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空间多曲线型预应力钢索的预应力摩擦损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S型曲线预应力连续箱梁桥的现场原型试验 ,实测了多种线型的预应力钢索预应力摩擦损失值 ,确定了局部偏差影响系数k和预应力钢索与管道壁的摩擦系数 μ的取值 ,建议了空间多曲线型预应力钢索的预应力摩擦损失的计算模式。在正式张拉阶段 ,现场实测了部分空间多曲线型钢索的预应力摩擦损失 ,对施工过程中钢索的预应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进行监控。同时 ,实测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空间多曲线型预应力钢索预应力摩擦损失的计算模式和计算参数取值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体外预应力连续梁的受力性能研究与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孙海  黄鼎业  张平 《工业建筑》2000,30(4):34-37
通过试验分析了体外预应力梁在整个加载过程中的反应。如 :预应力筋材料的非线性本构关系 ,体外预应力筋偏心距的变化 ,在转向块处预应力筋受摩擦的影响等。同时利用条带法编制了有限元非线性分析程序EPRCS ,在单元刚度矩阵中 ,考虑了材料非线性与几何非线性 ,轴力二次矩等。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 ,采用的计算模型符合实际受力状态 ,所使用的在转向块处预应力筋摩擦的模型能很好地反映预应力筋在实际受力过程中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许多大跨度桥梁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发现结构实际效应难以达到理论预期效果。通过对大量桥梁摩擦损失的实测结果的统计分析,指出摩擦损失过大可能是导致以上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随后从现有的摩擦损失计算模型出发,通过理论与实测数据的分析,指出:现有摩擦损失与索长的非线性关系、计算中忽略平弯角以及应力状态影响等是导致长索摩擦损失理论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对预应力筋与孔道间的摩擦损失公式进行了推导,结合工程实例,对公式和MI-DAS两种计算方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预应力摩擦损失的分布规律,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超长多跨预应力梁张拉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跨预应力梁的预应力索由于超长、多波,因而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就较单跨梁中的损失要严重,而且摩擦损失将占总的预应力损失的绝大部分。可以认为,按规范预应力摩擦损失计算公式计算所得结果和实际损失值有较大的偏差。本文作者根据现场一多跨预应力梁张拉过程的监测,结合有限元计算对实测值的修正,得出多跨预应力梁的摩擦系数与规范上的差别,对规范建议的摩擦系数取值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6.
空间曲线型预应力摩擦损失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预应力设计工程中,由于使用功能上的需要,预应力筋需要布置成空间曲线。现行规范给出的预应力筋的摩擦损失计算公式仅适用于平面曲线钢索的预应力摩擦损失计算,对于空间多曲线型钢索的预应力摩擦损失计算无明确的规定。本文对常见的几种空间曲线组合形式预应力筋的摩擦损失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通过实例对比计算,不考虑空间三维的影响计算出的摩擦损失可能会有较大的误差,本文提出的公式简便而实用,其结论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空间曲线筋的摩擦和锚固预应力损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行规范GB5 0 0 1 0—2 0 0 2并参考有关资料,考虑建筑结构中空间曲线预应力筋的线形特点,给出其摩擦和锚固预应力损失沿程分布的计算公式和处理方法。方法将空间与平面曲线筋的预应力损失计算统一起来,且便于编程计算。通过工程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分析和实测结果表明:包角比弧长对摩擦损失的影响要大;当测试样本具有多样性时方可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摩擦系数;采用综合法简化计算摩擦损失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张拉端的预应力筋线形宜尽量平缓以减小预应力损失。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能反映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间相对滑移和相互作用的单元模型,此模型可模拟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和用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分析。采用这一单元模型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有限元模型,非线性方面考虑了材料和几何非线性、预应力摩擦损失、钢筋松弛、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等因素。该有限元模型可用于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张拉施工和工作阶段的全过程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弹塑性变形、混凝土开裂和破坏等。最后给出了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分析实例,受力变形、破坏形态等的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刘荣明 《山西建筑》2005,31(1):46-47
针对曲线预应力筋一端张拉工艺计算,通过详细分析曲线预应力筋的孔道反摩擦损失对预应力锚固损失的影响,计算得出了曲线预应力钢筋采用一端张拉工艺的长度范围。  相似文献   

10.
外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外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的单元模型,此模型可模拟外张预应力钢筋在转向点处的滑移和摩擦作用。将这一单元模型与混凝土和钢筋单元模型相组合,建立了外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程序,非线性方面包括了材料和几何非线性。该有限元模型可用于外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张拉施工至使用阶段的全过程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弹塑性变形、混凝土开裂和破坏等。最后给出的实例表明模型计算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1]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核电站安全壳预应力系统建立过程中混凝土的应力值、安全壳应力分布模式以及由于施加预应力产生的变形情况 ,并把这些数据与在安全壳结构强度试验 (SIT)中得到的值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理论计算 ,讨论安全壳中预应力损失及其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碳纤维布放张时受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是一种加固效果明显、应用前景广阔的加固技术,在施工工艺中放张预应力碳纤维布时各部分的受力是非常复杂的。借鉴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提出了碳纤维布放张后预应力传递面积的概念,并通过对7根混凝土梁预应力碳纤维布的放张测量,详细研究了放张后碳纤维布的应变分布、预应力碳纤维布的传递面积、放张后混凝土梁的反拱及混凝土截面应变的变化,还给出了计算碳纤维布预应力传递面积及放张后反拱的计算公式,为建立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设计理论体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结合青岛海泊河水处理厂无粘结预应力工程,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揭示了无粘结预应力筋摩擦锚固损失和锚固损失影响长度等各种影响因素的关系,并提出了摩擦锚固损失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面积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时一般将直接荷载产生的作用与温度、混凝土收缩产生的作用分开计算,分别配筋以满足裂缝控制的要求,这种做法不尽合理。确定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用量时,应将框架梁按照拉弯(压弯)构件需求进行配筋。为解决超长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中间跨预应力损失较大的问题,可采取在中间跨增配预应力筋、利用后浇带或施工缝将预应力筋分区段张拉等措施。在次梁与板中为有效利用无粘结预应力筋,建议在板厚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曲线形预应力筋。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是一种加固效果明显、应用前景广阔的加固技术,在这项技术中预应力损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根据试验中所使用的张拉设备以及施工工艺,对张拉过程中装置变形造成的损失、粘贴碳纤维布过程中的损失、放张碳纤维布时的损失、材料特性造成的长期损失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中重点对2组试件共7根混凝土梁碳纤维布放张后的预应力损失做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放张后预应力损失计算公式。还提出了有效预应力的计算公式及减少预应力损失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板在张拉及使用阶段的预应力损失分析是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分析总结现有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工艺的基础上,借鉴GB 50010—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结构产生的预应力损失分项进行计算,并给出各项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议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损失估算值取为张拉控制应力的10%~15%。  相似文献   

17.
平板中预应力筋的瞬时预应力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瞬时预应力损失包括摩擦损失和锚固损失。根据平板中预应力筋线形的特点 ,考虑不同的张拉方式 ,建立了统一的瞬时预应力损失计算公式 ,并分析了瞬时预应力损失的分布特点及张拉方式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T形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采用自行研发的碳纤维布预应力张拉设备,模拟实际工程情况,通过7根预应力碳纤维布受弯加固梁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加固量、预应力度、配筋率、二次受力等因素对试验梁受力性能的影响。试验梁为7m跨度的大尺寸T形混凝土梁和预应力混凝土梁。试验研究表明,采用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减小梁的挠度和裂缝宽度,所研发的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技术可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9.
白金超  杨玉泉 《建筑结构》2012,(1):101-104,74
结合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程,对有粘结预应力蛋形消化池结构环向预应力束在张拉期的变角损失、锚圈口损失、孔道摩阻损失、锚固回缩损失这4项瞬时预应力损失进行现场试验研究,测试方法及试验数据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根据试验结论对环向预应力筋张拉后的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上下束环向预应力筋张拉端锚固槽交错布置的方式,可有效弥补预应力损失沿环向分布的不均匀,并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