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纳米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利用微波辅助法制备的三种纳米银作为抗菌剂,分别选择细菌-大肠杆菌及真菌-白色念珠菌作为抗菌对象,详细研究了纳米银对特定菌种的抗菌性能,阐述了纳米银抗菌作用机制机理.结果说明纳米银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针对于不同菌种的抗菌结果,证明了不同粒径的纳米银抗菌抑制不同菌群的效果是具有特异性的.  相似文献   

2.
以纳米硅溶胶为载体,葡萄糖为还原剂制备出稳定的纳米银溶胶,并对银溶胶的结构和粒径进行表征.选择热-紫外光双重固化乳液作为成膜树脂,以纳米银溶胶作为纳米抗菌剂,设计出纳米银改性水性木器涂料,讨论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银溶胶对漆膜抗菌性能和降解甲醛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银溶胶的质量分数为10%时,该水性抗菌木器涂料的漆膜性能优良,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灭菌率达到90%以上,在自然光下处理48 h后对甲醛的去除率可达70%.  相似文献   

3.
通过把具有很好抗菌与抑菌性能的纳米银抗菌涤纶与具有良好服饰性能的天丝混合,开发出纳米银抗菌涤纶/天丝A100 50/50混纺18.5 tex赛络紧密纺纱.根据纳米银抗菌涤纶与天丝A100纤维的特性,合理选择工艺流程和配置各工序纺纱工艺参数,提高了产品质量,保证了生产顺畅.  相似文献   

4.
聚乙烯醇/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桂洁  王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40(10):1666-1668,1676
为了改善聚乙烯醇的性能,通过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采用力学性能测试、热分析、X射线衍射和紫外光谱研究了纳米氧化锌对聚乙烯醇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结晶性能和紫外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在纳米氧化锌含量为1.0wt%和0.5wt%时达到最大值,拉伸强度比纯聚乙烯醇提高了20.27%,断裂伸长率略高于纯聚乙烯醇;当纳米氧化锌含量为2.0wt%时,复合材料失重10%的温度比纯聚乙烯醇提高20℃;纳米氧化锌显著提高了聚乙烯醇的耐光老化性能,同时使聚乙烯醇中产生了新的晶相.纳米氧化锌的加入有助于多种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选用硝酸银为原料,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室温下制备了平均粒径为31 nm的银颗粒并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纳米银对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以石英玻璃基片为载体,带负电荷的氧化石墨烯为模板,采用简单易操作的提拉法,依次提拉氧化石墨烯溶液和银溶胶,制备具有抗菌功能的镀膜玻璃.  相似文献   

6.
纳米银抗菌涤纶纤维结构与性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67 dtex和1.33 dtex纳米银抗菌涤纶纤维与1.67 dtex和1.33 dtex普通涤纶纤维利用X射线能谱、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对上述4种涤纶纤维的各项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银抗菌涤纶纤维中的抗菌剂为含有纳米银的磷酸盐型,其均匀分布于纤维的表面与内部;抗菌剂只是单纯的镶嵌于纤维中,其并没有影响涤纶纤维的大分子结构;纳米银抗菌涤纶纤维的力学性能并没有受较大影响,但比电阻升高5个数量级,明显减小,抗静电性显著增强,从而提高了织物的服用性,且抗菌效果更加持久,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功能性纤维。  相似文献   

7.
利用天然物质金银花提取物为还原剂制备纳米银溶液,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粒径分析优化最佳工艺条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纳米银进行TEM、XRD和FT-IR测试,通过浸渍烘干法将该纳米银负载到棉织物上,测定织物的抗菌性能以及白度.结果表明,制备纳米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gNO3浓度1 mmol/L,反应温度130℃,反...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的利用银离子抗菌涤纶研发抗菌纺织品,采用电子单纱强力仪、毛羽测试仪、抱合力机、扫描电镜、恒温振荡培养箱等,表征分析了银离子抗菌涤纶长丝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测试了其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银离子抗菌涤纶比普通涤纶断裂强力稍大,但同普通涤纶一样具有毛羽少,耐磨性好的特点。银离子抗菌涤纶的表面有许多分布均匀的纳米银颗粒,用振荡法测得其抑菌率达到94.91%,具有很强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9.
以聚乙烯醇为塑性剂,讨论了陈腐时间、塑性剂含量和水含量对SiC泥料的塑性、伸长率、密度、气孔率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聚乙烯醇含量3%、水含量30%、陈腐时间24h的条件下,可获得以上性能参数的最佳值.  相似文献   

10.
在聚乳酸(PLA)体系中添加无机抗菌剂纳米二氧化钛银交换体(Ag^+/TiO2),研究纳米Ag^+/TiO2含量对PLA薄膜力学性能、透氧透湿性能及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Ag^+/TiO2含量的增加,所制备的PLA薄膜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而断裂伸长率逐渐下降;在含量为1份时,薄膜的拉伸强度为38.8MPa、断裂伸长率为263.5%、透湿系数为3.8×10^13g·cm/(cm^2·s·Pa)、透氧系数为38×10^15cm^3·cm/(cm^2·s·Pa),薄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的抗菌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海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共混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AL)及抗菌剂,与甲醛进行缩醛化反应制备海藻酸钠/聚乙烯醇海绵。红外光谱、X-衍射图谱和扫描电镜确认了海绵的缩醛化反应行为及内部连通的孔隙形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含量为30%时,复合海绵的力学性能可达最优值,即拉伸强度为0.24 MPa,断裂伸长率为428.04%。吸水率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含量为20%时,海绵的吸水率达到最优值2 559.27%。抑菌圈测试表明,控制抗菌剂的加入量可以得到抑菌效果良好的抑菌海绵。  相似文献   

12.
水溶性维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exus 870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和DSC热分析仪分析水溶性维纶纤维的化学结构和热学性能.同时,采用单纤维强力仪测试水溶性维纶纤维的力学拉伸性能.得到水溶性维纶纤维及其在80℃的水中溶胀后试样玻璃化温度分别为43.6℃和-2.2℃;水溶性维纶纤维红外光谱图与标准聚乙烯醇红外光谱图在波数1 236cm^-1和621cm^-1处存在明显差别;单纤维拉伸速度一定时,试样夹持长度小,单纤维的断裂强度略大、断裂伸长率大、断裂功小.  相似文献   

13.
采用竹碳/银纳米粒子超细微粉,并利用复合纺丝技术开发出多功能复合抗茵锦纶纤维,结合工厂的实际生产条件对该纤维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单组分多功能抗茵聚酰胺长丝纤维相比,在同样的抗茵母粒添加量的条件下,复合纺丝生产的多功能抗茵聚酰胺长丝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实际生产牵伸工艺范围内,抗茵锦纶纤维的拉伸强度随牵伸倍数增加而增大,并呈现线性规律;拉伸伸长率随牵伸倍数增加而减小,表现出负指数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14.
淀粉基/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淀粉和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丙三醇为增塑剂,通过流延成膜法制备淀粉基/聚乙烯醇生物薄膜.考察了料液浓度、原料配比及增塑剂含量对复合薄膜力学性能、耐油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的最佳料液浓度为7.5%;聚乙烯醇的含量越高,共混膜的综合性能越好;当淀粉、聚乙烯醇与增塑剂的质量比为6∶6∶4时,制备的淀粉基/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最好,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13.3MPa和160%;偏光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其相应材料的结晶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复配增塑剂对聚乙烯醇薄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油和乙二醇为复配增塑剂,研究了复配增塑剂对聚乙烯醇的熔融和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乙烯醇薄膜,考察了复合增塑剂对薄膜力学性能、水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增塑剂质量百分含量在10%~30%时可有效降低聚乙烯醇的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当其在30%时,薄膜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优,拉伸强度为24.9 MPa,断裂伸长率为380%;薄膜的溶解失重率与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聚乙烯醇纤维砂浆(PVA-ECC)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通过钻芯拉拔试验分析了混凝土强度等级、界面剂类型、聚乙烯醇纤维水泥砂浆强度等级3种因素对聚乙烯醇纤维水泥砂浆与混凝土之间粘结性能的影响,最后用Table Curve 3D软件拟合PVA-ECC与混凝土界面的钻芯拉拔强度受3因素影响的回归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对界面粘结性能影响极不显著,而聚乙烯醇纤维水泥砂浆强度等级对界面粘结性能影响显著,界面剂因素影响高度显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沸石/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斜发沸石以及分子筛代替炭黑作补强剂在橡胶中的应用.考察不同量的斜发沸石、分子筛对橡胶的补强效果,同时考察偶联剂对橡胶复合体系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当斜发沸石的加入份数为5份(质量分数)时,橡胶的拉伸和磨耗性能稍微下降,当加入10~20份时,性能下降很多.当5A分子筛加入5份时,橡胶的拉伸和磨耗性能下降,断裂伸长率也下降.体系的力学性能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有所提高,加入1.5份时,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加固中。针对双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特点设计单轴拉伸试验装置,对双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拉伸试验,研究破坏特征、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及伸长率等,分析双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试验表明,纤维原丝的抗拉强度不可直接作为编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的设计值用于加固设计,其破坏表现出明显的脆性断裂,而且纤维材料的种类、纤维材料的制作工艺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