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枯草杆菌为菌种摇瓶培养制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产酶条件进行研究,并采用有机溶剂二次沉淀法对SOD提取液进行纯化.实验结果表明:产酶的最佳温度为37℃,培养基最佳起始pH为7.8,发酵培养用250 mL锥形瓶以60 mL装液量时酶活力最高,最佳接种量为1.5%(体积分数),最佳培养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SOD酶活力为2 186 U/(g.h).纯化方法可行,纯化倍数是提取液的9.2倍.研究结果为SOD提供了新的酶源.  相似文献   

2.
两种菌产两种不同天然苷类α-鼠李糖苷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TLC法和分光光度计法研究了Absidia sp.G3g产人参皂苷-α-鼠李糖苷酶(RhaG)和Ab-sidia sp.R9g产芦丁-α-鼠李糖苷酶(RhaR)的酶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RhaG只水解人参皂苷Re的C-6位末端上的一个α-鼠李糖基,而RhaR能水解芦丁、橙皮苷、柚皮苷的α-鼠李糖基。两种酶反应条件中相同之处是酶反应最适底物质量浓度为1.0 g/mL、最佳反应pH 5.0,不同之处是RhaG反应的最佳反应温度是50℃,而RhaR则为40℃。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淀粉酶的高产菌株,利用淀粉水解圈作为筛选模型,从淀粉厂附近土壤中筛选得到产淀粉酶能力较强的细菌B5.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最佳碳源为质量分数为2.0%的淀粉,最佳氮源为质量分数为0.5%的酵母膏加质量分数为0.5%的蛋白胨,最适初始pH值为6.0,最适培养温度为37℃,最适溶氧量为50 mL摇瓶装15 mL培养基,最佳产酶时间为48 h,培养基中同时补充质量分数为0.05%的MgSO4、质量分数为0.05%的CaCl2和质量分数为0.005%的FeSO4时可大幅提高酶活力.菌株B5液体发酵产酶活力最高可达158.89 U/g,该淀粉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2℃,最适反应pH值为5.0.  相似文献   

4.
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制备及动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肠杆菌为菌种液体培养制备碱性磷酸酶,研究确定产酶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碱性磷酸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性质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装液量180mL/500mL三角瓶,接种量5%,初始pH值为7.8,35℃振荡培养20 h,酶活最高.对碱性磷酸酶的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催化底物磷酸苯二钠水解反应的最适温度为76℃,最适pH值为10,在最适条件下测得动力学参数Km值为0.68 mmol/L.  相似文献   

5.
产黄芪甲苷酶的酶反应条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高黄芪甲苷产率,研究了微生物所产的黄芪甲苷糖苷酶将3个糖基黄芪皂苷转化为黄芪甲苷的酶性质。该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5℃,底物质量浓度为30 mg/mL,pH 5.0,酶反应时间28 h,K+、Na+对提纯酶有激活作用,Zn2+、Fe3+对酶有抑制作用,其中Fe3+抑制作用显著。在20~60℃p、H 4.0~7.0时,酶活力相对稳定。在最佳酶反应条件下,黄芪甲苷的产率为8.7%。  相似文献   

6.
大豆乳清蛋白的乳化特性及水解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大豆乳清蛋白乳化特性及胰蛋白酶水解技术,采用截留分子量(MWCO)为10000 u再生纤维膜(PXC)进行试验,考察大豆乳清蛋白乳化性(EAI)、乳化稳定性(ESI)、胰蛋白酶水解技术及其最佳控制条件.结果表明:大豆乳清蛋白ESI效果影响因素及最佳条件是:时间(25 min)>质量分数(5%)>温度(40℃)>pH(9),EAI效果最佳条件是:质量分数(5%)>温度(40℃)>pH(9)>时间(25 min).大豆乳清蛋白的胰蛋白酶水解技术可行,水解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2%,酶用量4000 u/100g.pro,水解时间4 h,温度60℃.  相似文献   

7.
一株海洋细菌产脂肪酶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离自海泥中产脂肪酶海洋菌株L42进行产酶发酵条件研究,包括发酵时间、起始pH、装液量、接种量、发酵温度、摇床转速以及底物、碳源、氮源种类。结果表明,发酵24 h,起始pH=8.0,装液量75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4%(体积分数),发酵温度20℃,摇床转速150 r/min有利于产脂肪酶;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蛋白胨质量分数1%,葡萄糖质量分数0.5%,橄榄油体积分数1%。通过产酶条件的优化,酶活较起始提高了44.4%。  相似文献   

8.
两种菌产两种不同天然苷类α-鼠李糖苷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LC法和分光光度计法研究了Absidia sp.G3g产人参皂苷-α-鼠李糖苷酶(RhaG)和Absidia sp.R9g产芦丁-α-鼠李糖苷酶(RhaR)的酶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RhaG只水解人参皂苷Re的C-6位末端上的一个α-鼠李糖基,而RhaR能水解芦丁、橙皮苷、柚皮苷的α-鼠李糖基。两种酶反应条件中相同之处是酶反应最适底物质量浓度为1.0g/mL、最佳反应pH5.0,不同之处是RhaG反应的最佳反应温度是50℃,而RhaR则为40℃。  相似文献   

9.
Alcalase酶解蛋清粉制备抗凝血肽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蛋清粉制备食源性抗凝血肽。结果表明:底物浓度过大会抑制水解度的增长,底物质量分数为1%时蛋白质完全水解后的产物抗凝血活性最佳;高温和低温均对水解度有影响,低温酶解产物的抗凝血活性较好;pH值对水解度的影响与Al-calase的最适pH值有关;pH值为7时,抗凝血活性最好;酶/底物浓度增大,但底物不变的情况下,对水解度的提高不明显,酶/底物浓度过大,导致抗凝血活性降低。考虑交互作用经试验优化设计确定的酶解最佳工艺参数为:底物质量分数为1%,酶解温度为50℃,酶/底物质量分数为5%,酶解pH为8。在该条件下水解2h,凝血抑制率达到68.92%。  相似文献   

10.
利用鱼糜加工下脚料生产鱼冻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鱼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鱼头、鱼骨刺等下脚料提取蛋白质,以蛋白质提取液制备鱼冻.首先,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水提取、碱性蛋白酶酶解、木瓜蛋白酶酶解三步提取蛋白质的最佳条件.水提取条件为pH4.1、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100℃;碱性蛋白酶酶解条件为pH8.5、酶解时间2 h、酶解温度55℃、酶/底物0.75;木瓜蛋白酶酶解pH6、酶解时间4 h、酶解温度50℃、酶/底物0.25.其次,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调配配料的最佳用量,鱼冻最终的配方为:蛋白液100%、魔芋胶0.15%、卡拉胶0.15%、柠檬酸钠0.1%、氯化钾0.1%(蛋白液为体积分数,其他配料均指质量分数),所制得的鱼冻色形味俱佳,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相似文献   

11.
以L-乳酸为原料,通过预聚合和固相聚合合成了聚乳酸,并研究了其热降解性.实验结果表明:(1)预聚合的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8h,采用复合催化剂,总用量在0.5%~0.7%之间;反应压强1000Pa,预聚物重均分子量在5000左右,熔点145℃~150℃.(2)固相聚合反应温度低于预聚物熔点5℃,时间30 h,可得重均分子量13.765万的聚乳酸.(3)聚乳酸产品干燥时间4h,熔融温度180℃,熔融时间20min,抗氧剂用量0.3%时,聚乳酸的降解率最小约为40%.  相似文献   

12.
以二乙醇胺和硼酸为原料,甲苯为带水剂,合成中间体硼酸二乙醇胺酯(DEAB),再与三氯氧磷反应合成新型的集磷、氮、硼于一体的阻燃剂聚磷酰氯螺环硼酸二乙醇胺酯(PPCSDB).使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产物的结构进行初步表征.通过TGA评价其热稳定性,热重分析表明:化合物初始分解温度为195℃,800℃残炭率为34.8%.同时探讨反应条件对化合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合成的较佳条件为:物料摩尔比为1∶1,反应时间10 h,以乙腈为溶剂.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技术制作光学薄膜的有效方法.以SiH4和N2O作为反应气体,通过采用M-2000UI型宽光谱变角度椭圆偏振仪对制作样片进行测试,分析了薄膜沉积过程中的不同的工艺参数对SiO2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ECVD技术工作参数范围内,基底温度为350℃,射频功率为150 W,反应气压为100 Pa时,能够沉积消光系数小于10-5,沉积速率为(15±1)nm/min,折射率为(1.465±0.5)×10-4的SiO2薄膜.  相似文献   

14.
以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原料,采用预聚体自乳化历程合成脂肪族水性聚氨酯.通过单因素分析法,优化配方,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预聚反应65℃,2h;扩链反应70℃,2h;R值1.8~2.4,DMPA用量3.5%~5.5%.  相似文献   

15.
新型乳化剂的合成及在苯丙乳液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衣康酸(IA)、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10)和亚硫酸钠为基本原料,经过酯化反应和磺化反应,合成了新型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衣康酸单酯磺酸二钠盐。考察了反应温度和物料物质的量比对反应体系的影响;进而将其应用到苯丙乳液,并与传统乳化剂的用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反应条件为n(NPEO(10))/n(IA)=1.00∶1.06,n(IA)/n(Na2SO3)=1.00∶1.06,酯化温度为120℃,磺化温度为90℃,反应时间5h下合成的乳化剂,在乳化剂质量分数为2.4%时得到稳定的苯丙乳液用量比传统乳化剂少20%。  相似文献   

16.
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异辛酯(EHA)为软单体,乙酸乙烯酯(PVC)为硬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TM-200为交联单体,合成低温型聚丙烯酸酯印花粘合剂.优化的粘合剂制备配方为:乳化剂0.8%,TM-200 2.5%,反应温度70~75℃,预乳化液滴加时间90min,保温时间60min,预乳液滴加量0.5mL/s搅拌速度:250~400r/min.  相似文献   

17.
以NaOH、正硅酸乙酯和乙醇为原料经溶胶一凝胶法制备新型固体碱催化剂(Na/SiO2),将该催化剂用于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催化剂焙烧温度、n(NaOH)/n(SiO2)、n(甲醇)/n(大豆油),催化剂质量分数和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碱催化剂Na/SiO2在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中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当催化剂焙烧温度为600℃、n(NaOH)/n(SiO2)为2:1、n(甲醇)/n(大豆油)为15: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7%、反应时间3h,酯交换反应转化率可达97.42%。该催化剂在稳定性试验中呈现出优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六氟磷酸和吡啶反应生成吡啶六氟磷酸,吡啶六氟磷酸和氢氧化锂通过锂交换反应生成吡啶六氟磷酸锂,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吡啶六氟磷酸锂与浓硫酸反应生成六氟磷酸锂。实验研究了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配料比等对锂交换反应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工艺条件:65℃反应4 h,原料配比n(C5H5NHPF6)∶n(LiOH)=1.0∶1.0,此条件下吡啶六氟磷酸锂收率94.5%;经核磁共振、红外光谱检测,吡啶六氟磷酸锂和LiPF6是目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现有调剖剂存在的耐温抗盐性差、交联剂污染环境的问题,以黄原胶(XG)、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法合成了一种新型调剖剂. 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原料和产物的结构,并对产物进行了耐温耐盐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当XG质量分数为0.10%、AMPS质量分数为10%、BIS质量分数为0.16%、KPS质量分数为0.02%、反应温度为70 ℃时,调剖剂的性能达到最佳;适用地层温度为90 ℃~150 ℃,适用地层矿化度为0 mg/L~25×104 mg/L,此调剖剂可应用于高温高盐油田.  相似文献   

20.
硫酸氢盐离子液体萃取氧化脱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系列烷基碳链长度不同的1-烷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以质量分数为35%的H2O2为氧化剂,考察了萃取时间、剂油体积比、温度等不同条件对模拟油品的脱硫效果,确定了最佳脱硫实验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考察反应体系对FCC汽油、柴油的脱硫效果。结果表明,[C3mim]HSO4离子液体的脱硫效果最好。在V([C3mim]HSO4)/V(H2O2)/V(模型油)-1:1:30,60℃的条件下反应90min,对模拟油品及实际油品均有较高的脱硫率,对模拟油品一次脱硫率为88.38%,对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的FCC柴油的一次脱硫率在80%以上,FCC汽油经一次脱硫后,硫的质量分数下降至10μg/g以下,显示了很高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