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FMS—1型光纤固定连接器在四条单模光缆线路中现场接续情况。四条光缆线路共用154只接头,平均接续损耗0.125dB,每根光纤的平均接头损耗≤0.15dB。最长接续巨离33km。文中还对青阳至九华山段测量了全部接头的回波损耗,测量结果表明回波损耗大于38dB。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分析在光缆实际接续中引起光纤接头损耗过大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以及对整个中继段损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段绪奎  杨彪 《通信世界》2003,(19):46-46
光纤熔接采用熔接器作为全自动专用设备,用短暂电弧烧熔两根光纤端面使之连成一体,将两段光缆中需要连接的光纤分别连接起来。采用该连接方法光纤接头体积小,机械强度高,光纤接续后性能稳定,因而应用非常广泛。光纤接续后光传输到接头处会产生一定的损耗,光纤接头处的熔接损耗应尽可能小,以确保光纤信号的传输质量。目前,多数熔接法都可以使熔接损耗值小于0.1dB,甚至可以达到0.05dB以下的水平。对具体的光纤工程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如光纤线路中继段长度、系统容量、光设备发射功率与接收灵敏度等确定每个光纤接头允许的熔接损耗值,将其作为熔接损耗指标在有关技术件中加以明确规定。由于光纤接头全部熔接完毕后衡量光纤线路传输质量的指标是光纤线路的传输损耗,所以光纤传输线路上每个光缆中继段传输损耗也必须有明确规定,目前要求这项指标在0.25dB/km以下(含熔接损耗)。  相似文献   

4.
光缆施工中的接续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一荔 《通信技术》2009,42(7):20-21
在光缆施工工程中,光纤接续技术和接头损耗的测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文中首先对光纤熔接损耗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光缆的选择、施工的环境、工具的选用等方面提出了有效降低光缆施工中接续损耗的措施,最后针对带状光缆的特点,对如何降低带状光缆的接续损耗和提高损耗测试精确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光缆线路施工中常用时域反射仪测试光纤接续损耗,测试中有时出现负值,这是由于接头两边的光纤失配较大所致,可以通过配纤适当解决。用介入法测试光纤线路段的损耗,而后换算求出接头平均损耗,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1光纤接头熔接损耗的概念光纤熔接是用全自动的专用设备──溶接器(FusionSplitter)将两段光缆中需要连接的光纤分别—一连接起来,熔接时采用短暂电弧烧熔两根光纤端面使之连成一体,这种连接方法接头体积小、机械强度高、光纤接续后性能稳定,因而应用广泛。光纤接续后光线传输到接头处会产生一定的损耗量称之为熔接损耗或接续损耗。由于光纤接续质量影响光纤线路传输损耗的容限、光纤线路无中继放大传输距离等参数,因此要求光纤接头处的熔接损耗尽可能小,以确保光纤CATV信号的传输质量。目前,多数熔接法可以做到…  相似文献   

7.
光缆接续的内容主要包括:光纤接续、铝(钢护层)及加强芯的连接、接头损耗的测量,接头盒的封装、接头的安装固定。由于光缆敷设的方法、环境不同,选用的光缆接头盒的结构不同以及光缆程式不同,因此,光缆接续的方法和要求标准也有一定的区别,但一些基本规定及主要操作步骤大体相同。  相似文献   

8.
梁锋  陈鸣瑞 《有线电视技术》2004,11(5):69-70,51
光缆接续的内容主要包括:光纤接续、铝(钢护层)及加强芯的连接、接头损耗的测量、接头盒的封装、接头的安装固定。由于光缆敷设的方法、环境不同,选用的光缆接头盒的结构不同以及光缆程式不同,因此,光缆接续的方法和要求标准也有一定的区别,但一些基本规定及主要操作步骤大体相同。  相似文献   

9.
光缆线路的维护与抢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光缆线路的技术维护 光缆线路的技术维护包括光缆路由、接头位置、各通道光纤的衰减、接头衰减以及线路总衰减的检查,光缆线路建成后,首先要绘制出光缆路由图,图中标明每条光缆的结构、芯数、长度、路由走向、接续点、光缆预留位置及每条纤芯的使用情况,使用OTDR测试全部光纤,保证接头损耗双向测试平均值≤0.05dB,双向测试光缆损耗≤0.35dB/km(1310nm)或0.25dB/km(1550nm)。光缆接续后利用光源及光功率计测试纤芯总损耗并核对纤芯号,及时粘贴标签,在ODF架的资料上每一芯都必须标明光缆名称、使用情况、通达地点、束管号、纤芯号排列、光纤距离等,这是技术维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光缆资料的及时更新也相当重要,有了准确详细的资料,建设、维护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抢修工作才能准确判断,及时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光纤通信的迅猛发展,用户终端对信号传输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光缆线路接续质量,降低光纤的接续损耗,分析了光纤接续损耗的原因,结合实践经验针对熔接接续、活动接续和机械接续三种光缆接续方式介绍了降低其接续损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会产生损耗,而损耗是光传输系统中最重要的技术参数之一。本文介绍了光纤的接续种类和引起光纤自身的传输损耗和光纤接续损耗的原因,总结了如何在光缆的准备、施工、接续和操作维护中降低损耗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12.
6.1 光缆接续的一般要求为了用多根制造长度的光缆构成光传输线路,就必须进行接续.使用电缆的经验表明,故障大多发生在接头上或接头附近,因此光缆通信系统也应当充分注意这一点,一方面应当尽量减少接头数目,另一方面应采用有效而可靠的接续技术.对光缆接续的一般要求有:①接头所引起的附加损耗小;②接头的可靠性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如抗拉特性好,对接头以外的光纤无损伤等,以保证长期稳定特性;③在现场施工中要求接续时间短、操作筒单;④成本低廉等.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省光缆传输网正抓紧建设,为确保其运行质量和高次群扩容需要,必须严格把好交工测试这一关。这里,笔者结合测试实践,就光缆通信系统测试中应重视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供光缆通信建设和维护人员借鉴。 一、关于光纤接续损耗和中继段衰耗 为满足特定的传输容量和中继距离,中继段光纤总衰耗应符合设计规定的指标,这就要求必须保证光缆的接续质量和光纤本身的衰耗特性。  相似文献   

14.
光纤在有线电视网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即使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进行网络改造时 ,都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网络改造为光缆干线 ,光纤到户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这里谈一下在施工过程中光纤接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般情况下 ,光缆出厂时为每盘 2km ,在大规模使用光缆的网络中 ,需要相当多数量的接头。接头接续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链路损耗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1 熔接前的准备首先根据光缆的条数、纤芯数及光纤的弯曲半径等要求选择合适的接续盒。选好后将光缆的外护套剥离 ,留出足够的光纤长度便于熔接 ,但也不能过长 ,否则会给盘纤…  相似文献   

15.
光缆接续是光缆施工中工程大、技术要求复杂的一道重要工序。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线路的传输质量和寿命。对于20芯以上光缆的接续,不仅要求施工人员技术熟练,而且要求施工组织严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保施工的时间。 光缆接续包括缆内光纤、金属构件及光缆接续外护套的连接等。对于光缆传输线路,故障发生率最高的是在接头部位,如光纤接头劣化、断裂,护套进水等。这些故障不仅取决于光缆连接护套的方式、质量,而且包括内部光纤接头增强保护方式、材料的质量等,同时与光缆接续工艺、责任心等都有  相似文献   

16.
章介绍了在城域光缆线路工程的光缆敷设、光纤接续和测试方面的一些经验技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对地线房和接头两边预留、余留光缆的处理、接头余长光纤的盘放、测试波长的选择等都结构实际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肖江洋 《中国有线电视》2007,(22):2064-2064
光纤以其频带宽、容量大、损耗小、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有线电视网络中广泛应用,下面根据自己工作中的心得介绍光缆接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光缆的接续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每个步骤环环相扣,光缆中的光纤是由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制成的,容易折损,因此从准备工作开始就要认真处理。  相似文献   

18.
光缆接续是光缆施工中工程量大、技术要求复杂的一道重要工序 ,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线路的传输质量和寿命。对于 2 0芯以上光缆的接续 ,不仅要求施工人员技术熟练 ,而且施工组织严密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确保施工的时间。光缆接续包括缆内光纤、金属构件及光缆接续外护套的连接等。对于光缆传输线路 ,故障发生率最高的是在接头部位 ,如光纤接头劣化、断裂 ,护套进水等。这些故障不仅取决于光缆连接护套的方式、质量 ,而且包括内部光纤接头增强保护方式、材料的质量等 ,同时与光缆接续工艺、施工人员责任心等都有着密切联系。在此 ,主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1损耗增大的现象 由于光纤带光缆具有光纤密度高,体积小,容量大,占用管孔资源少,每纤芯的光缆成本低,光纤接头的接续效率高等特点,因而广泛地用于城域网中,与之相配套的光纤带活动连接器也得到了大量应用,光纤带连接器的一端是连接头(如FC型、SC型等),通过适配器与同型式的连接头对接,另一端是光纤带,与光缆中的光纤带光纤熔融拼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影响光纤接续损耗因素入手,分析了接续损耗产生的原因,重点介绍了光纤接续技术及降低接头损耗方法和测试中的经验与技巧,对光纤接续和测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