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芳砜纶芳纶1313混纺纱的性能.测试并分析了芳砜纶纤维的摩擦性能和拉伸断裂性能,并根据纱的最终用途和性能要求,设定不同的混纺比和成纱捻系数进行试纺.通过测试成纱性能认为:随着芳纶1313含量的增加,芳砜纶芳纶1313混纺纱的可纺性能提高,断裂强力增加,毛羽减少,最优混纺比为70/30;随着捻系数的增加,断裂强力增大,但强力增大到一定数值后会随着捻系数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芳砜纶芳纶1313混纺纱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探讨芳砜纶芳纶1313混纺纱生产工艺.阐述了两种纤维的基本特性,通过对纤维进行抗静电预处理,提高了纤维可纺性.采用"轻定量.慢速度"纺纱工艺,各工序针对纤维特性采用相应工艺技术措施:梳棉降低棉网张力牵伸,加大道夫与剥棉罗拉速比、缩小隔距,增大圈条速比,使棉网结构均匀、圈条顺利;并条加大喇叭口径和及时清理绒布飞花,解决好条子蓬松,飞花较多,易缠罗拉和堵塞喇叭口等问题并严格控制温湿度,使纺纱顺利进行;细纱采用赛络纺,捻系数偏小掌握;络筒张力偏大掌握,以缓解成纱的扭结,保证筒纱外观成形良好.结果成功纺制出芳砜纶芳纶1313 42 tex混纺纱,满足了消防服用机织面料用纱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用阳离子染料对芳砜纶/芳纶1313混纺纤维进行染色,研究了各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阳离子染料染色,最合适的载体是苯乙酮;最佳染色工艺是:阳离子染料3%(o.w.f),苯乙酮用量40 g/L,氯化钠用量15 g/L,染液p H值4~5,染色温度140℃,染色时间60 min,浴比1∶30。用该工艺染色的芳砜纶/芳纶1313混纺纤维的染色效果较好,各项牢度均达到4级标准,透染性好,染色后纤维的断裂强力略有下降,能够满足商业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崔淑玲  崔俊巧 《印染》2013,39(15):10-13
芳砜纶/间位芳纶混纺纱采用阳离子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和涂料分别进行染色,比较染色后织物的色光、K/S值和染色牢度。研究表明,芳砜纶/间位芳纶混纺纤维宜选用阳离子染料高温高压载体染色,以苯乙酮作为载体染色效果较好;同一类染料在两种纤维上有较好的同色性。  相似文献   

5.
芳纶1313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阳离子染料对芳纶1313织物进行了高温高压载体染色,分别从载体、无机盐等方面进行了比较、选择和研究,分析其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将阻燃涤纶短纤与不同比例的芳纶1313短纤混纺,制得5种混纺纱线。通过热重测试、耐湿热性能测试(沸水收缩率)、耐干热性能测试对混纺纱线热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电镜(SEM)观察对高温处理后混纺纱线的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芳纶1313所占比例的增大,混纺纱线的吸湿性能、耐热性能随之提高。混纺纱线在高温处理时,芳纶1313可以有效地形成支架保护,防止熔融的阻燃涤纶滴落。通过观测纱线燃烧时熔滴状况可以证明:将阻燃涤纶与芳纶1313混纺可以解决阻燃涤纶燃烧时熔滴滴落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芳纶1313纱线为原料,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纱线表面改性,并进行染色性能试验。研究等离子体处理电压、处理时间对芳纶1313纱线断裂强力和芯吸高度的影响,以及等离子体处理效果的时效性,测试处理前后染色的K/S值和皂洗牢度。结果表明:随着处理电压或处理时间的增加,芳纶1313纱线的性能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电压200V、处理时间80 s,经过此工艺处理后,芳纶1313纱线的K/S值和色牢度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8.
国产芳纶1313物理化学性能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国产芳纶1313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分析与评价,并与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Nomex及Kevlar的各项性能进行了对比,讨论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将芳纶1313与阻燃涤纶按照5种比例进行混纺制得混纺纱线,对混纺纱线进行阻燃抗熔滴性能的研究.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测试研究混纺纱线燃烧难易程度.利用垂直燃烧实验测试其损毁长度、续燃次数、熔滴数目来评价混纺纱线阻燃抗熔滴性能,同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混纺纱线燃烧所形成的熔滴形态进行微观观察,研究分析成炭效果与成炭形态.结果表明:将芳纶1313与阻燃涤纶混纺在增强混纺纱线阻燃性能的同时也能够有效解决熔滴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芳砜纶混纺织物的撕破强力,选用芳砜纶和国产芳纶131 3不同混纺比纱线和织物组织结构,进行了防护服织物设计及试织,并测试了织物撕破强力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混纺纱中芳砜纶含量的增加,织物的阻燃性能得以改善;同等规格的织物,防撕裂格子布的撕破强力优于方平组织织物。经综合比较后认为,芳砜纶芳纶1313混纺比为75/25的防撕裂格子组织织物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1.
绢棉混纺紧密纱线的性能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索了绢棉混纺紧密纱线中纤维的转移和分布规律。试验得出绢棉混纺紧密纱毛羽少,强力和条十改善,纱线光洁紧密,纤维排列整齐。混纺纱线中绢丝纤维向纱芯的转移趋势不明显,绢与棉纤维较为随机地分散在纱线中。  相似文献   

12.
研究对比了不同混比的芳砜纶粘胶混纺纱、芳砜纶凯夫拉混纺纱的质量指标,有色芳砜纶、有色芳纶纯纺纱的质量指标,以及30/70芳砜纶/芳纶混纺纱的质量指标,由此可为扩大芳砜纶纤维的应用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芳纶1313与羊毛混纺高支纱的生产技术。采用紧密纺纱技术,纺制的纱线具有成纱紧密、纱线外观光洁、毛羽少、条干好、强力高、耐磨性好等优良特性;同时对其原料选择、生产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纱线性能测试、技术要点及存在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聚乳酸纤维/棉混纺纱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了聚乳酸纤维的物理性能,并通过聚乳酸纤维/棉混纺实验,研究了聚乳酸纤维/棉混纺纱的力学性能与聚乳酸纤维含量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大麻/锦纶/棉混纺纱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指导低支大麻/锦纶/棉混纺纱的生产与应用,分析研究低支大麻/锦纶/棉混纺纱的力学性能、条干、回潮率、染色深度和纤维在纱线中分布等。实验表明,低支大麻/锦纶/棉混纺纱的性能随大麻含量的变化有较大的改变,且存在2个突变点,当大麻含量低于10%时,因大麻而带来的混纺纱性能变化并不明显,而当大麻含量大于30%后,麻的特性将在纱线中显得十分突出,由此带来的性能变化也将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6.
纯竹浆纤维纱与竹浆/棉/涤混纺纱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不同细度的竹浆纤维纯纺纱线、不同混纺比的竹浆/棉/涤混纺纱线的条干均匀度、粗细节、棉结、拉伸性能、弹性进行了测试,通过试验数据分析了纱线细度及混纺比对纱线相关性能的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朱善长 《印染》2004,30(19):21-22
概述了毛棉混纺纱线的漂染要点,尤其对前处理助剂的选用、染色染料的选择、后整理固色剂和柔软剂的选择等作了详细介绍,并指出了生产工艺中注意事项,包括水质的硬度要求和分散螯合剂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8.
杨保生  范向东 《印染》2005,31(10):29-30
阐述粘胶亚麻混纺纱线的前处理工艺,分析了煮练、氯漂、氧漂的工艺条件。试验表明,采用煮练氯漂氧漂复合处理工艺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棉毛混纺针织纱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85/15棉毛混纺针织纱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的选择。针对羊毛卷曲多,易损伤的特性,生产前对羊毛进行了加湿给油处理,使其回潮率控制在20%左右,以达到减少羊毛损伤和顺利成条的目的。为了保证棉毛混合均匀,避免在后道工序中出现染色不匀的现象,工艺上选用棉毛条与棉条并和的方式,即先用一定量的棉纤维和毛纤维混合,制成棉毛条,然后与纯棉条并条。在纺纱过程中,针对羊毛卷曲多、静电大等特点,采用了相应的工艺技术措施,保证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针织用精梳棉/纽代尔混纺纱在传统纺纱设备上的生产工艺,并对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进行了性能测试,该产品的开发拓宽了针织用纱的新原料市场,为制作各种高档针织服装提供了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