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文提出了一种多组分吸收过程的新算法,用高斯—约当法进行矩阵求逆,用牛顿—同伦法扩大了整体牛顿法的收敛范围,对6理论级6组分的吸收问题进行了验算。经11次迭代后收敛,全部运算是在微帆Altos—986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选用全部液相浓度为独立变量,提出了用N-R法求解ME方程组的精馏混合算法。该法除具有对初值选择要求不高,占用内存少,偏导数计算少和快速、稳定收敛等特点外,不存在对独立变量选择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多组分精馏分离过程中的最佳回流比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1,2,4-三氯苯的精制过程,建立以产品质量为控制目标的状态控制模型,采用动态回流比控制技术,实现了多组分分离的最佳回汉比操作及最小能耗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采用Eular多相模型及基于汽液界面分子平衡的相变模型,发展超音速气水分离真实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相比于现有超音速分离过程的单相多组分且不考虑相变简化模型,新方法能够更好的揭示超音速气水分离过程的的优缺点。为天然气超音速分离器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赵彩虹 《化工科技》2002,10(2):68-70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多组分分离过程最佳序列,并在判断矩阵排序中采用广义最小偏差排序方法(GLDM),经实例仿真本方法可行、有效、仿真结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多组分脂肪酸的精馏分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介绍了通过混合脂肪酸蒸馏计算来确定多组份的脂肪酸精制分离塔顶及塔釜温度,对于每组份脂肪酸的分离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将“内校正”观点引入2N牛顿-拉甫逊法的新算法,其主要特点是:①在雅可毕(Jacobian)矩阵的计算中同时考虑了温度、汽相流率和液相组成对目标函数的影响,在校正温度、汽相流率的同时,也隐含着对液相组成的校正。②ME方程系由非稳态的物料衡算式导出。③允许有多种设计变量指定方案。计算结果表明:该法兼具松弛法稳定性好和牛顿-拉甫逊法收敛速度快的优点,能同时适用于烃类物系和非理想物系的分离计算。  相似文献   

10.
在传质过程的模拟研究中。传统上长期使用的平衡级模型存在不少缺点。Taylor等人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非平衡级模型。该模型适用于所有可能情况,又可以根据实际的物系和分离条件作相适应的简化,比较符合实际情况。自该模型提出以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多组分物系传质过程的模拟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本文综述多组分物系传质过程的模拟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非平衡级模型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我国自己开发的通用多级内燃机油系列产品的品种、质量和使用性能;指出了该产品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和异丙醚(DIPE)两种萃取剂以及在不同剂溶比时萃取苯酚羟化液的萃取效果进行了比较;并进一步采用磷酸三丁酯(TBP)为配合剂、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为稀释剂研究了苯酚羟化液的配合萃取.结果表明:MIBK的萃取效果优于DIPE,MIBK为萃取剂时的最优剂溶比为1:3,此时苯酚羟化液的三级错流萃取率可达99%发上.通过MIBK对羟化液的多级错流萃取过程模拟计算进一步验证了此结论.采用TBP络合萃取苯酚羟化液,实验表明,萃取率可达到99.76%.  相似文献   

13.
胶束相对多组分色谱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宇雷  李希 《化工学报》2004,55(10):1658-1664
运用非线性波的相干理论和多相色谱的概念,分析了含有胶束相的多组分色谱的基本特征.胶束相对溶质的萃取和固定相对溶质的吸附是影响色谱过程特征的两种主要因素,若吸附性强的溶质更易被胶束相萃取,则萃取和吸附这两种作用之间的竞争导致色谱过程出现反转点.在反转点处,对应的吸附能力相邻的两种溶质的分离顺序发生反转,熵条件也随之改变.反转点的存在,增加了色谱过程的复杂性,同时也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色谱操作.  相似文献   

14.
王素琴  庞瑶华 《化学世界》1990,31(8):361-363
<正> 胶制品一般都含有三种基本成分,即基料、有机添加剂和无机填料。密封用x胶样品是一种乳白色的水性胶,易成膜,其中对密封胶性能影响极大的有机添加剂组分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但因其种类多、含量少,鉴定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5.
Three adsorption rate models are derived for multicomponent adsorption systems under either pore diffusion or surface diffusion control. The linear driving force (LDF) model is obtained by assuming a parabolic intraparticle concentration profile. Models I and Ⅱ are obtained from the parabolic concentration layer approximation.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usage and accuracy of these models. It is shown that Model I is suitable for batch adsorption calculations and Model Ⅱ provides a good approximation in fixed-bed adsorption processes while the LDF model should not be used in batch adsorption and may be considered acceptable in fixed-bed adsorption where the parameter Ti is relatively large.  相似文献   

16.
分离过程非稳态算法的分析和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用于多级多组分分离过程的几种松弛算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其数学模型上的共同性和解法上的差异性。对修正松弛法、二阶Runge-Kutta法,新松弛法和五对角矩阵法分别用14组强极性物系进行考核,并对结果进行讨论,提出了今后改进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分离过程中组分物料衡算的非稳态方程作为基本方程,将各组分的分子分数x_(ji)按Taylor公式展开到三阶,其三阶导数项用二阶导数的差分近似表达。将x_(ji)分别在x_(ji)和x_(ji)~t+1处进行所谓向“前”和向“后”展开。展开式中舍去的误差项方向相反,将两个展开式加以系数相加,并给出了系数的取值范围。只要适当选取此系数,这种计算具有三阶精度。将该方法同新松弛法和修正松弛法对八组强极性物系进行比较计算,都取得优于新松弛法和修正松弛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多组分精馏物料衡算的分离指标有20种,每种的计算方法均不同。浓度型用浓度杠杆规则求解直观快速。推导给出了20种指标下清晰分割假设物料衡算中采出流量的计算通式。分离指标间接地给出了精馏原料的分离因素。  相似文献   

19.
闫江梅  董庆  张之翔 《化工进展》2014,33(9):2478-2483
简述了废催化剂中钯分离回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指出多组分废钯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但存在组分多、分离困难的问题。对于多组分废钯催化剂中钯与贵金属金、银、铂、铑等,以及与非贵金属铜、钴、镍、铁等的分离技术分别进行了简要介绍与评价。结果表明,化学沉淀法、溶剂萃取法、还原法、置换法是目前多组分废钯催化剂常用的回收方法。其中化学沉淀法是使用最多的方法,但存在回收周期长、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而溶剂萃取法具有分离效果好、过程简单的优点,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方法。因此选择性高、无污染并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的萃取新工艺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王培森  王建  齐太民  申会兵 《山东化工》2022,51(1):71-73,86
多组分精馏序列的研究是降低多塔精馏分离能耗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双塔精馏分离正丁烷、正戊烷和正己烷混合物,对两种分离序列进行比选,两种工艺分别记为工艺a和工艺b,以产品纯度相同与能耗最小化为依据,采用Aspen plus对两种工艺进行模拟优化,得出工艺a的总能耗为1383.53 kW,工艺b的总能耗为1151.94 k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