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前各油田使用的成套氮气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配件供应和服务维修不及时,而国内制氮注氮设备工作性能又不太稳定。为此,研制了车载制氮注氮装置。该装置的关键部分——控制系统由柴油机驱动压缩机单元、空气净化处理单元、膜分离制氮控制单元、柴油机驱动氮气增压控制单元组成,可控制与监测制氮、注氮现场设备,动态显示设备工艺流程图和趋势图,实现报警输出及与数传电台的通讯。车载制氮注氮装置在中原油田采油一厂上井作业8次,注氮气后的井及受效邻井累计增产原油2 250 t,收到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稠油开采注氮新工艺实施的制氮设备选型,制作以及实施注氮后的采油效果进行了讨论。在选型过程中,重点对目前3种使用较为广泛的制氮方法中膜制氮气进行了详细论证。简要地介绍了注氮设备的工艺流程及工作原理。并对实施的注氮井进行了综合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3.
NPU1 2 0 0 / 35DF活动式制氮注氮设备是中原油田近年引进的重大装备之一。该套设备由中原油田提出方案设计 ,运用了德国MESSER公司的膜处理技术 ,上装全套美国成撬设备 ,活动底盘部分为国内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高的大型工业尖端设备。它是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制氮注氮一体化设备 ,  相似文献   

4.
氮气在石油领域主要应用于气体钻井、完井及修井、采油、油气管道输送等。膜制氮作为重要的制氮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介绍膜分离制氮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工艺流程,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国内膜分离制氮技术的差距,认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膜分离制氮工业应用还有待时日,膜分离制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以便尽快实现该技术的国产化。  相似文献   

5.
浅析油田三采中制注氮设备的优化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稠油油田在开发过程中边底水不断上升,而产油量持续下降的严峻形势,为提高原油采收率,降低采油综合含水率,胜利油田积极引进了三次采油的注氮新工艺、新设备,开辟增油新途径.对目前3种使用较为广泛的制氮方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移动式膜分离设备的优化配置方案,并对未来注氮设备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6.
目前海洋平台上一般利用氮气瓶供气,施工效率低,流量较小,不满足现场要求,再者国内主要膜制氮设备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及现场仪表设计,这些设备提高了制氮装置的成本,延长了安装周期。为此,研制了移动式橇装制氮装置。该制氮装置的硬件由空气压缩单元、空气净化处理单元、入膜加热单元及膜分离制氮控制单元组成,装置结构简单,安装调试方便,采用喷油螺杆式空压机,过滤器采用3级过滤,降低了成本。其控制系统主要用于检测信号的输入和控制信号的输出。现场调试结果表明,移动式制氮装置启动20 min后就能得到体积分数高达97%的氮气,装置的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钻井液充氮技术在水平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桥油田的古潜山裂缝比较发育,钻井过程中漏失严重,钻井施工时钻井液只进不出,大量的钻井液或清水进入油气层,严重破坏了油气层。引进了第一台大型制氮设备,采用现场制氮、充氮降低钻井液的当量密度,减轻漏失和油气藏伤害。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欠平衡充气钻井技术,利用开发高压低渗油气藏;使用充气设备有效地降低了钻井液的当量密度,提高了机械钻速;减少了钻井液的漏失,保护了油气层;提高了环空返速,有利于携带岩屑,即使在钻井液切力较低和泵排量较低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携带能力;特别是地层压力系数下、易漏失的地层必须采用充气的方法才能实现真正的欠平衡钻井,达到减少或防止漏失从而保护油气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制氮车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塔里木油田低压深井排液作业中的应用情况和使用效果。由此得出了该制氮装置具有机动性好,排液效率高,施工连续的特点,在塔里木油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其他油田低压深井作业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气体欠平衡压力钻井工艺技术 ,旨在降低井底回压、保护产层。国内目前已试用天然气欠平衡压力钻井、柴油机尾气欠平衡压力钻井和氮气欠平衡压力钻井。现场制氮注氮装置是用氮气欠平衡压力钻井的主要设备。近几年来 ,中德合资的天津梅塞尔凯德气体系统有限公司开发出一种适合现场使用的制氮注氮装置 ,并首次成功地应用于云参 1井的钻进过程中 ,获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场制氮注氮装置首次用于欠平衡压力钻井@吴月先  相似文献   

10.
根据3个不同炼油企业半再生重整催化剂氮中毒的情况,分析了氮的来源、氮中毒机理、氮对催化剂以及装置设备的影响,并在原料控制、催化剂选型、增加液相脱氯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氮中毒的措施。重整催化剂发生氮污染后,需要暂时适当提高注氯量以弥补催化剂的氯损失,但会加重装置设备腐蚀。氮污染是暂时的,一旦重整原料满足指标要求,催化剂的活性会得到恢复。发生氮污染后应尽快找出氮含量高的原因并及时排除,否则会在系统内的低温部位生成氯化铵,影响装置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铵盐结晶出现最有效的措施是在预加氢系统内严格控制重整精制油氮质量分数小于0.5μg/g。  相似文献   

11.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层类型特殊、开发难度大,前期通过实施单井及单元注水,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随着注水量增加,开发效果逐渐变差,大量剩余油富集在缝洞单元高部位,注水无法波及。针对此类剩余油,开展了注氮气吞吐驱油实验研究,结合数值模拟技术,论证了注氮气能有效动用这部分剩余油。注入地层中的氮气与原油混合并发生重力分异,将高部位剩余油向下置换并采出,注入氮气在原油中溶解也能起到一定的降低原油黏度、补充地层能量的作用。该项技术2012年开始在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展现场试验,已投产试验井123口,累计产油16.13×104 t,增油效果显著,验证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吞吐置换剩余油是一项可行的提高采收率技术。  相似文献   

12.
氮气技术在油气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现代石油工业中,氮气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它广泛应用于油气生产的许多环节,与常规方法相比,其具有安全、省时、快捷、高效的特点。空气 中分离氮气的2种主要方法是冷却法和分子膜法,二者各具特色和优势,与之配套的设备液氮泵车、制氮装置在结构特点上也有所不同。基于氮气密度低、稳定性好、易压缩等特点,它在提高采收率、钻井、射孔、增产措施、修井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结合吐哈油田的实际应用情况,评价了氮气技术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这一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泡沫改善间歇蒸汽驱开发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歇蒸汽驱是提高稠油热采区块采收率的有效方式,伴随着汽驱轮次的增加,注汽井同生产井之间出现严重汽窜,导致生产效果急剧变差,为此,进行了高温泡沫封堵蒸汽汽窜提高蒸汽驱采出程度研究。利用蒸汽驱物理模拟装置、高温界面张力仪对适用于不同温度的泡沫剂驱替性能、界面张力进行评价,确定不同泡沫剂最佳作用温度;对现场注入气液比、注入方式进行优化研究,确定现场施工方式。研究表明,FCYL和FCYH组合注入效果优于单注一种泡沫剂,伴蒸汽注入氮气泡沫剂后驱替效率提高30个百分点。2004年在胜利油田单56-10-X8间歇蒸汽驱井组实施高温泡沫改善开发效果现场试验,现场应用表明,高温复合泡沫体系可大幅度改善间歇蒸汽驱热采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是进一步提高稠油热采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塔河油田单井注氮气采油技术现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经过多年开发后,底水锥进、油水界面抬升,剩余油主要以阁楼油形式富集。现场实践证实注氮气采油开发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是可行的,能有效动用阁楼型剩余油,并且在实践中总结了注氮气采油的选井经验,建立了高效注气井分类模型,为同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注氮气采油技术是一种高效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春风油田排601中区、排6南区新近系沙湾组超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浅、油层薄、原始地层压力小、地下原油黏度高等特点,主要采用水平井-降黏剂-蒸汽-氮气复合开发模式。多轮次吞吐后,地层压力下降,边底水突破油水界面发生锥进,面临油井排水期长、周期累计产水量增加、有效生产时间变短等问题,导致最终采收率较低。为此,开展了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实验,通过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进行泡沫适用性筛选及注入参数和工艺优化。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在边底水入侵区块采用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较上一周期平均排水期缩短8.3 d,含水率下降32.2%,累计产油量增加2 606.0 t;在吞吐高周期区块,注入氮气泡沫可使周期含水率降低8.6%,累计产油量增加1 668.0 t,表明氮气泡沫可有效提高地层能量和封堵大孔隙通道,达到调整吸汽剖面的目的,在提升最终采收率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准噶尔盆地西缘春风油田浅层超稠油油层薄、地层热损失严重的难题,提出了水平井、降黏剂、氮气、蒸汽强化热采方式(HDNS)。氮气降低岩石导热系数,降低薄层稠油油藏沿上部盖层的热量损失。地层内氮气向上超覆,起到地层保温作用。降黏剂有效降低原油黏度,大幅降低了地下原油屈服值和原油能够流动的临界温度,延长了生产周期,增加了周期产油量。配套了注采一体化管柱和水平井大斜度泵工艺。春风油田应用HDNS技术已经建成产能61.7×10^4t/a,采油速度大于3%。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炼油装置氮气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提出采用变压吸附(PSA)制氮设备,利用空压站净化风生产氮气方案,(1)降低空压站多余风量放空,减少浪费;(2)正常生产情况下,利用PSA设备生产氮气,对供氮管网压力调节.针对上述方案,结合空压站供风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利用PSA制氮设备满足炼油装置高峰用氮是可行的,并提出了具...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组分数值模拟方法针对黄场油田黄16井区开展了水气交替方式氮气非混相驱的注入方式、注入周期、注氮量和注入气水比等注入参数优化研究。优化结果为:注气方式为水气交替注入.注气周期为30d,单井注入量为目前注水量的1.2倍。气水比为1.2:1。并进一步研究了黄16井区水气交替方式氮气非混相驱方案.推荐黄新33井水气交替方式注氮气方案为现场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油井注氮气增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辽河油田是以稠油为主的油田,稠油产量占总产量的80%以上,稠油开采以热力采油为主。目前辽河油田稠油开采到了中后期,稠油产量递减加剧,有些油井已到了开采的经济极限,为此利用NPU—600膜分离制氮注氮装置,结合辽河油田的特点开发了氮气隔热助排增产工艺技术。通过在辽河油田和胜利油田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稠油热采的一项重要接替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