DEBOUNCE、键盘编码模块CODE_TRAN以及扩展的I/O口。键盘中断子程序由AT89C51单片机的/INT1完成。  相似文献   

3.
骆德汉 《自动化仪表》1994,15(11):12-17
从编码键盘结构的特点和液晶显示器工作原理出发,着重介绍了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以8155为I/O接口扩展芯片的智能仪表键盘和显示器的设计技术,较详细地介绍了设计中所采用的软、硬件设计技巧.  相似文献   

4.
单片机系统通常使用键盘输入各种数据和命令,实现人机对话。当单片机的I/O口够用时,可以首选并行输出扫描码的矩阵键盘,能够连接MXN个按键,不需要外围器件,只用几只上拉电阻即可。在I/O口紧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串行转并行的器件(如74HC164等),只需2个口输出串行扫描码和移位脉冲,用1片74HC164就能转换成8位并行输出,能节省单片机的6个输出口。  相似文献   

5.
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多用LED数码管作为显示装置,以矩阵键盘作为输入装置.常用的单片机与显示器、键盘的接口有2种方式:并行方式和串行方式.并行方式以单片机的并行口(或扩展I/O口)通过一定的驱动装置连接LED数码管的段、位驱动器和矩阵式键盘,进行动态显示和扫描查询键盘.其电路简单,但占用的I/O口位较多.串行方式采用单片机的串行口连接移位寄存器,再驱动LED的段和矩阵式键盘.这种电路虽然所占的I/O口位较少,但接口芯片的数量将随LED数码管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电路比较复杂.本文介绍的接口电路,属并行方式,采用了合适的芯片进行硬件译码和驱动,故电路更为简单.与通常所用的并行方式相比,在连接相同数量的LED显示器和输入键的情况下,所占用的I/O口位较少,能满足一般单片机应用系统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正> 本文给出了单片机与计算器的一种接口电路。计算器键盘可理解为图1所示矩阵开关,图2是一种接口电路,其中两片CD4067的公共I/O 端连在一起。一片多路I/O 端与矩阵开关的行线相连,另一片的多路I/O 与列线相连。控制选择端与8031的P1口或其扩展I/O 口相连、这时单片机就能选择某一行与某一列互通了,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智能仪器仪表人机接口的交互式方案,将LCD显示屏划分为运行模式、预置参数、运行参数、提示信息等4个显示区,采用优先权编码器作为键盘编码器,按键读数直接送至MCU,实现了占用单片机I/O口线少、占用单片机机时少、简化相应程序等最优设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直接输入式编码键盘的接口电路。它具有不占用CPU 机时和I/O 口线、软件设计简单等优点,较好地解决了编码键盘与键数的矛盾,可以广泛用于各种微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
夏辉  车国轮 《微处理机》2006,27(2):55-57
结合现代导航技术发展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捷联惯性导航计算机。该导航计算机采用DSP+单片机的双CPU体系结构,DSP主要负责数据计算而单片机主要负责I//O操作。单片机与DSP共享DSP的总线和外部存储器,完成双CPU之间的数据交换。为避免单片机I//O操作时干扰DSP子系统,通过CPLD为单片机扩展双总线。  相似文献   

10.
键盘是单片机不可缺少的输入设备,是实现人机对话的纽带。键盘按结构形式可分为非编码键盘和编码键盘,前者是用软件方法产生键码,而后者则用硬件方法来产生键码。在单片机中使用的都是非编码键盘,因为非编码键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非编码键盘的类  相似文献   

11.
引言在单片机领域中,键盘输入是最常用的人机交互方式。通常实用键盘接口方式有:直接输入、矩阵结构、A/D方式、键盘和显示复用、并行扩展、串口扩充以及用键盘和显示专用控制器件等。但是其中很多方案都需要占用不少单片机有限的I/O口。本文提出一种基于ADC的高性价比键盘输入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用MCS-51单片机系列中的8031芯片和2片8255I/O接口芯片以及其他辅助芯片构成键盘控制模块的一些作法,当主计算机不工作时,键盘模块作为本控状下的控制中心,能按予编程序对其他模块以及自身进行测试和控制,用8031实现键盘控制模块价格比较低廉,硬件构成和软件编制也不复杂。  相似文献   

13.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杂志社: 贵刊2001年第11期所刊的《一种用N 1个I/O口实现的N×N矩阵式键盘》一文(以下简称《键盘》),构思新颖、设计巧妙,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I/O口,在某些应用中对优化设计具有借鉴意义。但是作者给出的电路图,不具有普遍意义。对于应用较广的51、96、196系列8位、16位单片机,该电路软、硬件需要作相应变更才能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14.
1引言在单片机开发应用中,往往要求降低硬件及软件开销,以达到降低成本及节省机时之目的。在批量生产的电子产品中,降低成本的设计方法愈发显示出其巨大的经济效益。传统的键盘接口电路采用8279,8255等芯片,则增加了硬件的开销,软件也较复杂。直接采用单片机I/O口或串行口扩展串入并出转换器件74LS164则占用了单片机硬件资源,在单片机系统回线占用多,需用到串行口的情况下并不实用。本文介绍作者在实践中摸索的一种采用74LS244及一个或门、一根地址线构成的4X4键盘接口电路,(采用两片74LS244,则可构成8X8键盘),其软件编制…  相似文献   

15.
具有串行接口的I/O扩展器EM83010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具有串行接口的I/O扩展器EM83010的性能和特点,利用EM83010实现了对MCS51单片机的I/O扩展。  相似文献   

16.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杂志社: 贵刊在2001年第11期上刊登了《一种用N+1个I/O口实现的N×N矩阵式键盘》一文,提出了有效利用I/O口构造出尽可能多的矩阵键盘的方法。在2002年第7期的《编读往来》中,读者朱超对该电路的软硬件都提出了质疑,同时,对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解决方法;并对软硬件作出了相应的调整,特别提出了简化的键盘扫描程序。但该  相似文献   

17.
在单片机应用领域中,键盘输入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人机交互方法。通常实现键盘接口的方式有:独立直接输入、矩阵结构、ADC方式、使用专用器件等。现在市面上的单片机普遍带有模数转换功能,即ADC。使用ADC方式的按键电路,具有硬件电路简单、按键电路与单片机连线少、能节省I/O口、易于修改、节省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多用LED数码管作为显示装置,以矩阵键盘作为输入装置。常用的单片机与显示器、键盘的接口有2种方式:并行方式和串行方式。并行方式以单片机的并行口(或扩展I/O口)通过一定的驱动装置连接LED数码管的段、位驱动器  相似文献   

19.
实际上,液晶显示模块与单片机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为直接访问方式(总线方式),另一种为间接控制方式(模拟口线)。直接访问方式就是将液晶显示模块的接口作为存储器或I/O设备直接挂在单片机总线上,单片机以访问存储器或I/O设备的方式控制液晶显示模块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1 8035单片机与键盘的接口技术键盘上闭合键的识别,如果由硬件电路来实现的称为编码键盘,如果靠软件来实现的则称为非编码键盘。对于单片机的微型机系统,最常用的是非编码键盘。下面主要介绍非编码键盘的接口技术与有关程序的设计。 1.1 键盘工作原理键盘是由若干个按键组成的开关矩阵,图1为4×4键盘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