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使用尿素和过氧化氢氧化改性的麦草SFP(亚硫酸盐-甲醛-蒽醌法制浆)木质素磺酸盐制备木质素缓释氮肥。通过改变反应的温度、时间、过氧化氢的用量、催化剂的用量以及反应介质的PH值等,研究了不同改性方案和反应条件对改性木质素产品中有机结合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氧化和尿素改性同时进行时,所得产品与先过氧化氢氧化后尿素改性和纯粹的尿素改性相比,具有较高的有机结合氮含量,氮含量约提高50%。在反应温度75℃、过氧化氢用量15%、反应初始pH值4、反应时间孙、催化剂FeSO2·7H2O用量0.05%时,与木质素结合的总氮含量可达8.6%,其中铵态氮含量为1.1j%,有机结合氮的含量占总氮量的87%,它们将随着木质素的降解而缓慢释放。  相似文献   

2.
尿素改性木素磺酸钙制备缓释氮肥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尿素改性木素磺酸钙合成缓释有机氮肥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反应pH值、时间、温度、尿素用量等工艺条件对改性反应的影响程度,测定了改性后木素磺酸钙中的总氮和铵态氮含量。结果表明,pH值为3、温度85℃、时间4 h、m尿素∶m木素=(1-1.6)∶1是较为理想的反应条件,改性木素磺酸钙产品的总氮含量最高达9.84%、铵态氮含量为0.60%。  相似文献   

3.
采用响应面法对嗜热真菌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培养基进行优化以及对该酶液的基本性质进行研究。首先对初始培养基中的8种影响因素进行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3种重要影响因素,即玉米芯、尿素和KH2PO4;再利用最陡爬坡实验为中心组合实验确定最大响应区间,最后经响应面分析获得最优化结果:玉米芯浓度为4.570%(w/v),尿素浓度为1.797%(w/v),KH2PO4浓度为0.497%(w/v),酶活提高了18%。该酶对玉米芯为底物的专一性较好,最适酶促反应温度为65℃且在该温度下较稳定,最适反应pH为6.8,并且pH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黑曲霉液体发酵产木聚糖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麦草、蔗渣和麦麸等农业废弃物作为主要原料生产木聚糖酶,并对黑曲霉FSY01液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最适产酶条件:以麦草/麦麸3:1(w/w)作碳源,用量3%;尿素/硝酸铵1:1(w/w)作氮源,C/N比5:1;调节初始pH值4.2;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72h,在此条件下黑曲霉液体发酵产木聚糖酶最高活力达到119.6IU/mL。添加少量可溶性低聚木糖可以提高产酶活力,加入Tween80则抑制木聚糖酶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刘滢  朱新贵  李学伟 《中国酿造》2012,(10):109-112
从酱醪中分离筛选出2株耐盐产香酵母菌C5、C6,并对其耐盐性及牛长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2株酵母菌均能耐受24%(w/w)NaCl浓度,其在低盐稀态发酵生酱油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28℃~32℃,pH4.5~5.5,酒精含量O~1.2%vol,葡萄糖或果糖添加量2%-4%(w/w)。此外,结果显示,菌株C5的还原糖消耗能力、酒精耐受性和产酒精能力均强于C6。  相似文献   

6.
豆豉纤溶酶液体发酵生产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芽孢杆菌菌株WMIl发酵生产豆豉纤溶酶的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氮源w(带鱼蛋白胨)=3%,w(酵母膏)=0.5%;碳源w(水溶性淀粉)=3%;无机盐的用量为w(K2HPO4)=0.6%,w(KH2PO4)=0.1%,w(MgSO4)=0.1%,w(CaCl2)=0.04%,c(MnCl2)=10^-4mol/L;w(青霉素)=0.01%;培养基pH=6.0,培养温度为37℃.在此条件下,纤溶酶活性可达2345IU/mL.  相似文献   

7.
耐糖鼠李糖乳杆菌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株耐糖鼠李糖乳杆菌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发酵生产L-乳酸进行研究。考察了接种量、发酵温度、pH和中和剂对乳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5%(w/w),温度40℃,pH613,中和剂为氨水。当初始葡萄糖浓度为200g/L时,在16L罐中分批发酵90h,L-乳酸浓度达到182.8g,L,转化率为91.4%,产酸速率为2.03g/(h·L)。  相似文献   

8.
首次对O3/H2O2氧化降解木质素产物进行改性研究,测定了不同氧化反应条件下的碱木质素磺化改性后的物化性能.在O3用量5%、温度20℃、pH值11.68、H2O2的用量2.5%的氧化反应后的氧化木质素,经高温磺化后,磺酸基含量最大;此时,木质素产品的表面活性也较好;在H2O2用量为10%、pH值7.08、温度20℃、O3用量5%的O3/H2O2氧化反应条件下,氧化木质素经过高温磺化后,分散性能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9.
从造纸污泥中提取木质素,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制备木质素磺酸钠和木质素季胺盐,分别作为絮凝剂处理酿造废水,结果表明,3种絮凝剂均可处理酿造废液,效果为木质素季胺盐最好,木质素磺酸钠次之,木质素最差.木质素季胺盐作为絮凝剂处理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废水pH=3.5,投加量为0.7 g/L,常温,此时CODCr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70.17%和98.01%.  相似文献   

10.
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的制备及其在农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造纸工业回收的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通过氧化、磺甲基化、缩合等化学改性,开发高效木质素磺酸钠农药分散剂(NaLS),其磺酸基含量达到1.96mmol/g,质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16000。将该分散剂应用于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DWG)配方中,对产品的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热贮前DWG的悬浮率达90%以上,崩解时间、润湿时间均在60s以内,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应用性能;热贮后DWG的悬浮率仍能保持在90%以上,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热贮前后的各项性能均超过改性前的木质素磺酸钠。实验研究开发的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适合于该农药的水分散粒剂制剂,达到改性目的。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改性两性聚丙烯酰胺增强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壳聚糖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丙烯酰胺(AM)、马来酸(MA)接枝共聚得到壳聚糖改性两性聚丙烯酰胺增强剂(CAmPAM),研究了单体选择、反应浓度、温度等影响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壳聚糖改性两性聚丙烯酰胺增强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CS):m(DMC):m(AM):m(MA)=1:5:9:1,反应温度80℃,硝酸钸铵的浓度为0.4mmol/L,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剂A的用量各0.075%,壳聚糖用乙酸溶解20min,接枝共聚反应4h,pH开始时2.0,结束时3.2,反应单体浓度为15%。  相似文献   

12.
缩水甘油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松香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建洲  张龙  苗宗成 《中华纸业》2008,29(12):46-49
先用三甲胺(TMA)和环氧氯丙烷(EPIC)合成活性中间体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MAC),再用其与松香反应得到缩水甘油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松香。合成GTMAC优化工艺条件为:n(TMA)∶n(EPIC)=0.4∶1,反应温度15℃,通TMA时间2.5h,总反应时间4.5h,GTMAC收率89.6%,其中活性物GTMAC质量分数为96.2%。合成缩水甘油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松香优化工艺条件为:在乙醇介质中,常压乙醇回流温度下,n(松香)∶n(GTMAC)=1∶1.1,反应1.5h,产品酯化率为97.5%。  相似文献   

13.
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DHTAC)是一种新型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用于造纸、纺织、日用化学等领域,具有杀菌、抗静电、无毒等优点。本研究以十二醇(DA)和醚化剂缩水甘油基三甲基氯化铵(GTA)超声条件下反应合成DHTAC。合成DHTAC的优化条件为:超声条件下,n(GTA)∶n(DA)=1.2∶1,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5 h,反应pH=9,DHTAC产率92.38%。通过元素分析和IR对产品DHTAC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赵丰丽  陈睿  卢翠文 《食品科学》2007,28(5):142-145
研究了实验室筛选出的高产油脂酵母菌(Candida Yeast-1-1)产脂的最佳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因素正交试验得出尿素包合法提取酵母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最佳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摇床转速120r/min的条件下,酵母菌产脂的最佳培养基为:0.02%的MnCl2、0.03%的FeSO4、0.3%的(NH4)2SO4、3%的葡萄糖、pH6.5;油脂提取的最佳尿素包合条件为:尿素和脂肪酸的比例为3:1,回流时间30min,冷却析出温度0℃。  相似文献   

15.
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优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1.1%、果胶酶用量2.0%、蛋白酶用量0.2%,料液比1:6,酶解温度45℃、酶解pH值5.0、酶解时间8h,茶叶籽油得率28.64%。  相似文献   

16.
采用近江牡蛎的内源性蛋白酶对其蛋白质进行自溶水解,并优化其自溶水解条件。评价了水解时间、初始pH、水解温度、原料占总质量比等因素对自溶水解效果的影响,确定牡蛎自溶的最佳条件为:水解时间12 h、初始pH 4、水解温度40或50℃、原料占总质量比0.5。利用响应面中的Central Composite设计优化了内源性蛋白酶的水解工艺,以氨基酸态氮含量为评价指标最终确定内源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并修正为:温度为56.24℃,初始pH值为4.00,原料占总质量比为0.50。在此条件下,水解液中的氨基酸态氮含量5.73 mg/mL和回归方程的预测值5.81mg/mL具有较好的拟合性,水解液中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比优化前的最大值4.11 mg/mL提高39.42%。  相似文献   

17.
以季戊四醇为支化剂,并与硝酸铈铵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水溶液中引发丙烯酰胺(AM)和季铵型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进行自由基共聚,合成了星形结构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S-CPAM)。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反应体系单体浓度、阳离子单体比例、聚合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得出了合成S-CPAM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红外光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鱼骨中胶原蛋白含量丰富,本研究采用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对鲴鱼骨进行分步酶解制备骨胶原多肽。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实验,确定碱性蛋白酶水解鲴鱼骨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w/v)4:50,酶解温度45%,加酶量4%,pH值8,酶解时间3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达到39.49%。风味蛋白酶分步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加酶量4%,pH值7.5,酶解时间3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达到47.2%,水解产物的风味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9.
对猪油进行酯交换,然后与马来酸酐酯化,生成猪油马来酸酐单酯,生成产物与乙烯基类单体共聚,得到具有两亲结构的多功能皮革加脂剂。研究了改性反应中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甲醇钠的用量为猪油质量的0.2%,反应时间为35 min;酯化反应的最佳工艺为: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3 h;聚合反应条件:改性猪油的质量分数为总单体量的40%,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0.7%,单体的质量浓度为30%,反应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20.
造纸抗水剂PAPU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尿素对聚酰胺预聚体进行改性,用环氧氯丙烷进行交联,最佳条件为:n(二乙烯三胺):n(己二酸)=1.2:1,真空下130℃反应3h,脱胺缩合反应8h,制得了性能优异的聚酰胺聚脲(PAPu)抗水剂。该产物完全溶于水,其表观黏度为1000~1600mPa·s,pH为6~7,固含量为(65±1)%。对PAPU的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实验所得产物PAPU的固含量与表观黏度优于市售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