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三江口由几座大山梁子围着,三条小溪相汇,中出一平坝,一个数十户人家的小镇,名气可不小。三四十里外说到三江口,人家准说知道知道,那地方,豆花饭可是爽口得很哟。小镇上,隔不上两三家店子,准有一家卖豆花饭的。一灶炉火,一口大铁锅,热气腾腾的豆花。一进小店,一盘辣椒水,一碗白米饭,一碗豆花上桌,这豆花饭可就开了你的胃口了。无论是你头天得了  相似文献   

2.
走过山城重庆的大街小巷,会看见许多小店门口写着“河水豆花”的字样。顾名思议,做豆花用的水是  相似文献   

3.
《美食》2013,(6):20-21
只有中国的汉地佛教才真正将"食素"作为一种戒律来遵守,这深刻影响了一千年间中国人的素食传统。而在蛋白质的提供上,大豆食品是唯一能够媲美肉类的植物性食材。四川豆花四川豆花是很妙的东西。一碗热腾腾的豆花,浸在一碗白汤里,用筷子夹出豆花,佐以农家自制的特色辣酱,开胃爽口,今人食欲大增。一碗白豆花能下一碗白米饭。很美。以前四川乡下  相似文献   

4.
在素有“小西湖”美称的四川乐山市五通桥,从古至今,盛行着一种令人赞不绝口的名小吃——豆花.豆花的原料为黄豆.当地农民,每年开春过后,随着栽秧季节的到来,便利用自家的田边地角,种上那金黄色的黄豆,施上一把灰肥,之后只需扯扯草,待到金秋.便可稳打稳收.用当地黄豆磨浆制成的豆花,比豆腐略嫩,较豆腐脑又稍老.那些制作得法(好)的豆花,白净、细嫩、绵软,从锅里舀到碗里.再从碗里拈到蘸水碟子里、翻来复去,不散不烂.过去在五通桥,无论是街镇还是农村,推豆花都要用石磨磨浆,那时制作两斤黄豆的豆花,至少要两个多小时后才能上桌.民间有“杀牛都等得,吃豆花难得等”之说.自从有了电、有了钢磨,便只需花四、五角钱打两斤黄豆,转眼工夫豆浆便磨成,个把小时豆花即可上桌,省时又省力.  相似文献   

5.
我爱吃豆花,而且是从小就爱吃,这可能缘于妈妈的喜爱吧。那时,我们家离一间豆腐店不远。每天下班后,妈妈总是拿着一个大瓷盆到豆腐店去买上三毛钱的豆花回家。那是物质十分匮乏、买什么都得凭票的年代,但豆腐、豆花却不凭票,而且三毛钱的豆花足足有大半盆呢。这对有四个孩子正在“吃长饭”的家庭来说,豆花就是物美价廉、营养丰富的好菜。因此,母亲总是在下班后的第一时间买回这适合我们“家情”的“尤物”。豆花端回家后,母亲总是先让我喝上一碗“窖水”(据说这窖水有清热的功效),随后才给我舀来一碗白嫩嫩、热乎乎的豆花,这豆…  相似文献   

6.
川南盛产黄豆,农家平日里来客,豆花便成为上好的待客连肴。川南多山,故交通极为不便。许多山区百姓上街赶场都得翻山越岭、起早贪黑地走几十里的崎岖山路,交换农副土特产品极为不便,加之山区小镇人口不多,除了三天一“场”之外,平日里街上也没啥可买可卖的。山区人家来客大多就只能自己动手制作豆花招待客入了。川南豆花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叙永县江门镇之“荤豆花”最为有名。相传,这“荤豆花”最早还是一老妇无意中所创。一次她用家里泡了两三年的泡青菜煮汤,汤都快做好了,这时忽地想起还有中午吃剩的几片由和一碗豆花,便…  相似文献   

7.
韩亮 《饮食科学》2001,(12):47-47
牛肉干巴就是干牛肉,干牛肉是藏家必备之物,客人来了,倒上一碗青稞酒,端出一盘干牛肉,便是藏家待客的常礼。骑马儿走远路,马搭里装着干牛肉,饿了就拿它充饥,山珍海味,此时也比不上干牛肉好吃。干牛肉其实是生牛肉,不但藏家男女老幼都喜欢,而且藏区工作的汉族干部也视为美味,有的内调多年仍然来信索要干牛肉。据说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也喜欢干牛肉,他的弟子缴不起学费,只要缴一束干牛肉即可。  相似文献   

8.
邱俊霖 《美食》2023,(8):8-9
<正>大碗酒、大块肉,在人们印象里,这似乎是《水浒传》里头好汉们餐桌上的标配。《水浒传》里出现过的肉类食品着实不少,其中最抢镜的自然是牛肉。有学者认为,古代禁止私自宰牛,吃牛肉可以突出好汉们的反抗精神,所以,牛肉成为了《水浒传》里肉类中的主角。其实,《水浒传》里,好汉们正儿八经吃牛肉的场景也就十来次。吃牛肉的地点大部分都是私人庄园或者是落草的山寨,或是荒郊野外的偏僻小店,唯一一次在大城市吃到牛肉的人是石秀。  相似文献   

9.
不论到哪里,我都想吃到一碗豆腐花;吃着豆腐花,我会想起外公给的蜂蜜,浇在白亮亮的豆腐花上,散发着三月浓浓的柚花芬芳。装在木桶里的豆腐花,白嫩嫩的,泛着柔和的光泽。打开盖子,先是热气腾腾地端上桌来,蒸气弥漫中,带点淡淡的豆香。卖家用一个平平的薄勺,贴着木桶里的豆腐花平面,利索地舀上一块。桶里的豆腐花依然是整块的,舀过的那么一点凹陷,由嫩黄的汁水渗出来填满。盛到碗里的豆花,几乎还是整片的。放上调料,可以做出或咸或甜的两种口味。咸的佐料丰富,有切得小小的黄色榨菜、切得细细的绿色葱花、扯得碎碎的黑色紫菜,还有小小的粉红色…  相似文献   

10.
豆花本是川菜“三绝”之一,过去一般单独成菜。随着川菜创新之风的兴起,人们现在又用豆花烹制出了许多菜肴,像豆花鸡、豆花鱼、豆花牛肉等。然而这些菜肴仍然同过去的豆花一样,多半是采用烧或煮的方法制成的。笔者最近尝试用新的方法将豆花用“炒”的方法烹制成菜。经过多次试验后,终于创制出了两款“炒”制而成的豆花菜肴。这里将它们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为了取材方便,菜中所用的豆花一律用内脂豆腐代替,但菜名仍叫豆花)。麻辣炒豆花原料:内脂豆腐1盒西芹100克干辣椒节10克花椒2克生粉100克香葱花15克精盐、味精、…  相似文献   

11.
说说小食     
我吃过很多小食,印象最深的都是好多年前吃的,兹略举如下。 庙会上的牛肉粉:十岁左右吧,正月初九我跟着大人们到附近的马祖寺朝庙会。寺庙里朝神拜佛的人很多,寺庙外空地上摆满了竹、木、铁制农家用具和卖吃食的摊儿担儿。母亲给我一个铜板,我就只盯着卖吃的转。一个牛肉粉担儿的热气和香味吸引了我,就要了一碗,只见那卖主抓一把泡软的粉条往锅里烫一阵,然后放到做好作料的小碗里,又在面上加一小勺碎牛肉芹菜臊子,那味道真好(家里从未如此做过粉条),吃完一碗又来一碗,一个铜板去掉了,十分满意。此后的岁月里多次吃牛肉臊子粉,总觉味道不及庙会上那两碗呢。马祖寺四十年代初已改建成学校。去年我应邀到该校讲一堂文学课,竟向该校几位老师提起庙会上的牛肉粉,他们始而谔然,既而大笑,说现在什么好吃的东西都有,牛肉粉有什么稀罕!──—我那是难忘童年美食呵!  相似文献   

12.
富顺豆花 名扬天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顺豆花,名扬天下,这是一点不假。可以这样说.在全国各地,有四川人的地方,就会有富顺豆花。但是外地的很多富顺豆花是有其名无其实,大多照猫画虎、和正宗的富顺豆花差距很大。而真正的富顺豆花,要在富顺县城里才能品尝到。  相似文献   

13.
风味豆花肴     
李建辉 《四川烹饪》2003,(12):45-45
鲜虾豆花此菜是按500克黄豆加4000克水的比例磨成豆浆煮沸,再点入7~8克内酯凝成豆花,晾凉后扣在汤盘里,加入虾仁及味汁制成的一款风味凉菜,成菜色泽红亮、鲜嫩爽滑、微带麻辣。原料:现点豆花1碗腌好的鲜虾150克碎花生仁50克香菜末25克红油60克花椒面10克精盐、鸡汤、鸡精、味精各适量色拉油1000克(约耗50克)制法:1郾把碗中晾凉的豆花轻轻扣入汤盘中;鲜虾仁下入烧至三四成热的油锅中滑熟沥油,均匀地撒在豆花上。2郾鸡汤内加入红油、精盐、鸡精、味精对成味汁,浇入豆花盘中,最后撒上碎花生仁、花椒面、香菜末即成。双味碎豆花此菜是将现点的…  相似文献   

14.
豆花饭     
老成 《饮食科学》2000,(11):45-45
豆花饭是饭就着豆花吃,是一种吃法,不像桂花饭那样,是一种确指的食物,豆花饭真的就只是豆花下白饭,不再吃旁的什么东西了,南方许多省份好象都有这种吃法,而故乡蜀南尤盛,我们那里有个富顺县,出才子,也出上等的豆花。  相似文献   

15.
别人都管我叫豆花儿 我可不是食物,而是卖豆花的生意人。我每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吆喝着卖,哪户人家听到了,想吃了,便会探出头来,或是从棋牌局中扭头朝我看过来,招呼我一声:“豆花儿,来一碗嘛!”  相似文献   

16.
江边豆花店     
那是一条有些偏僻的铺满青石板的老 街,位于都江堰的西南角。沿街往下走,不远 处就是江边,有一片沙滩,堆积着一些卵石。 哗哗奔流的江水,如一首钢琴奏鸣曲。离江边 约两百米处,是一家豆花店。豆花店的旁边, 有一片竹林,生长得整齐而茂密。 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被一个朋友带到 这里来。从那以后,便成了这里的常客。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平日里在机关忙忙碌碌已变得有些麻木的我,为了找寻一些梦想,趁着星期天休息的时候,和朋友一起骑着单车来到这里。 抵达时已是中午时分,我们便走进那家豆花店。店面不大,但却十分整洁。…  相似文献   

17.
家乡的水而     
黄少椿 《烹调知识》2009,(12):49-49
身在厦门,老家平和水面的清香味道总能牵引我的神经。于是,有了回家的冲动。每次,我还来不及进入家门,总是先拐进离家不远的坂仔市场,在一家古朴的小店坐下。跟店老板吆喝一声:“给我来碗水面。”老板是很熟的人了,乐呵呵地应着,到了灶台,有条不紊地忙着。在我等待的空隙,就见三三两两,小孩、大人、老人,一个个走了进来。不疾不徐,悠悠地坐在椅子上,跟老板交代一声,然后环顾四周,看着别人低头吃水面的情景,不禁咽下喉咙,只盼望着自己叫的水面快快上桌,以便一饱口福。  相似文献   

18.
诗意的乡音     
一冬天的早晨,黑瓦上铺一层白霜,太阳还没露脸,村庄笼罩在很重的寒气里。“豆花噢……”汉子的叫卖声自村头的橙树下响起,温润的嗓音在冷湿的空气中弥散开来,村庄便有了一些鲜活的气息。汉子挑着两个木桶,木桶里装着刚出锅的豆花,豆花呼呼往外冒着热气。汉子将木桶搁在巷头的青石板上,就有人围了过来。他用铜勺舀干净豆花上滗出的清水,再接过头发蓬松的妇人手中的瓷碗,屏神敛息地舀了四勺——妇人边打哈欠边说:“添一点吧,再添一点。”汉子又轻轻舀了一勺。“今天的豆花好!”妇人满意地递过毛票。汉子每天的收入虽不多,可脸上却始终在笑,眼…  相似文献   

19.
豆花,是四川著名的传统风味小吃,多少年来,它几乎遍及城乡。以豆花待客,在四川早已成为一种传统食俗,尤其是在旧时,不论城镇、农村,款待前来串亲访友的贵客,差不多都要推制一锅豆花,似只有如此,方能显出对客人的敬意。豆花的主要原料是黄豆,其制作方法也大体一致,然而在不同地区豆花的制作方法又有各自的特点,即是说各地有各地的风味。说到重庆地区,多年前就流传着一句民谣:“北墙互花土花酒,好耍不过澄江口”。北墙的豆花好就好在选料精、调料齐、工艺精湛。主料黄豆是精选的高山春豆,经过打辩、去壳、浸泡、磨浆、过滤、…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厨师,也是《四川烹任》的忠实读者。我从你们主持的《烹任课堂问答》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真有相见恨晚之感。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想请舒老师解答。我从《四川育任》及其它杂志上,经常看到一些用豆花制作的菜着,但因我们这里没有人做豆花,更没有直花菜肴,所以,我对豆花的制作一无所知。为此,想请舒老师指教豆花的制法和保存法。谢谢。愿《四川烹任》越办越贴近读者。湖北天门张在祥答:豆花是四川地区的传统家常菜肴.也算得上是一种风味小吃,在四川各地都能见到.特别是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花。豆花洁白细嫩.配以香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