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设计中根据地形地质特殊条件、主要建筑物布置特点、计划工期要求和区域环境因素,采用输水隧洞钻爆施工方法以及相应的施工组织布置.重点介绍输水线路工程的施工交通运输、施工场地布置、施工工厂设施和施工排水等总布置各环节的统筹规划及针对性设计.实践表明,它为工程施工的组织实施和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介绍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糟家湾至昆明段输水线路施工组织设计.输水线路工程为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施工控制性工程.主要对输水线路的施工方法、料场选择、施工总进度和施工总布置等主要内容的前期设计进行总体概述,并与实际施工方案和进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如下:应重视筹建期和准备期的工作;进度安排留有余地;斜井坡度以21°~24°为宜,最陡不超25°;斜井设置施工人员上下人车;工期紧的斜井布置4轨双车道;料场尽可能远离村庄.  相似文献   

3.
涵洞施工存在大量的钢筋制安、模板制安和混凝土浇筑工作,如何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水电十四局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输水线13标,涵洞混凝土施工采用简易钢模台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及优越性,且节省人力,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满足设计要求,节省了大量的缺陷处理费用和时间,降低了工程成本,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唐明秀  王飞  杨玲 《人民长江》2013,44(12):102-105
云南省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是滇池治理六大措施中的关键工程,工程建设周期短、工期压力较大、建设任务繁重,工程进度控制与质量安全管理的矛盾极为突出。介绍了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在设计技术管理,项目咨询和评审,招投标,合同管理,质量安全管理以及监理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解决进度控制与质量安全管理矛盾的具体做法。对进度控制与质量安全管理之间的同步推进作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输水隧洞采用钻爆法施工,施工支洞大部分为斜井,斜井高差较大.由于种种原因,工程进度缓慢,隧洞开挖进度总体滞后,混凝土浇筑工期被压缩,要求隧洞混凝土浇筑的强度很高.斜井段混凝土输送是制约隧洞混凝土衬砌施工的关键工序,在混凝土浇筑工期紧、浇筑强度高、斜井高差大的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斜井混凝土输送方案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斜井段混凝土输送方案的研究,针对工程施工现状,提出溜槽输送方式是最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周锐  周利全 《人民长江》2013,44(12):95-98
工程技术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顺利完工,针对该工程技术的复杂性,建立了以业主为核心、以设计为龙头的技术管理体系,并健全了工程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了技术管理职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大胆创新,加强科学试验,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技术支撑作用,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了工程安全、质量、工期及投资。工程开工至今,未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分布于云南省曲靖市和昆明市,主要涉及牛栏江、盘龙江、滇池和螳螂川等.由于德泽水库水源枢纽工程位于牛栏江干流,对牛栏江的鱼类资源影响相对较大,特别是一些土著鱼类.在总结工程影响区鱼类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补水工程对牛栏江鱼类资源的影响,并提出了综合的补偿措施,争取尽可能保护和恢复该水系的土著鱼类资源,维持其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改善滇池水环境效果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天宝  马巍  黄伟 《人民长江》2013,44(12):11-13
以适宜滇池水流水质输移扩散特点的滇池水环境数值模拟技术为手段,综合分析了牛栏江补水对滇池水体交换性能、湖区湖流形态和水流流速的影响,模拟预测了滇池补水前后入湖污染物滞湖量的变化,对比分析了补水入湖线路对湖区水质的影响差异,预测了2020年不同治污情景下滇池可能出现的水质状况。该研究成果可为滇池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和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运行前后的水质实测资料,对滇池外海的水环境改善效果进行研究。选取TP、TN、NH_3-N、COD_(Mn)、Chl-a、SD等主要水环境指标,从指标浓度变化、水质类别变化、指标向好率变化和极大值变化等方面分析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对滇池外海的水环境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运行后,滇池外海各监测站点的TP、TN、NH_3-N、COD_(Mn)、Chl-a、SD及营养状态指数均优于调水前,富营养化水平明显好转,水环境改善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代艳芳  任恒钦 《人民长江》2013,44(12):99-101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地下工程系统复杂、地质条件变化大,以及前期勘察设计深度要求高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对设计方案的进一步调整、优化,是水利工程本身的建设特性所决定的,因此,如何通过规范的变更管理,有效开展工程安全、质量、投资控制尤为重要。结合工程实践,论述了工程变更原则,并详细介绍了设计变更管理,包括重大设计变更管理和一般设计变更管理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
刘加喜 《人民长江》2013,44(12):1-4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是滇池综合治理的关键性工程,也是滇中调水近期重点工程,主要由德泽水库枢纽水源工程、干河泵站提水工程和输水线路工程三大部分组成。针对泵站提水扬程高、输水距离长、施工区地质条件复杂等技术难题,建设单位加强统筹协调与现场控制,强化技术管理,组织重大技术难题攻关,并通过严格合同管理,保证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和顺利推进。所总结的建设管理模式和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建设借鉴。  相似文献   

12.
黄先敏  顾宏昌  蒋堃 《人民长江》2013,44(12):89-90
介绍了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措施。具体为:首先建立一个合理、运行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符合法规、适应工程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其次是加强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可控;第三是制订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在建设管理中严格按上述管理制度执行,取得了期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滇池流域水资源缺乏、生态需水量不足等问题,云南省实施了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在工程的规划实施中,充分贯彻落实外流域调水工程的“三先三后”原则,即先考虑节水措施和对节水潜力的挖掘,后实施调水;先逐年加大治污力度、完善治污措施,后通水;先加强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和引水区环境保护,以确保调水水质满足引水要求,后用水。相关措施实施后,将使引水区、受水区及工程项目区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减少污染源并促进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任恒钦  周锐 《人民长江》2013,44(12):91-94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涉及范围广、规模大、战线长、建筑物类型多、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从项目管理模式、招标投标制、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等6个方面阐述了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的建设管理经验。工程从开工至今已4年多,施工进度与控制计划基本一致;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取得了建设管理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可调水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波  顾世祥  苏建广 《人民长江》2010,41(15):15-18
根据《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要满足2020水平年使滇池水质基本达到Ⅳ类水质保护目标的要求,从外流域多年平均的引水量需达到6.0亿m3左右。通过对牛栏江流域的水资源配置分析表明:牛栏江水资源丰富,在满足本流域2020、2030水平年用水需求的前提下,每年可向滇池补水6亿m3左右;通过规划兴建的德泽水库枢纽调节牛栏江的径流并向滇池调水,基本达到近期水平年滇池生态修复补水、德泽水库下泄河道生基态流量两个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与投资控制、质量控制一样,是项目施工中的重点控制之一,它是保证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云南水力发电》2013,(5):F0003-F0003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是我省优化配置水资源的一项重大工程。工程包括德泽水库、干河泵站、输水工程。9月25日上午10时许,牛栏江水奔袭100km,源源不断流入盘龙江,向滇池补水,最大流量为21.1m^3/s。  相似文献   

18.
19.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调水后对水源地牛栏江流域的生物资源、工业和生活用水情况将产生一定影响,使其生态供给量和需求量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对水源地的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利用构建的调水工程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对水源地牛栏江流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补水工程对牛栏江流域生态承载力影响程度极低,处于当地生态系统可承载的范围之内。研究成果为牛栏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调水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借鉴。 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利》2013,(24):152-155
<正>2013年9月25日,随着防洪景观公园内的渠道闸门缓缓打开,从100多km外引来的牛栏江水开始源源不断注入盘龙江、流向滇池,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正式通水。这项云南省目前投资最大、中央补助最多、工程建设速度最快的单项水利工程,树立起云南水利建设史上新的丰碑,也充分彰显和诠释了高原情怀和大山品质的云南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