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危岩产出的环境地质条件及其性状特征,对危岩主要控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且对危岩稳定性、发展趋势与变形破坏描述进行了分析预测评述。 相似文献
2.
金沙江上游某水电站坝址区存在特大型危岩体,其稳定性严重影响水电工程布置、施工及安全。因危岩体范围与方量巨大不宜笼统评价,按潜在失稳模式进行分区,并对各分区进行稳定性评价。研究表明,该危岩体范围分为三个区,Ⅰ区为解体崩落型,坡表遍布松动危岩体,浅表部稳定性差;Ⅱ-1区为整体滑移型,Ⅱ-2区为渐进式解体崩落型,受长大张开滑移面及侧边界控制,可能整体滑移破坏,稳定性差;Ⅲ区为局部倾倒或滑移崩落型,基本稳定。根据各分区失稳模式与稳定性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出工程处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重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3,40(7):49-51,54
曾家棚滑坡属于三峡库区较少失稳的滑坡之一,有过9年的专业监测史,包括地表变形、深部位移等多种监测手段。通过多年的监测经验,结合滑坡的实际变形失稳过程,对各种监测方法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后续同类型滑坡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使资源利用更加集中、合理,并对以后的监测方案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5.
6.
7.
为了深入分析危岩在斜坡表部产生破坏机制,依托某不稳定性斜坡的实例进行分析。通过现场调查,危岩概况为2种失稳的模式:滑移剪切破坏模式、块体坠落破坏模式。并结合连通率分析危岩的破坏机制,次生结构面与在地震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危岩产生破坏的机制进行稳定性评价,并对不同模式稳定性岩体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掌握某铜矿采空区失稳模式,确保矿山安全生产,针对该矿典型采空区处于爆破震动等动力扰动条件下的工程实际,运用FLAC3D软件建立动力扰动条件下的数值分析模型,对采空区进行失稳模拟分析,确定了采空区在动力扰动条件下的失稳模式。运用采空区三维信息获取及可视化建模技术,实现了采空区失稳模式的可视化实测验证。结果表明,该矿采空区在动力扰动条件作用下主要为顶板剪切破坏和矿柱剪切破坏复合失稳模式,实测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一致。从而形成了一种有效的采空区失稳模式分析和可视化实测验证方法,为矿山有效开展采空区安全分析及处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岩体浸水后的流变失稳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岩石在水的作用下,基本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其流变性能也不例外。本文以岩石遇水前后的基本性质变化为基础,对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建立了岩体浸水后的流变失稳判据,并对雨季滑坡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12.
针对深部破碎易风化岩体中巷道失稳破坏机制及支护加固方案开展研究。通过总结分析破碎易风化岩体中巷道失稳破坏模式,探讨巷道破坏失稳机制,提出现有支护方案的不足;通过理论分析得到适用于此类条件下巷道稳定性控制对策和支护结构参数;采用数值分析研究破碎岩体中巷道支护前后围岩位移及应力演化规律,验证优化支护方案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破碎易风化巷道开挖,如不及时支护将导致岩体发育节理劣化、膨胀变形,产生拱形垮落及岩块滑塌;巷道拱顶采用Φ22mm快硬水泥锚杆、侧帮采用Φ42mm管缝锚杆且间排距1.0m、拱顶及侧帮5mm薄喷层+钢筋网为合理支护方案;数值分析围岩位移及应力演化规律验证支护方案的合理性,能保证巷道在掘进和回采时围岩稳定性,将变形及应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满足矿山安全和正常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3.
矿山开采时,在采空区中所预留的矿柱内部最容易出现应力集中,产生显著的应变能积累,从而导致突然失稳破坏,产生严重的冲击矿压(矿震),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重点关注了矿柱(无论竖直还是水平)的稳定性,认为压机-岩样加载系统这一力学模型比较适合描写矿柱的失稳行为,并用之解释了国内典型矿山中矿柱系统失稳破坏的灾变特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商6^#危岩带稳定性计算分析,当三峡库区三期蓄水175m时,在工况1情况下危岩体是稳定的,在工况2情况下危岩体是欠稳定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西露天矿长年开采、矿震影响造成的边坡滑坡失稳现象,引入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事故树分析方法,通过现场踏勘和资料调研,构建西露天矿边坡失稳的事故树模型.研究表明:能够引起边坡失稳的最小割集有132个、不发生失稳的最小径集有2个,边坡失稳的概率极大.在20个基本事件中,雨水、循环冻融和软弱夹层的存在是边坡失稳的关键因素,结合数值分析发现软弱夹层在强度软化过程中,边坡可能出现沿上、下不同软弱夹层产生失稳,其边坡稳定性尤其对上软弱夹层的内摩擦角十分敏感.雨水入渗边坡的过程中,边坡表面的基质吸力、体积含水率不断增大,导致表面容重增大,同时水对岩石的软化作用均不利于边坡稳定,相关结论可供露天边坡灾害治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危岩)为主,其发育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谷坡形态、坡体结构等地质因素的控制,是发育的内因。降雨、库水位升降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是滑坡、崩塌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由降雨和库水位升降在坡体内产生的饱水加载、静水压力、动水压力效应为主要诱发作用力。监测表明:涉水滑坡变形破坏与降雨强度和库水位的升降速率明显相关。以秭归县白水河滑坡、卧沙溪滑坡为例,分析滑坡在降雨和库水位升降等诱发因素下的变形特征及诱发因素对滑坡变形影响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数值计算方法引人岩层移动研究中,离散元等均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未能对覆岩移动破坏的动态全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本文基于岩石介质的宏观非线性主要是由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造成的,应用新的数值计算方法,对来动引起岩体失稳破坏的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灰色理论分析了岩石容重、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和岩体完整性系数等参数对岩体可爆性的综合影响,通过大量计算提出了这些参数对岩体可爆性的影响排序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剪切强度对岩体可爆性影响最大,岩体完整性系数影响最小,抗拉强度和岩石容重介于它们之间。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黑山露天煤矿不同煤柱留设方案对于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借助FLAC3D软件建立典型数值计算模型,并在坡面处布设(x方向)水平位移监测点,研究了不同煤柱留设方案下边坡应力与位移变化规律,揭示其破坏机制与滑坡机理.结果表明:弱层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边坡的失稳模式是以圆弧为侧界面、以弱层为底界面的组合式滑动;不留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