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Planning》2014,(5)
宋代是一个文人的时代,世人以"雨打梨花深闭门"的书斋化生活为格调,生活简朴醇厚、宁静恬适,文人气氛的渗透使得书斋空间中的陈设家具具有了更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在这个高坐家具发展的关键阶段,文人书斋家具陈设的设计也具有了其特殊的审美意趣和品位追求。通过对书斋空间布置、家具陈设种类及其具有的实用性、装饰性、雅趣性诸方面的探析,不但可以揭示宋代居住文化的内涵,而且对于推动当代文化类空间设计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曲全岳 《浙江建筑》2010,27(10):12-13,21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主流思想皆主张人与自然亲和,中国传统园林是这些"人对待自然"的观念的物化,提倡"于无痕中表达对大自然的尊重"。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艺术发展达到高潮,将文人的诗情画意融入园林,赋予江南园林以婉约、优雅之韵味。通过对明清时期江南园林诗意的设计思维进行探讨,以期能对当代景观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杨晓东 《风景园林》2019,26(4):116-119
中国古典园林中竹文化的研究对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现代园林中竹景观的文化内涵都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竹的空间营造、种植形式等方面,而从品题学角度对传统私家园林中的竹文化系统研究得还比较薄弱。以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的景点题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查询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江南园林中的竹景点、常见题名意象及其所表达的精神内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明清时期竹在江南私家园林景点题名中应用非常普遍,常见的题名意象主要表达了道家的隐逸思想、儒家的比德思想、佛教的心无思想和民俗吉祥思想。从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文人阶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三教并存的宗教观和雅俗共赏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4.
书斋是传统私家园林中书房、山斋的统称,而其功能又不止于文艺活动。书斋随着中国古代士大夫文人的人格和艺术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而变迁,经历了汉魏六朝在私家园林中无特定选址、唐宋作为宅园的中心,以及明清蜷于园内一隅这3个主要演变阶段。至明清,书斋往往自成一处独立的小院,除了书房的基本功能以外,还可以独立承载园主人的日常起居、爱好雅嗜等,是明清文人宇宙观日益狭小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5.
江南园林建筑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既是文人审美需求的具体体现,也是该时期文化的完美象征。本文主要从明清文人的审美心态出发,研究文人审美取向在园中的体现,从而探讨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在分析园林建筑审美价值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建筑布局、形制与细节方面所表现的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6.
苏作家具的历史悠久,文化含义丰富,它的造型、装饰、工艺等多方面与其他类型的家具相比有着自己独到之处,线条流畅,比例适度。明清时期的家具体现了时代的经济、文化背景,能够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精神内涵。家具是体现文化的重要物品之一,利用明清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外界对于家具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与审美两个角度阐述了明清山水画的艺术价值,通过分析明清山水画的布局手法,探讨了明清时期园林美学观在文人山水画中的体现,总结了明清山水画中的园林美学思想,对传承与发展中国的绘画艺术及园林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宋代是古代陈设艺术发展的高峰期,其陈设艺术有着明显的自然观特征。就中国传统自然观流变及物我观照的宋代书斋审美意趣展开探究,理解宋代文人书斋陈设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法则,分别阐述文房家具、清赏把玩、瓶花盆栽等书斋内环境陈设以及外环境陈设中蕴含的自然观,进而探究自然观对于明代及其现当代居室陈设艺术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
该文梳理中国清代家具腿部件的发展,并和同一时期西方欧式家具腿部装饰风格的样式进行对比研究,把家具风格归类后,探讨其在文化交融时的改变,对清代家具设计中潜移默化被西洋文化影响的客观事实进行辩证的认识;总结出对当代家具腿部件设计有指导意义的方面,辩证看待本土化与国际化、借鉴与创新的关系,为发展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家具提出设计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重点列举经典明清家具,从其结构,外观以及质地入手,指出明清家具造型美观,线条流畅的装饰艺术特点,论述了其固有的艺术与美学价值.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分析明清家具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及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1.
家具是几千年来人类文化和艺术的结晶,和其他艺术形式,每一次改进都会改变人类的生活,并将以不同的形式,推导着人类文明。中国明清家具具有结构严谨、制造精良、装饰得当、简化拟合的特点,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色彩集于一身的脱俗气质。所以在现代中式家具的创新设计中,明清家具的历史和发展成为当代设计师和学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云光落茗杯:晚明文人尚茶之风对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向频  刘源源 《中国园林》2012,28(4):101-104
瀹茗作为晚明江南文人闲雅园居生活的重要内容,对文人园林的物质空间、园居活动及精神意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大量涌现的晚明茶书、文人小品及日记为据,概述了江南文人的尚茶之风和造园情况,着重分析文人园林中专设茶寮、书斋茶寮、厅堂亭榭等饮茶空间的经营布置和不同品茗环境的营造选择,总结晚明文人茶艺与茶道"清""雅""趣""隐"的内涵,并论述了文人茶道与园林精神意趣的渗透和共通之处,揭示茶饮与园林之间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13.
杨晓东 《中国园林》2020,36(11):123
桂花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常见植物之一,其种植方式和景点题名意象对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中的桂花为研究对象,采用古籍文献查询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桂花的种植方式、种植地点、景点题名意象及其表达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私家园林中桂花的种植地点主要为建筑周边和山坡,种植方式以丛植为主;桂花与其他植物种类搭配种植时,以梅花和桂花的配植最为常见;以桂花题名的景点非常丰富,其中“小山丛桂”意象题名最多;江南私家园林中桂花在精神层面主要表达了文人阶层的隐逸思想。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出现了"士商互动"的社会现象,文人士大夫世俗化倾向明显,曾经以文人园林为主的江南私家园林发生嬗变与分化,形成风格独特的苏州和扬州私家园林.本文结合"土商互动"社会现象以及园林主人"士"、 "商"的身份分析苏州和扬州私家园林在明清时期的演变,如苏州私家园林新变化为"城里半园亭","娱于园",功能转变为官署园林或公共园林;扬州私家园林新变化为雄伟新奇兼容洋味且带着文人园林底色,部分园林转变为城市公共名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明清家具风格及艺术成就的讨论 ,对比日本家具及室内设计风格的发展 ,提出中国当代家具的设计应在研究学习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开拓创新 ,要从造型手法和艺术神韵中提取明清家具的精髓 ,从而推进我国当代家具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3)
本文主要从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及家具设计三方面讲中国传统文化与设计的联系,平面设计又从图、文字、图与文字结合方面来写,环境艺术设计主要从室内设计的新中式风格和园林设计方面来写,家具设计主要从明清家具方面来写的。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出现了“士商互动”的社会现象,文人士大夫世俗化倾向明显,曾经以文人园林为主的江南私家园林发生嬗变与分化,形成风格独特的苏州和扬州私家园林。本文结合“士商互动”社会现象以及园林主人“士”、“商”的身份分析苏州和扬州私家园林在明清时期的演变,如苏州私家园林新变化为“城里半园亭”,“娱于园”,功能转变为官署园林或公共园林;扬州私家园林新变化为雄伟新奇兼容洋味且带着文人园林底色,部分园林转变为城市公共名胜。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6)
文章结合我国明清时期和法国18世纪的社会历史背景,对明清时期的家具造型纹样和法国洛可可风格家具纹样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家具造型的升级。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家具的几千历史中,在明代家具设计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创造出了高超的家具制作工艺和精美绝伦的艺术造型。在其造物思想中不仅包含了历史文化传统和当时的经世致用的的美学思潮的影响,同样还是,当时主要的家具设计者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内心追求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孙菁 《山西建筑》2008,34(8):249-250
针对家具文化在艺术宝库中的重要作用,对秦汉家具、唐宋家具以及明清家具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历代家具的研究,了解了当时的生产发展、生活习俗、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趣等,指出中国家具的艺术成就在世界家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