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开明  宗鹏程  郝龙 《中国机械》2014,(15):199-199
在湿法脱硫塔中,脱硫后的烟气中都带有溶有固体物的细小液滴。如果不清除掉,会影响脱硫塔的正常运作,并降低脱硫塔脱硫和除尘效率。通过考虑一定的因素,选择合适的除雾器,除去液滴,将提高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经济效益和脱硫效率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前加装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使脱硫系统设计方面得到了改造,并分析了造成脱硫效率降低的几个主要因素,并通过优化其运行方式,使得脱硫系统既满足高脱硫率。也使脱硫装置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从现在投运的电厂可知,该优化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SO2污染主要来自燃煤,而燃煤锅炉多为湿式烟气脱硫。本文简述湿式烟气脱硫技术;从钙硫比、脱硫吸收剂、液气比和系统风量四方面分析了影响湿式烟气脱硫效率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脱硫率和经济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4.
火电厂生产中排放的烟气存在二氧化硫超标问题,还需加大对烟气治理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烟气脱硫处理工艺的应用效率。常用的脱硫工艺包括湿法脱硫技术、半干法脱硫技术、干法脱硫技术等,对上述脱硫技术进行工艺选择,基于脱硫工艺的具体应用,文中提出火电厂烟气脱硫工艺选择指标与原则,力求促进火电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型水帘式氨法烟气脱硫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环境污染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新型水帘式氨法烟气脱硫方法。并对其工艺和经济可行性进行研究。利用双膜理论推导出脱硫效率与主要操作参数之间的脱硫模型,为以后的设计和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因其处理烟气量大、脱硫效率高的特点,已成为国内外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的主导装置。在提高烟尘脱硫制浆设备经济性和效率过程中,润磨机制浆技术有着重要作用;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在脱硫吸收塔中被脱除和石灰石浆液及氧化空气混合反应生成石膏;脱硫润磨机在运转过程中把石灰石和水磨制成吸收剂浆液用来和二氧化硫反应,石灰石浆液品质直接影响着脱硫效率。在制浆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运行操作以及内衬磨损等情况,可能会造成润磨机制浆失效,严重影响脱硫效率和环保数据。在平时运行中,采取必要措施,要加强防范,延长制浆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脱硫制浆安全性和经济性,减少检修工作量,实现环保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烟气脱硫技术的典型工艺,即湿法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工艺和循环硫化床(干式)烟气脱硫技术。论述脱硫系统用泵和机械密封的特点。提出了烟气脱流系统用泵国产化对策。  相似文献   

8.
《水泵技术》2007,(3):49-50
未来五年内,3亿千瓦装机容量的烟气脱硫装置建设规模将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烟气脱硫市场。国家“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比“十五”期末减少10%,相应需要削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0%以上。因此,除新建燃煤机组按规定都要配套安装烟气脱硫设施外,现有机组也需安装约1.3亿千瓦装机容量的烟气脱硫设施,这为烟气脱硫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9.
湿法脱硫采用烟气换热器提高烟囱入口的净烟气温度,有利于促进烟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但是,在烟气换热器系统运行期间,还是存在如结垢、堵塞、腐蚀等诸多问题。因此,在湿法脱硫之后,需针对机组实际运行工况和参数,通过合理选择烟气再热技术方案,提高脱硫湿烟气再处理的效率与质量,减少腐蚀与堵塞问题,全面提高整体运行流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霍高伟 《机电信息》2011,(15):103-104
通过对章村矿矸石热电厂多级高效喷雾烟气脱硫技术的分析,并与国内外主要脱硫技术进行比较,论证了该电厂针对锅炉实际情况采用三级塔的多级高效喷雾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效率可以达到99%,完全可以满足环保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1.
燃煤电厂脱硫技术与脱硫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我国能源消费的情况以及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介绍了现有的烟气脱硫(FGD)技术;对脱硫泵的要求,脱硫泵的结构型式以及现场应用,设计有关问题,提出了脱硫泵发展趋势,对开发、研究脱硫泵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法和资料.  相似文献   

12.
翟旭  姜建林  王印培 《压力容器》2006,23(11):36-38
利用金相显微镜、能谱仪等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脱硫装置中钛制减压阀的腐蚀原因。结果表明,由于二脱硫装置停用缓蚀剂后排出的废水混入一脱硫装置的原料液中,进而使反应液中形成了草酸等还原性有机酸溶液,最终造成钛制减压阀发生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