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了超纯21%Cr铁素体不锈钢精轧温度对织构演变规律和成形性能的影响。将粗轧板坯切块并在900~750℃范围内进行精轧,随后经相同的热轧退火、酸洗、冷轧及退火处理,系统研究了试样的宏观织构、显微织构和成形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精轧温度对铁素体不锈钢的织构演变有重要影响,降低热轧精轧温度有利于增加热轧退火板中{111}再结晶织构组分;冷轧及冷轧退火板的织构分布具有明显的遗传性,热轧板中较高的{111}再结晶织构组分,促进了冷轧退火板中{111}再结晶织构的生成,从而提高了铁素体不锈钢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终轧温度对铌、钛双稳定化超纯Cr17铁素体不锈钢的组织演变、织构演变及成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低终轧温度能有效细化、均匀化热轧及退火组织。降低终轧温度能增强冷轧退火板的γ纤维再结晶织构、减轻偏离{111}121组分的程度。降低终轧温度是提高r值、降低Δr值、改善冷轧退火板成形性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对含有单一柱状晶的409L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采用不同终轧温度的热轧工艺,由常规热轧转变为温轧,再经过相同后续工艺;较低终轧温度的成品获得了较高rm值和较低△r值.终轧温度的降低使组织演变发生变化:热轧和冷轧组织中晶界和晶内剪切带增多,变形组织被细化、硬化,尤其是中心层附近的粗大带状晶粒;两者的增多又增加了退火过程中的再结晶形核点,使退火组织细化、均匀化.终轧温度的降低也使织构演变发生变化:热轧及其退火织构由{001~114}(110)向高ρ1和Φ值区域移动;冷轧织构峰值由{001}(110)转移至{335}(110);冷轧退火织构的γ组分增多,峰值由{334}(483)转移至{111}(112),而{001~114}(110)和(0°<Φ<35°,ρ1≈25°)组分减少.  相似文献   

4.
许令峰  潘洪波  贾明霞 《钢铁》2012,47(4):51-54
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IF钢铁素体区热轧织构以及退火织构的演化,在实验室热轧机上进行了IF钢的铁素体区热轧,研究了摩擦对IF钢铁素体区热轧、退火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润滑轧制时,钢板表层形成强高斯织构组分{110}〈001〉,弱γ纤维织构,导致再结晶织构中高斯组分强度高,γ纤维织构强度低;润滑轧制时,钢板表层高斯织构组分强度降低,{100}〈011〉、γ纤维织构强度提高,退火后γ纤维织构强度提高。钢板中心受摩擦作用影响较小,轧制过程中发展为较强的α和γ纤维织构,退火后γ纤维织构成为主要织构组分。  相似文献   

5.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研究了高Ti高成型性铁素体-珠光体型热轧酸洗带钢不同终轧温度下的组织与织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终轧温度对显微组织的演变影响较小, 但却引起了大角晶界密度的升高.不同终轧温度时形成的组织均以铁素体为主, 少量的珠光体弥散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之间.终轧温度的提高引起了织构类型的显著改变, 随着终轧温度的升高, 织构强度整体增强, 并形成了明显的对冲压成型性有利的近γ织构.当终轧温度为850℃时, 近α织构与γ织构强度均较弱, 此时的织构类型主要为{001}[110]、{113}[471]、{114}[110]和{223}[110]成型不利织构, 成型不利织构强度更高; 当终轧温度升高至875℃时, 织构类型主要为近γ织构和{001}[110]旋转立方织构, 近γ织构体积分数由19.9%升高至41%, 成型有利织构强度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6.
摘要:以无稀土与含质量分数为0.03%的Y的6.5%(质量分数)Si高硅钢为研究对象,经过热轧、常化、温轧及退火工艺制备出0.5mm高硅钢薄板,采用EBSD、SEM和EDS测试技术,研究了稀土Y对高硅钢热、温轧组织织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板中以{001}〈110〉和{110}〈001〉织构为主,常化板织构类型遗传了热轧板,添加稀土Y削弱了热轧、常化板中整体织构强度。含Y高硅钢较无稀土高硅钢温轧剪切带增多,位错密度增加,α织构减弱且γ织构增强。随着退火温度升高,温轧板以{001}〈140〉为主的λ织构和{114}〈481〉为主的α*织构强度不断增强。添加稀土Y削弱了相同退火温度下温轧板的λ织构与α*织构的强度,然而η织构却有所增强,这与稀土Y促进剪切带形核有关。添加质量分数为0.03%的Y具有细化晶粒的作用,细小弥散的稀土Y氧化物阻碍晶界迁移是导致高硅钢温轧板再结晶晶粒细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模拟TSCR流程生产的低碳低硅无取向电工钢在热轧-冷轧-退火过程中织构的演变。对热轧板采用EBSD技术进行织构的测定,而对冷轧板和退火板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进行了织构的测定。结果表明:热轧板沿板厚方向织构变化比较明显,在1/10处主要织构为α纤维织构和γ纤维织构;在1/4厚度处出现了较强的γ纤维织构;在1/2厚度处主要为较强的{001}〈110〉织构,其他织构分布漫散。冷轧板表面和中心处主要织构均为α纤维织构和γ纤维织构,但是在中心处两织构强度都显著减弱。退火板表面和中心处α纤维织构基本消失,γ纤维织构织构进一步加强,出现了{110}〈001〉高斯织构和{001}〈010〉立方织构。  相似文献   

8.
高硅钢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是中高频电机铁心的理想材料。采用双辊连铸-热轧-温轧-退火工艺,制备了厚度为 0.30 mm的6.5 %Si薄板。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磁性测量,研究了不同温轧工艺对6.5 %Si薄板轧制及退火织构、最终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轧温度越低,越有利于温轧板心部形成{001}〈0vw〉织构,600 ℃和500 ℃轧制的试样经退火后主要是γ织构,而400 ℃轧制的试样退火后则同时含有γ织构及强度较高的η织构,其对应的磁感值高;同样的温轧温度,二次轧制的温轧板中并未形成{001}〈0vw〉织构,且试样经退火后也没有形成η织构,其磁感比一次轧制的试样低。因此,低温一次轧制,有利于试样在退火过程中形成有利的η织构而提高磁感。  相似文献   

9.
应用铁素体区轧制工艺生产ELC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铁素体区热轧工艺生产ELC钢的工业试验,研究了一种ELC钢的热轧组织、织构及性能。结果表明,铁素体区热轧后,ELC钢大部分为变形带组织,放大1 000倍可以看到鱼骨状的晶内剪切带;热轧后,织构沿板厚方向均匀分布,织构的遗传性使得冷轧和退火后的织构沿板厚方向也均匀分布,但是退火织构中仍有{001}<110>织构存在;退火后钢板的r值在1.3左右,达到普通冲压级钢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降低管线钢拉伸强度各向异性的热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利用Taylor模型分析了某种工业用热轧钢板轧制中出现的几种主要织构与材料拉伸性能各向异性的关系,发现了{112}110织构是引起板材性能各向异性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112}110织构组分,降低板材的各向异性,有必要研究影响织构演化的热轧工艺。通过设定不同的热轧工艺,得出几种主要织构组分的变化趋势。通过对热轧工艺与织构演化趋势及相应机理的分析,发现在保持良好组织性能的基础上,适当升高未再结晶区开轧温度、提高未再结晶区终轧温度,可以减少热轧中产生的{112}110织构,从而有利于减少板材拉伸性能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Cr17铁素体不锈钢铸轧薄带凝固组织对其冷轧退火带晶粒簇、成形性和皱折特性的影响。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Cr17铁素体不锈钢铸轧薄带及相应的冷轧退火带进行了显微织构分析。结果表明:①Cr17铁素体不锈钢铸轧薄带冷轧退火带的晶粒簇依赖于初始铸轧薄带的凝固组织类型;②柱状晶组织的铸轧薄带具有显著的{001}∥ND晶体取向特征,而等轴晶组织的铸轧薄带晶体取向随机、分散;③等轴晶组织铸轧薄带比柱状晶组织铸轧薄带的冷轧退火带具有更少的{001}<110>晶粒簇和更多的{111}<112>、{111}<110>晶粒簇;④铸轧薄带的等轴晶组织比柱状晶组织有利于提高冷轧退火带的成形和抗皱性能。  相似文献   

12.
张贞贞  任卫  方建锋 《钢铁》2011,46(8):83-88
 采用取向分布函数和取向线分析方法对低温板坯加热取向硅钢从热轧到初次再结晶工艺阶段的织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一次冷轧后各层的织构组分与热轧板各层面的织构组分存在着继承关系,次表层存在很强的{001}<110>织构,中心层的织构和热轧板的中心层相似,存在强的{001}<110>和{112}<110>织构;中间退火后发生再结晶,各织构组分的强度有所减弱,Goss织构组分再次出现;二次冷轧后沿厚度方向上的织构不均匀性不明显,{111}<112>织构强度最高,几乎是其他织构组分的1倍,{001}<110>织构大幅降低;初次再结晶后织构沿厚度方向没有明显的不均匀性,{111}<110>为最强的织构组分,并且具有一定强度的Goss位向。  相似文献   

13.
以市场上购买的取向硅钢成品板为原料,经不同压下率冷轧至0.23~0.08 mm不等。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检测了冷轧后样品中的织构组分及其含量,利用电子背散射技术(EBSD)测量了试样的取向因子分布情况。观察了孪晶的形貌与晶体学特征,分析了硅钢超薄带的塑性变形行为。结果发现,在平面压缩应力下,{112}<111>滑移系的取向因子较大。随冷轧压下率的增加,Goss织构的含量逐渐减少,{212}<141>织构组分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111}<112>织构组分的含量逐渐增加,织构组分以{110}<001>→{212}<141>→{111}<112>顺序演变。冷轧后样品中出现了孪晶,其晶体取向为{001}<110>,冷轧过程中孪晶取向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Textures and Properties of Hot Rolled High Strength Ti-IF Stee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texture evolution in a high strength Ti-IF steel during the processing of hot rolling, cold rolling, and annealing is studied. For comparison, both ferrite rolling and austenite rolling are employed. It is found that the texture type is the. same after ferrite rolling and austenite rolling, but the texture intensity is much higher in the ferrite rolled sample. Furthermore, texture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urface are absolutely different from those at the mid sec tion in both ferrite rolled and austenite rolled samples, as well as under the cold rolled and annealed conditions. The shear texture { 110 } 〈001 〉 disappears and orientation rotates along { 110 } 〈001 〉→ { 554 } 〈 225 〉→ { 111 } 〈 112 〉→{111}〈110〉→{223}〈110〉 during cold rolling. Compared to the austenite rolled sample,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ld rolled and annealed sheet which is subjected to ferrite rolling are higher.  相似文献   

15.
 Fe-3%Si steel strip was experimental produced by thin slab casting and rolling (TSCR) process in the laboratory.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exture of hot rolled strip by different total reduction and rolling schedule was observed through EBSD technique and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The changeable rule of texture density on the α、ε and γ, and fibers was analyzed. When the total reduction was increased from 82.9% to 97.1%,the gradient of microstructure and texture for A steel surface layer and center layer was found, {001}&;#8249;110&;#8250; texture had higher intensity, and {001}&;#8249;110&;#8250; texture was changed to  相似文献   

16.
后期渗氮工艺是一种低温板坯加热生产技术,广泛应用于取向硅钢生产企业。通过金相+ODF织构分析对工艺各阶段组织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热轧及常化织构板沿板厚方向分布不均匀,{110}<001>织构在距热轧板表面1/4厚度处分布最强;冷轧板织构主要是α线和γ线织构;脱碳退火后α线织构大量减弱,{111}<112>织构得到加强,而渗氮后织构变化不明显。二次再结晶组织大晶粒内部出现少量小尺寸的孤岛小晶粒,{001}<100>位向孤岛小晶粒是 Goss晶粒无法吞并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无抑制剂法制备取向硅钢,并采用XRD、TEM等方法对无抑制剂取向硅钢热轧到初次再结晶阶段的织构与析出物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热轧板的织构主体为γ线织构,并含有少量的立方织构{100}001和Goss织构{110}001;常化后立方织构{100}001减弱,织构的主体为γ线织构;初次再结晶退火后织构主要由γ线织构及少量的α线织构组成。通过对第二相质点的观察发现,析出物主要由铁的氧化物和硅的氧化物组成,均不是抑制剂,说明该取向硅钢并不是依靠第二相质点来抑制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的。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CSP热轧板为基板生产的低碳冷轧板罩式退火过程,研究再结晶阶段加热速度对冷轧板罩式退火过程组织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压下率83.3%的冷轧板,随着再结晶阶段加热速度的增加,会使试样再结晶温度降低,再结晶过程提前完成,{001}110织构变强,{111}110织构先减少后增加,{111}112织构先减少后增加出现峰值,当加热速度超过50℃/h时又减小。在加热速度30~40℃/h间变形织构{112}110有较低的密度值。再结晶阶段加热速度40℃/h的退火工艺成品组织为饼形晶粒,{001}110织构密度较低,{111}110和{111}112密度较强,密度值接近。  相似文献   

19.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研究了不同冷轧压下量对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00Cr17Ni7织构的影响,分析了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00Cr17Ni7中马氏体相和奥氏体相的织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冷轧压下量下,00Cr17Ni7中的奥氏体相织构主要由Brass{110}<112>、Goss{110}<001>和少量的Copper{112}<111>、S{123}<634>组成,并且随着压下量的增加Brass和Goss织构强度显著提高;同时马氏体相织构主要以{115}<110>、{112}<110> 、{111}<112>、{332}<113>组成,织构的形成主要归因于“Kurdjumov-Sachs取向关系”和“体心立方金属轧制织构类型演变的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