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东方电机单只线棒VPI绝缘系统试验研究情况,介绍了VPI绝缘系统使用的树脂性能及云母带性能,对VPI定子线棒的绝缘结构和工艺进行了系统地试验研究,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试验方法,使定子线棒绝缘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单只线棒VPI绝缘系统的应用使绝缘结构设计和线棒制造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并成功应用在工作场强为3.2kV/mm、额定电压为20kV的绝缘结构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哈电(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在大型电机定子线棒真空压力浸渍(Vacuum Pressure Impregnation,VPI)绝缘体系的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介绍了优选的VPI绝缘体系原材料(浸渍漆、少胶云母带及防晕材料)的性能;其次,介绍了VPI绝缘体系应用的国产化关键设备(包括储存漆、输回漆系统、浸渍漆系统)性能;最后,通过利用水电真机定子线棒进行大量工艺试验,确定了VPI定子线棒绝缘包扎工艺、浸渍工艺、一次成型防晕处理工艺及热压工艺,线棒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标准优等品要求,目前哈电的VPI绝缘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东方电机单只线棒VPI绝缘系统试验研究情况,介绍了VPI绝缘系统使用的树脂性能及云母带性能,对VPI定子线棒的绝缘结构和工艺系统地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试验方法,如:分层试验、1min阶梯升压击穿、冷热循环试验等试验方法评定了绝缘结构。提高了东方电机的绝缘研究试验水平,使定子线棒绝缘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单只线棒VPI绝缘系统的应用使绝缘结构设计和线棒制造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并成功应用在工作场强为3.2kV/mm、额定电压为20kV的绝缘结构上。  相似文献   

4.
《绝缘材料》2010,43(1):75-80
发电机单只线棒VPI绝缘系统研究/漆临生;皮如贵;梁智明/东方电气评论,2009(04) 介绍了东方电机单只线棒VPI绝缘系统试验研究情况,介绍了VPI绝缘系统使用的树脂性能及云母带性能,对VPI定子线棒的绝缘结构和工艺系统地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试验方法,如:分层试验、1min阶梯升压击穿、冷热循环试验等试验方法评定了绝缘结构。  相似文献   

5.
论文介绍了不饱和聚酯亚胺/少胶粉云母带绝缘体系及真空压力浸渍(VPI)电机工艺技术,对模拟线棒进行了常规电气性能,电热老化试验,检测结果和模拟线圈的检测在电机上应用的结果表明绝缘完全可以满足电机的绝缘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杨志根  许惠麟  朱浩  张晨  李婷 《绝缘材料》2004,37(2):17-19,31
为了满足高压大型发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发展的要求,研制了特5440-1桐马环氧玻璃粉云母带,经检测该粉云母带的性能、线棒电气性能以及试样线圈常态耐久性试验全部合格;经用户应用试验表明:将特5440-1粉云母带用于高压电机其质量指标达到JB56082-1996部颁质量分等优等品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大型高压电机而言,要求其在运行中不仅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而且要有优良的绝缘整体性。用本试验方法对国内近年来研制的几种大电机用F级粉云母绝缘进行了综合评定,它是将被试线棒置于170℃的烘箱中,按照一定的周期(每三周一次)经受冷热冲击,每个周期后测绝缘线棒尺寸的变化(绝缘整体性),绝缘机械性能及线棒电气性能的变化(室温及155℃下的tanδ-u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既体现了高压大电机的应用功能,又能比较出不同粉云母绝缘性能的差异,是一种较好的评定大电机主绝缘的方  相似文献   

8.
陈长孝 《大电机技术》1990,(3):28-29,25
高压电机定子线棒对地绝缘是在包带机上进行的。此时,线棒先被固定在包带机两端的支架上,云母带安装于小车的云母带盘内。当小车沿线棒方向移动时,云母带盘绕线棒作圆周运动,将粉云母带包于线棒上。一般用粉云母带以半叠包方式对线棒包对地绝缘。为了获得均匀的绝缘厚度,就要进行均匀的半叠包。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制双环戊二烯改性聚酯树脂制备了一种低挥发VPI浸渍绝缘漆,测试了其综合性能和固化工艺特性,然后将低挥发VPI浸渍绝缘漆与玻璃布补强少胶云母带制备了模拟线棒并进行相容性测试。结果表明:该低挥发VPI浸渍绝缘漆的综合性能优良,固化挥发分低于3%,与配套的玻璃布补强少胶云母带相容性良好,介质损耗低,击穿电压达到52 k V,可适用于普通绝缘处理工艺及VPI浸渍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大型发电机定子线棒真空压力浸渍(VPI))绝缘材料的国产化应用,利用Hexion漆分别浸渍3家国产少胶云母带和丰罗少胶云母带制备了铝排试验线棒,并对云母带及线棒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国产云母带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丰罗少胶云母带的指标要求,包扎时云母带没有出现掉粉、剥离、脱落现象。3家国产云母带的铝排试验线棒的胶含量、热稳定性、常规电性能及电老化性能均优良,部分性能优于丰罗云母带线棒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少胶粉云母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与非环氧型的真空压力浸渍树脂匹配的少胶粉云母带,并成功的应用于中型高压电机中,是一种新型的少胶真空压力浸渍绝缘体系。少胶粉云母带是以选用的云母片作为原料,运用特殊的工艺,特制粉云母纸为基材,用少胶粉云母带绕包的线棒浸漆固化后,绝缘整体性良好,树脂与少胶粉云母带相容性良好,按真空压力浸渍中型高压电机整浸绝缘线圈质量分等标准,达到优等品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从促进剂、含促进剂云母带以及云母带铝棒试验三个方面,对比研究了新型促进剂与原环烷酸锌促进剂在结构和性能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含促进剂A云母带可替换原环烷酸锌云母带使用,而促进剂B云母带无法满足替换要求.  相似文献   

13.
快速固化云母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胶粘剂、云母带的成型时间、电气强度、介质损耗因数、介电性能—温度特性、贮存期等性能的测试分析,研究了JF树脂对胶粘剂、云母带固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云母带固化时间较桐马环氧玻璃粉云母带的固化时间缩短了1.5~2h。  相似文献   

14.
三峡右岸全空冷水轮发电机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三峡右岸全空气冷却水轮发电机的重要设计与制造技术。探讨了通风冷却系统设计和发电机温度场的计算,进行了通风模型的试验研究,并对发电机通风冷却进行了优化设计。在绝缘技术上,采用增大导线圆角半径等措施,提高了线棒角部电场的均匀性,采用薄型全固化新型玻璃丝带并一次成型的定子线棒槽部防晕结构及多胶模压体系制造的定子线棒,使主要电气性能指标和电老化寿命优异。机组运行结果表明,全空气冷却方式和独特的绝缘工艺等达到了设计要求,为三峡右岸水轮发电机研制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三峡右岸700 MW水轮发电机上应用的全空气冷却方式和独特的绝缘工艺等技术代表了700 MW 水轮发电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高压电机用特种环氧玻璃粉云母带(以下简称高压带)是选用性能优异的特制粉云母纸,同时筛选出使胶粘剂固化物介电性能优越的促进剂,运用环氧树脂固化机理,研制出了胶粘剂.采用无碱玻璃布作补强材料,经适宜的工艺研制出了高压带.高压带的技术指标高于JB/T6488.3-1992云母带环氧玻璃粉云母带的标准,其中高压带固化前的介电强度由40MV/m提高到45MV/m.通过对高压带性能及用高压带制成线棒绝缘性能的测试得出,该云母带及线棒绝缘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国产VPI(Vacuum Pressure Impregnating,真空压力浸渍)绝缘材料的性能稳定,对VPI绝缘材料进行了性能检测,并采用优选出的材料制造真机试验线棒。首先从两方面检测国产VPI绝缘材料性能,一方面对新批次少胶带的关键项目及以前没有检测的项目进行检测,国内外的浸渍漆新增加检测项目(机械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吸水率、电气性能)进行检测;另一方面利用ALSTOM试验方法检测VPI材料的耐热稳定性。然后选用各项性能均合格的国产VPI绝缘材料制作真机线棒,并对线棒的电性能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A厂和B厂自制的真机试验线棒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除个别值外性能指标都达到了CEEIA/154-2003大型水轮发电机产品质量分等标准的优等品水平。  相似文献   

17.
新型单面补强少胶粉云母带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国内外少胶粉云母带发展概况及我厂少胶粉云母带研制过程、胶粘剂配方设计方案、胶粘剂与浸渍漆相溶性、少胶粉云母带性能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介绍丹阳市绝缘材料厂生产的新型系列少胶粉云母带的性能和在铁路牵引电机、高压电机、感应电机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一种采用国产中胶云母带和浸渍树脂的10kV级交流电机定子VPI绝缘结构及工艺。  相似文献   

20.
张道朋 《电机与控制应用》2021,48(7):73-76,88
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的转子绝缘结构在变频电压冲击下,会承受恶劣的电应力。虽然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复合材料可以提高转子绝缘结构寿命,但是在成本控制的压力下,需要探索普通绝缘材料应用于转子绝缘结构的可行性。通过电场有限元仿真和试样绕组试验,证实单面玻璃丝布补强少胶云母带可以单独使用或配合聚酯薄膜补强少胶云母带使用种绝缘结构电气性能均良好,完全能够满足风力发电机转子绝缘结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