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魏进  迟明美 《化工之友》2008,27(9):39-39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台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时限以24h为标准.治疗组给予纳洛酮2mg加到500ml,液体中维持静滴.对照组给予可拉明1.875g 洛贝林15mg加到500mL,液体中维持静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无副作用发生.结论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安全、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慢性肺心病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对本院近4年收治慢性肺心病合并意识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意识障碍病例中,由肺性脑病引起者26例,占61.9%;低渗性脑病11例,占26.2%;脑梗死2例,占4.8%;感染中毒性脑病2例,占4.8%;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者1例,占2.3%。结论多种病因可致慢性肺心病患者合并意识障碍,需要鉴别诊断,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治疗组59例采用手术治疗与对照组59例采用中医分型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36例(治愈率61.02%),总有效率91.33%;对照组,治愈23例(治愈率38.98%),总有效率67.8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西药治疗与中药相比可缩短病程,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10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例分2组,酚妥拉明组52例、常规组51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酚妥拉明组及常规治疗组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和86.2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具有减低心肌耗氧量及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可改善心脏功能作用,有很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病理变化和CT诊断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收治的29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9例CT表现为脑室周围及中央半卵园区脑白质内低密度灶,边缘模糊不清。病例均为两侧性,对称或基本对称者25例,占86%,仅有4例不对称。腔隙性脑梗死27例占总数的93%,其中基底节区23例,丘脑区4例。脑萎缩26例,占89%,其中有16例侧脑室明显扩大。1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可合并出血,占3.4%。结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诊断的主要依据就是双侧侧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脑白质对称性斑片状或弥漫性低密度改变,多伴有腔隙性脑梗死及脑萎缩,而无症状的脑白质稀疏是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早期征象。CT检查可早期发现该病,并且是诊断该病的可靠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肝性脑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氨的含量,并观察纳洛酮对肝性脑病疗效。结果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含量明显增加,且与肝性脑病程度相关。纳洛酮治疗后血氨含量下降程度和肝性脑病清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纳洛酮对肝性脑病具有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低钠血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较为常见,老年肺心病人并发低钠血症,易出现精神症状,表现为低钠性脑病,易被误诊为肺性脑病,因此早期发现,正确诊断,积极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的前驱期症状特点和预见性护理对策。方法分析南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内二科2005年至2010年期间收治的肝性脑病58例的临床特点及诱发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显效28例、有效13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0%。结论肝性脑病的早期症状观察和预见性护理,是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肺切割联合抽吸活检对弧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弧立性肺结节进行CT导下引经皮肺切割联合抽吸活检的诊断疗效报告分析。结果对这58例弧立性肺结节进行CT导下引经皮肺切割联合抽吸活检后均取得了满意的诊断疗效。结论CT导引下经皮肺切割联合抽吸活检副作用少,安全可靠、准确性高,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沐舒坦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将43例新生儿监护室住院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沐舒坦,对照组21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治愈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肺透明膜病发生率为18.18%,治愈率为为75.00%,死亡率为2.18%;对照组肺透明膜病发生率33.33%,治愈率为57.14%,死亡率为14.29%,比较两组发生率、治愈率、死亡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沐舒坦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诺沛凝胶在高海拔地区治疗光化性唇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2年至2007年就诊的63例符合诊断标准及完成6个月后复诊的光化性唇炎病人采用诺沛凝胶外涂治疗,必要时同时配合相应全身治疗,分别在治疗后1周、1月、3月及6月复诊。结果急性期患者26例中,痊愈17例,显效5例,有效2例;(总体有效率为92.3%)。慢性期患者37例,21例痊愈,7例显效,6例有效(总体有效率91.9%)。结论在高海拔地区使用诺沛凝胶外涂治疗光化性唇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促进肺复张,改善肺通气,减少全身抗生素应用,缩短疗程。方法选自本院2000年以来收治的肺炎性不张,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合并感染、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病例共32例,经纤支镜灌洗技术治疗。结果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纤支镜灌洗技术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经得起临床检验和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肠粘连可以发展为粘连性肠梗阻,处理比较困难,现分析"肠排列"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28例患者均以"肠排列"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结果治愈26例,1例复发,再手术而治愈,1例死亡,总有效率92.8%,获得满意结果。结论"肠排列"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兰 《化工之友》2007,26(23):78-78
以力克肺疾片为主要治疗方案,治疗Ⅲ型肺结核12例,粟粒型肺结核1例,结核性胸膜炎17例。总有效率近期疗效几乎100%,远期治疗有待观察。研究显示力克肺疾片是耐受性好、疗效高、副反应轻微。对异烟肼(INH)抗药者,用力克肺疾片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陈兰 《化工之友》2007,26(24):22-22
以力克肺疾片为主要治疗方案,治疗Ⅲ型肺结核12例,粟粒型肺结核1例,结核性胸膜炎17例。总有效率近期疗效几乎100%,远期治疗有待观察。研究显示力克肺疾片是耐受性好、疗效高、副反应轻微。对异烟肼(INH)抗药者,用力克肺疾片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58例尘肺病患者采用规范的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术前、术中、术后密切护理。结果658例患者与灌洗前相比,经历双侧肺灌洗后1周均有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症状减轻,有效率100%。灌洗后2周肺功能较灌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是治疗尘肺病的有效方法,细致周密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质量和达到治疗效果的全程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256层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有效指导临床治疗及复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病例,将其分为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的区别。结果:本研究中患者年龄、结节类型、大小、瘤肺界面、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及病灶内钙化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位置、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及胸膜凹陷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征象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从而指导临床选择治疗和随诊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转移瘤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2例经外科手术切除的肺转移瘤。结果 38例随访病例中,1年生存率67%,3年生存率36%。结论肺转移瘤手术切除有可能延长生存期,且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很低。无其他远处转移情况下,完全切除转移瘤意味着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孕产妇的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此病提供经验。方法对26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方法。结果 26例中央性前置胎盘的孕产妇经精心治疗及护理,除4例转诊上级医院外,其余22例均在我院施行剖宫产,母婴健康出院。结论科学细致的护理可有效促进中央性前置胎盘孕产妇的康复,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核毁损肺单侧全肺切除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7例结核毁损肺行单侧全肺切除病人围麻醉期处理方法。结果2例术中急性气道梗阻,经充分吸引后纠正。12例患者单肺通气SPO2不能维持90%,改用充分吸痰后,双肺通气,SPO2能迅速上升至98%左右。59例患者清醒后拔管,有8例行机械通气(4~12)h后也顺利拔管。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术中管理,积极预防呼衰是结核毁损肺全肺切除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