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紫砂壶作为中国陶瓷艺术中一朵绽放的奇葩,其巧夺天工的造型设计、庄重沉稳的艺术内涵使人爱不释手,富饶的江南之地——-宜兴,孕育了神奇的紫砂泥料,聪明勤劳的匠人运用紫砂泥料制作出了艺术品紫砂壶,在宜兴山水的环抱间,每一件紫砂作品都富有灵性,散发着一股和谐之美,它既可作为一件让人欣赏的艺术品,又可以作为一件实用的器皿,静静地散发着紫砂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宜兴紫砂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一朵奇葩,经历代薪火相传,至今依旧绽放着新鲜的活力.紫砂壶作为宜兴紫砂最独特而出众的载体,数百年来创造了无数艺术传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壶艺传承人,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紫砂壶又无意而必然地与中华传统文化风俗巧妙地融为一体,因此,紫砂壶是艺术的产物、文化的载体和精神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谢强 《江苏陶瓷》2009,42(5):37-38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深受文人墨客的钟爱。也正是一批爱好紫砂艺术的文人雅士与热衷文化艺术的紫砂艺人共同创造了紫砂今天的繁荣。紫砂壶融茶道、诗词、书画、金石等艺术于一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千年文化的积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茶文化与陶文化的辉映。赋予了宜兴紫砂更多一份东方魅力与世界色彩。  相似文献   

4.
文人对紫砂茶具的深爱笃好,促成了文士名流与制壶名手的交友往来,或谈壶论艺、或以书画诗词亲自介入紫砂茶器的设计创作。宜兴紫砂壶与文人可谓有着深厚的渊源,也正因为这份渊源,使得宜兴紫砂从最初的粗陶实用器发展为如今盛极一时的文化艺术品,在世界文化艺术之林散发着熠熠光辉。本文以紫砂壶《君子之交》为例,浅谈其创作。  相似文献   

5.
紫砂壶产自富饶的江南水乡宜兴,宜兴紫砂兴盛于明末清初,因与茶文化的相得益彰而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紫砂壶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审美水平的提高,逐渐从茶具日用品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陶瓷艺术品,在宜兴山水氤氲的孕育下,紫砂艺术由内而外地散发着一股淳朴、自然的气质,使作品充满了自然的神韵,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拥趸.  相似文献   

6.
程勉中 《陶瓷工程》1997,31(2):28-32
用大量的史实与生动的民间传说,论侨了宜兴紫砂艺术的起源及发展过程,分绍了自明,明朝到清朝期间涌出的诸如供春,时大彬,陈曼生等一大批留下传世之作的紫砂艺术家和当代的宜兴紫砂名家及其代表作品的风格特点,简述了宜兴紫砂壶因造型不同而形成的几大类别,深刻阐述了宜兴紫砂壶与中国茶文化的渊源。  相似文献   

7.
卢伟强 《江苏陶瓷》2010,43(3):36-36,38
宜兴紫砂有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与广博,有着东方的思维与畅想。尤其是紫砂壶造型和装饰的丰富多彩,是无与伦比的,折射出时代的特征与风貌。纵观宜兴紫砂壶的装饰工艺,不仅流光溢彩,并承载着许多文化元素,营造出作者自己浓厚情感的物体形象,用紫砂语言与观赏者对话、交流。其中的镶嵌艺术,就是用不同于紫砂的其它材料镶嵌在紫砂壶上,成为一种装饰工艺而独具一格。  相似文献   

8.
用大量的史实与生动的民间传说,论叙了宜兴紫砂艺术的起源及发展过程;介绍了自宋朝、明朝到清朝期间涌现出的诸如供春、时大彬、陈曼生等一大批留下传世之作的紫砂艺术家和当代的宜兴紫砂名家及其代表作品的风格特点;简述了宜兴紫砂壶因造型不同而形成的几大类别,深刻阐述了宜兴紫砂壶与中国茶文化的渊源。  相似文献   

9.
历史悠久的宜兴紫砂壶,一直深受古今中外,文人雅士所深爱笃好。随着当代文化艺术的繁荣,宜兴紫砂文化艺术也迎来了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越来越多的人接触紫砂,认识紫砂,了解紫砂,宜兴的紫砂作品也越来越受到海内外藏家的青睐,在生活中成为一种陶冶性情的愉悦活动。宜兴紫砂壶以其端庄清丽的迷人风采、气韵  相似文献   

10.
周媛 《江苏陶瓷》2021,54(6):73-74
宜兴紫砂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紫砂壶的造型或清新、或古朴、或端庄,充分体现了制壶艺人对于紫砂的独特感情以及传统文化的追求.伴随着宜兴紫砂的快速发展,紫砂不仅仅是一种品茶器皿,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图腾.制壶艺人们巧妙地运用紫砂泥,将艺术情怀赋予其中.宜兴紫砂是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情感基础,是千年的陶瓷文化与茶文化的升华.  相似文献   

11.
范永兵 《佛山陶瓷》2013,23(9):53-53,56
宜兴紫砂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她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中国传统工艺品的杰出代表。紫砂壶无论是从泥料、类型,还是使用(养壶)上都有其唯一性和独特性,这是宜兴紫砂壶有别于其他传统工艺品的特殊之处。本文主要从紫砂壶的泥料、分类、养壶三个方面对宜兴紫砂加以浅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砂壶从一件日用品向收藏品、艺术品转变,现在已经成为独树一帜的"国之瑰宝"。宜兴紫砂艺术艺无止境,紫砂壶,题材丰富,立意新型,是紫砂艺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作为新一代的紫砂后代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制作工艺,烧制工艺,以及制作技法作出更多的探索,为宜兴紫砂争光添彩。  相似文献   

13.
一件件紫砂壶作品,让人感受到美的精华、精神的延续、文化的传承,极大地影响着制壶艺人和用壶人的身心和品味,从而让人在创作与鉴赏的过程中进一步地传承与弘扬宜兴紫砂的真正价值。作为一名有十多年制壶经验的艺人,在此从紫砂壶的审美、精神、文化等方面谈谈宜兴紫砂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汤杰 《江苏陶瓷》2014,(3):45-45,48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经过数百年来的艺术积淀,紫砂壶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中的瑰宝。紫砂壶的文化精髓在于记忆了宜兴的陶瓷文化、传统制作技艺和丰富的紫砂语言。一些代代传承的经典茗壶,作为紫砂技艺人员仿制出新的佳作而充满生机与活力。本篇以紫砂"炎黄二帝紫砂提梁壶"为例,谈谈其传统文化的蕴意。  相似文献   

15.
宜兴紫砂壶,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宜兴紫砂壶一方面是艺术品,它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用品,明清两代伴随着瓷器的兴盛.宜兴紫砂器艺术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6.
<正>"陶都"宜兴因其举世独一的紫砂壶闻名于世,紫砂泥并不是宜兴所独有的,这种神奇的泥料产生在卡斯特地貌区,只有宜兴人将紫砂泥变成了宜兴所特有的紫砂文化。宜兴紫砂壶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经过了上百年的洗礼,紫砂壶的创造灵感包容万象,聪慧的制壶艺人始终拥有一种开放、包容的视角,不仅利用人们生活中的元素,还利用上古神话中各种寓意丰富的形象去创作每一把紫砂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代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与尊  相似文献   

17.
"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说的是宜兴紫砂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价值,作为一件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术品,紫砂壶也的确是一件比珠宝更为珍贵的宝物。此件紫砂壶名为"金鸡如意",通过手工艺人的巧妙设计将金鸡的造型表现出来,其文化内涵浸染着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整件紫砂壶古雅秀丽,简约大方,工艺精湛,既凸显出手工艺人那独到的技艺,也反映出紫砂壶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正"陶都风,吉林情"宜兴紫砂百人百壶收藏展作品集从专业、专注的角度,对当今紫砂壶艺界实力名匠的参展作品进行详实的收录、整理,不仅向人们展示出宜兴紫砂的艺术魅力,更为紫砂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创造了机会,以期使读者从中了解宜兴紫砂壶艺的发展现状、艺术特色,以及当今宜兴紫砂壶的文化状态等,为读者呈上一份精彩、高端的艺术大餐,与此同时,更为紫砂文化学术研究和紫砂艺术收藏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紫砂壶起源于北宋,产于江苏宜兴,它作为茶叶的载体而生,从诞生起就浸染着江南地区美丽质朴的气息,宜兴丁蜀人杰地灵,在一代又一代紫砂匠人与文人雅士的共同努力下,紫砂壶被赋予了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让它美丽质朴的外表更添了内涵与风韵,令人爱不释手.本文以紫砂套组作品"鸟语"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文化意境.  相似文献   

20.
陈丽萍 《佛山陶瓷》2009,19(1):29-31
宜兴紫砂壶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宜兴的一些紫砂壶术语也与众不同,本文以宜兴紫砂壶为例,分析了该领域英译的主要特点和难点,对其中术语的翻译进行了一些初探.并指出作为这个领域的合格译员必须牢固掌握传统紫砂文化和制壶工艺两方面的知识,从而避免误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