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智能用电小区中通信平台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信技术是实现智能用电小区信息双向互动的重要基础支撑。分析了智能用电小区的通信需求,以上海世博园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中的智能用电试点小区建设情况为例,介绍了试点小区的构架及实现方式,研究了目前智能用电小区通信平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需求的提出,配用电网络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配用电通信网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电力网络现有的通信方式及其配置方案很难满足智能电网各层次的需要。近年来,各种通信新技术不断涌现,给智能电网的通信网络增多了可选方案。面对如此众多前沿的通信新技术,如何按照智能电网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变得越来越复杂。文章比较了现有的配用电通信技术体制,并结合江苏电力配用电网络的现状,提出了江苏配用电一体化通信平台典型方案。 相似文献
4.
5.
电网配电自动化是智能电网的重要部分,是电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有效措施.在分析了配网自动化系统对通信方式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目前几种主流通信方式的比较,介绍EPON技术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广阔应用前景.同时,以南京一条配网线路为例分析了EPON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6.
7.
8.
针对现行配用电信息采集业务带宽计算方法存在带宽资源利用率不高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排队论的业务通信带宽计算方法。从智能配用电信息采集业务通信特点出发,分析了现行计算方法带宽资源利用率不高的原因;阐述了基于M/M/1/k排队论的智能配用电信息采集业务带宽计算方法的基本思想、实现步骤和最优带宽求解流程;通过考虑业务通信动态特性和服务质量要求,使带宽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以电能采集业务为例,讨论了所提方法借助业务带宽、服务质量与带宽资源利用率之间的量化评价过程,以及支持配用电信息采集业务根据带宽资源充裕度情况合理分配带宽资源的过程;并通过国家电网典型配用电信息采集业务算例,与电力现行弹性系数带宽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智能配用电环节是电力系统节能和提高能效的重要领域,直接面向用户,能让用户直接感受到智能电网建设的成效。本文对美国在智能配电和智能用电方面的技术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主要包括配电自动化、微电网、智能电能表、需求响应、用能信息标准化、电网楼宇集成等涉及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0.
11.
12.
智能配用电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智能配用电网中各种通信设备的集中运维与管理问题,提出了智能配用电综合网管系统。首先从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建设的需求、网络结构出发,分析了该系统的被管网络范围;存电信管理M(telecommanagementnetwork,TMN)体系结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管系统的总体结构;根据智能配用电通信管理需求,详细分析了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接口范围;最后就混合组网管理、配网特有拓扑管理、云网管等关键技术展开深入分析,针对北向接口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蒙西电网的智能化程度,内蒙古电力公司规划了涵盖输电、变电、配电、用电、检修和设计等各主要专业的一体化电网GIS平台建设方案,实现了基于统一地图信息、统一电网信息、统一服务平台、高精度定位信息、智能化电力专题信息和实时移动巡检信息的系统运营。文章介绍了电网GIS平台的规划依据、思路和建设成果,以期为其他电网公司GIS平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为快速满足珠海城区配用电网二次系统快速发展的通信需求,文章通过技术方案研究,采用1.8 GHz的4G无线通信技术建设珠海供电局电力无线宽带专网。通过网络实测数据表明,TD-LTE技术能较好地适应城区配用电网二次系统终端复杂多变的运行要求,圆满完成"南方电网智能配用电通信综合解决方案示范区"试点工程。最后总结了该无线专网的系统建设及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18.
通过对江门电力通信网监测系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分集中监测中心、区域监测中心、监测端站三层结构的网络方式,组建通信网综合监测系统。详细阐述了监测系统各层的功能结构、所需监测的内容、系统网络方案、建设过程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