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目的筛选对谷胱甘肽产量影响显著的碳源和氮源,考察其浓度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浓度。结果最佳培养基的基本组成:2.5%葡萄糖,1%酵母粉,0.3%硫酸铵,0.03%硫酸镁,1.2g/L磷酸氢二钾和1.8g/L磷酸二氢钾。结论确定了最优培养基组成。  相似文献   

2.
纳他霉素高产菌株发酵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不同碳源、氮源及前体物质对菌株Streptomyce natalensis摇瓶发酵生产纳他霉素的影响。试验表明,纳他霉素摇瓶发酵培养基最佳碳源为葡萄糖、糊精,浓度分别为40g/L和32g/L;最佳氮源为酵母粉,浓度为4.5g/L;前体物质丙酸钠加入量为0.20%,最适加入时间为对数生长后期(48h)。  相似文献   

3.
研究液体摇瓶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培养基组成。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培养基中氮源、碳源和诱导碳源的种类,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培养基中4种主要营养成分的组成。结果表明,摇瓶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最佳产酶培养基的种类和组成为:有机氮源蛋白胨和无机氮源硫酸铵的含量分别为11g/L和13g/L,葡萄糖6g/L,磷酸二氢钾10.5g/L,爆破的稻草为13.4g/L;纤维素酶的滤纸酶活为19.22U/mL。  相似文献   

4.
以白地霉菌(Geotrichum candidum)为出发菌株,通过培养基的优化来提高辅酶Q10产量.研究碳源、混合碳源配比、氮源、混合氮源配比、无机盐、促进剂等因素对菌体干重及辅酶Q10产量的影响.确定菌种最佳培养时间为48 h,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2g/L、果糖8g/L、酵母浸粉4.5g/L、蛋白胨1.5g/L、Fe2+浓度23mg/L、50mL发酵培养基中胡萝卜汁添加量37mL,辅酶Q10产量达59.62mg/L,比培养基优化前提高了25%.  相似文献   

5.
悬浮培养霍山石斛原球茎合成活性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考察了基本培养基、碳源、氮源以及有机添加物对霍山石斛原球茎液体培养合成活性多糖的影响。在MS、B5、N6、SH及各自1/2基本培养基中,以1/2MS和N6最适多糖合成,继代培养30d,总多糖产率分别达到479.47mg/L和417.05mg/L。使用单一碳源时,葡萄糖对多糖的积累优于蔗糖和果糖,在30g/L时,总多糖产率达到1034.96mg/L。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氮源种类对多糖的合成影响不太明显,但氮源浓度是主要冈素,以10mmol/L最佳。另外,100g/L的马铃薯提取液与100g/L的香蕉提取液均有利于多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6.
采用均匀试验对无血培养基的氮源、碳源和能源配比进行优化设计,数据结果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确定无血培养基最佳配比:胰蛋白胨2%,葡萄糖0.9%,酵母粉0.4%,NaCl 0.5%,磷酸二氢钾0.1%.pH7.4-7.6。A群链球菌在无血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生物产量稳定,平均产率可达0.36g/L,菌体形态和生物产量与利用血培养基相当。结果表明均匀设计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能有效地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比。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在摇瓶水平上对高产生物素菌株Sporobolomg cesrosells HK301进行摇瓶发酵条件优化,并获得S.cesrosells HK301合成生物素的最佳发酵条件:葡萄糖为碳源,尿素为氮源。K2HPO4 1g/L;MgSO4 0.1g/L;FeSO4 0.01g/L。培养基初始pH值为7.2,接种量5%,最佳转速为230r/min。在此发酵条件下,生物素最高可达到540mg/L,生物素类物质产量为630mg/L,最终细胞干重为18.4g/L。  相似文献   

8.
产胞外多糖乳球菌的优化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酚硫酸法测定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WH-C1在不同培养基中的胞外多糖合成量,试验以WHEY作为基础培养基,比较了添加不同碳源、氮源对EPS合成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L9(3^4)对碳源、氮源的添加量及培养基初始pH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组合为:葡萄糖添加量15g/L,胰蛋白胨添加量5g/L,培养基初始pH值为6.5。研究了不同培养温度和接种量条件下该菌株的EPS合成曲线,结果表明温度对发酵液中EPS总积累量的影响较大,通过本研究确定了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WH-C1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接种量为2%(体积分数),培养时间32h,EPs合成量为325.8mg/L。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玉米粉、蔗糖为碳源,麸皮、酵母浸粉为氮源;在此基础上,以筛选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KH2PO4和MgSO4为考察因素,以生物量为主要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配方比例,确定鸡腿蘑摇瓶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蔗糖2.0%,酵母浸粉0.5%,玉米粉3%,麸皮4%,KH2PO40.35%,MgSO40.10%,此时干重可达1.83g/100mL。  相似文献   

10.
大肠杆菌产β-内酰胺酶培养基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产β-内酰胺酶培养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以提高β-内酰胺酶活力。研究了碳源、混合碳源配比、氮源、混合氮源配比、氯化钠、微量元素等因素对菌体干重及β-内酰胺酶活力的影响。确定菌种最佳培养时间为40h,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6g/L、可溶性淀粉4g/L、蛋白胨20g/L、酵母浸粉10g/L、氯化钠6g/L、Zn2+浓度0.9 mg/L,β-内酰胺酶活力达2 648.95 nkat,比培养基优化前提高了18%。  相似文献   

11.
以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为唯一碳源,研究了高产甾醇的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1253细胞的培养条件。研究发现,无机氮源培养使得菌体甾醇含量显著高于有机氮源培养。当尿素与牛肉膏复合作为氮源时,菌体甾醇含量最高(7.55%)。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脱臭馏出物50.0 g/L、尿素1.0 g/L、牛肉膏1.0 g/L、甘氨酸0.02 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 g/L、MgSO4 0.1 g/L、K2HPO4 0.2 g/L、KH2PO4 0.2 g/L。最适培养条件为:初始pH 7.0、摇床转速200 r/min。采用上述最适的发酵条件,按10%(V/V)接种量接入热带假丝酵母1253种子液,30 ℃摇床振荡培养96 h。发酵结束后,经过测定,酵母细胞中甾醇含量为8.83%。  相似文献   

12.
筛选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最适培养基,以为后续的菌根及生态研究提供研究基础。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及基于中心组合法的响应面试验,优化了褐环乳牛肝菌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褐环乳牛肝菌最适碳源为果糖,最适氮源为牛肉膏,最佳褐环乳牛肝菌液体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牛肉膏7.9 g/L,β-环糊精16.8 g/L,抗坏血酸0.005 5 g/L,果糖20 g/L,CaCl2 0.1 g/L,NaCl 0.075 g/L,MgSO4 0.9 g/L,KH2PO4 1.0 g/L。采用最优培养基培养20 d可获得菌丝干质量7 656 mg/L。  相似文献   

13.
该文对从甘蓝腐烂根部的土壤中分离选育的黄单胞杆菌C2发酵产黄原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基(碳源、氮源及碳氮源的浓度)和发酵条件(接种量、发酵时间、温度、pH、装液量)进行优化;为提高黄原胶的胶体性能,在培养中添加不同量的游离丙酮酸。结果表明,液态发酵生产黄原胶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蔗糖55 g/L,鱼粉10 g/L。黄单胞杆菌C2菌株在接种量为4%,pH值为7,于28 ℃、130 r/min条件下发酵60 h时,黄原胶产量达到34 g/kg。添加游离丙酮酸2 g/L时发酵液黏度为16.0 Pa·s,此时胶体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农用废弃物固态发酵生产衣康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土曲霉AS32811为发酵菌种,农用废弃物麸皮7.5g,玉米芯6.0g为出发培养基,在自然pH值条件下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碳源、氮源、无机盐对衣康酸产酸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该菌可以利用实验所选择的碳源生产衣康酸,葡萄糖为碳源时得率最高;氮源实验结果表明,NH4NO3是最适的产酸氮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以优化产酸工艺。衣康酸生产的优化条件为:250mL三角瓶中加入玉米芯7.5g、麸皮6.0g、葡萄糖4g、营养液25mL(NH4NO3,4g/L;KH2PO4,0.1g/L;MgSO4,6g/L;C6H12O6,4g;ZnSO4.7H2O,0.015g/L),接种量为1mL(1×107孢子/mL)、温度36℃、湿度为65%条件下自然发酵72h,衣康酸产率可达63.5%。以土曲霉AS32811为发酵菌种,农用废弃物麸皮7.5g,玉米芯6.0g为出发培养基,在自然pH值条件下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碳源、氮源、无机盐对衣康酸产酸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该菌可以利用实验所选择的碳源生产衣康酸,葡萄糖为碳源时得率最高;氮源实验结果表明,NH4NO3是最适的产酸氮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以优化产酸工艺。衣康酸生产的优化条件为:250mL三角瓶中加入玉米芯7.5g、麸皮6.0g、葡萄糖4g、营养液25mL(NH4NO3,4g/L;KH2PO4,0.1g/L;MgSO4,6g/L;C6H12O6,4g;ZnSO4.7H2O,0.015g/L),接种量为1mL(1×107孢子/mL)、温度36℃、湿度为65%条件下自然发酵72h,衣康酸产率可达63.5%。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用稻草秸秆代替标准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利用顶头孢霉(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发酵产头孢菌素C,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组分。结果表明,头孢霉发酵产头孢菌素C的最佳发酵培养基成分为水解葡萄糖35 g/L、棕纤维素46 g/L、玉米浆38 g/L、纤维素酶0.8%、豆油25 g/L、硫酸铵10 g/L。在此优化培养基下,头孢霉发酵所产头孢菌素C的效价达298.34 U/mL,为标准发酵培养基效价的96.69%。由此可知,秸秆棕纤维素作为原料丰富且廉价的碳源替代物,可完全应用于头孢菌素C的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16.
从自然发酵的苹果醋醪中筛选鉴定得到1株热带醋酸杆菌(Acetobacter tropicalis)B104,为进一步提高这株热带醋酸杆菌的产酸能力,对其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分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组成为接种量4.0%,培养温度30 ℃,摇床转速120 r/min,培养基初始pH值为5.5,10.0 g/L葡萄糖和体积分数为5.0%的无水乙醇为碳源,20.0 g/L酵母膏为氮源。在此条件下培养12 d,该菌株产酸量达到55.4 g/L,是优化前的1.5倍。  相似文献   

17.
蜜环菌多糖生产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蜜环菌深层发酵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豆粕粉作氮源时,菌丝得率最高,以麸皮作氮源时,多糖产量最高;红薯粉为蜜环菌菌丝生长和多糖产量的最适碳源,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红薯粉3%,葡萄糖1%,豆粕粉1.5%,KH2PO40.15%,机械搅拌对菌丝的生长和多糖的产生都不利;接种后当即上摇床比接种后静置一段时间再上摇床的菌丝干重及多糖含量都多;培养基中加1%的乙醇对菌丝的生长和多糖的产生都不利;600ml发酵试验中,发酵液多糖含量可达0.485mg/ml,菌丝干重可达20.8g/L。当发酵液pH降为5.0左右,颜色开始变为棕褐色,菌丝亮光由强变弱时,即可终止发酵。  相似文献   

18.
从紫花苜蓿草种植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产α-半乳糖苷酶的菌株A1-19,结合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对其鉴定,并优化其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菌株A1-19被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对基础发酵培养基中碳源、氮源、无机盐及诱导物进行单因素优化,结果显示,其最佳碳源为乳糖,氮源为牛肉膏,无机盐为MgSO4、Na2HPO4、MnCl2,诱导物为水苏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乳糖15.0 g/L,牛肉膏10.0 g/L,MgSO4·7H2O 1.0 g/L,Na2HPO4 0.5 g/L,MnCl2 1.0 g/L,水苏糖0.8 g/L。在此优化的培养基下,菌株A1-19产α-半乳糖苷酶酶活力7.85 U/mL,是优化前发酵酶活力的6.77倍。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葡糖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J2-1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产量,采用静态发酵方式,利用单因素试验对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乙醇、有机酸及无机盐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选取葡萄糖、MgSO4·7H2O和酵母粉添加量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最优组分为:葡萄糖80 g/L、酵母粉18 g/L、乙醇2%(V/V)、Na2HPO4·12H2O 3 g/L、乳酸2 g/L、MgSO4·7H2O 0.4 g/L。在此优化发酵培养基条件下,葡糖醋杆菌J2-1静态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产量达到9.34 g/L,是优化前的1.89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