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数量的快速膨胀,人类对河流的干扰日渐增加,河流的健康问题日渐凸显并已在全球引起广泛重视。河流管理从单一的污染防治及工程整治向综合考虑水体修复与生态保护的河流生态系统管理方式转变,旨在从水质、生物、生态等众多角度综合评估河流系统状况、改进河流管理的河流健康概念得以提出并受到更多的关注,已经成为河流或流域管理的国际趋势。对河流进行保护和修复的前提是必须先判断和评价河流是否处于健康状态,由此,河流健康评价研究日渐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
朱明石 《广东化工》2013,(13):135-136
对河流系统及河流生态修复进行了探讨,对不同的河流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归类分析。简要介绍了水域生态修复技术:曝气增氧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水生生物群落恢复技术、生态浮岛技术;河流水岸交错带生态修复技术:河流水陆交错带植被修复技术、河流水陆交错带微生物修复技术、生态护岸技术;河流沿岸带生态修复技术:河流沿岸土壤生态修复技术、河流沿岸植物修复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邢鹏飞 《清洗世界》2023,(5):107-109
工业的发达导致城市内的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了较大的破坏。使不少河流生态处于失衡状态,河流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给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带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知,为了保证河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河流水环境治理工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及工程案例,对城市河流水环境治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为开展污水再生回补河流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本研究通过对福田河不同断面开展水质监测,分析污染物对河流水生态的影响,并对水质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水质净化厂出水对河流进行生态补水,可以有效改善河流水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水准III类标准,同时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保证了河流生态基流,有助于河流水生态健康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我国中小河流的治理现状出发,分析生态理念融入中小河流治理的价值,着力构建完善科学的中小河流生态治理活动体系,达到进一步优化中小河流的治理方法,全面提高中小河流治理质量目标。  相似文献   

6.
对城市来说,河流是防洪、航运、景观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臭河流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也会损害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仅凭河流自身的净化能力难以使河流恢复正常状态,这就需要人工干预,整治河流。目前人们拥有多种方式治理河流污染,但是在应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河流底泥重金属形态特征与河流水质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泗清  陈建玲 《广东化工》2011,38(7):126-127,133
采集了珠三角某地区9条城市河流的表层底泥,利用BCR法进行底泥重金属形态的测定。同时统计了相关河流2010年间的水质状况,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河流底泥重金属形态特征与河流水质的关系。结果显示,所选水质指标与底泥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无显著相关,屁示底泥的重金属形态不随河流水质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面源污染的加剧,城市河流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分析了城市河流污染的原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城市河流治理修复技术,以期为我国城市河流的治理及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河流水体富营养化是城区河流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城区河流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复杂,污染物来源众多,富营养化评价的方法同样种类繁多,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城区河流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成为了首要任务。本文选取了现有的几种常用富营养化评价方法介绍其原理,并对比分析了其优劣势,对现有工作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城区河流富营养化评价与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河流,是全球水循环过程中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通道。自然风化过程的产物是河流溶解质的主要来源,但近年来,人类活动的逐步加剧,使得河流中污染物的来源日趋复杂。单单紧靠主要离子已不能明确区分河流溶解质的来源,而硫同位素可以稳定示踪河流中物质的来源。本文系统综述了有关河流硫同位素的研究方法与现状。  相似文献   

11.
以非汛期低流量条件下的城市河流南淝河为研究对象,以河流新陈代谢速率为指标,探究两种不同类型外源输入对城市河流代谢特征的影响。提出利用水质机理模型(WASP模型)来计算河流代谢速率及其不同影响因素的贡献大小,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角度解释外源输入对河流代谢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典型的生活污水少量排入城市河流使总初级生产速率(GPP)和群落呼吸速率(CR)均有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尾水并非不会造成负面的环境影响,大流量尾水(即占污水处理厂下游河流流量约90%)补入河道,会对水体各生物化学组分产生强烈的稀释作用,改变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代谢速率大幅下降,并使河流代谢特征从上游的自养型代谢变化为下游的异养型代谢。随着我国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的提高,城市河流受外源输入的影响将主要表现为污水处理厂的大流量尾水对河流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南方某城市重污染河流污染问题,开展了污染源调查分析,研究模拟论证了污水厂建设布局对河流水质改善的影响,并在治理措施实施后,对河流水质改善成效进行后评估。实践证明:结合流域污染源分布特征,通过对流域内污水厂的优化选址建设,在流域上游新建污水厂,同步对下游污水厂实施扩建,能够显著改善河流整体的断面水质,发挥河流的生态功能,使国控断面主要污染物氨氮的质量浓度由5 mg/L以上降低到2 mg/L以下,达到河流主要水质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3.
近几十年来,河流沉积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发展阶段可以分为:河型及其分类研究;河流沉积相与相模式研究;河流相地层的层序地层学研究。河流相地层的层序地层学研究是上世纪70年代末期由Vail P R等(1977)在地震地层学基础上创立起来的一门独立的地层学分支学科。河流相层序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构造沉降、气候和沉积物补给。自层序地层学提出以来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先后提出了各自的河流相层序地层模式。  相似文献   

14.
雌激素是环境激素的一类,此类物质能干扰生物体的正常分泌代谢,危害人类健康。统计说明了我国天然河流中雌激素的分布状况及自然条件下雌激素去除机理。文献表明,我国天然河流中普遍存在雌激素类污染物,部分河流河段具有较高的雌激素污染风险。污泥吸附和生物降解是天然河流中雌激素降解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河流系统中温室气体的来源、温室气体(CO2,CH4)的产生机理、水-气界面的传输方式及测量方法,总结了河流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如水体温度、叶绿素a、人类活动等)。但河流温室气体的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等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还提出了河流温室气体通量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将为今后研究河流温室气体在全球碳循环中的贡献提供思路。所做的工作将为河流温室气体的排放研究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东管网一期工程中,大中型河流穿越共有15条,其中有10条河流采用定向钻穿越。穿越段河流地质情况复杂,穿越层位局限性大,对目前穿越设计遇到的问题进行一下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中小河流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应当明确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着力分析影响中小河流设计的因素,全面提高中小河流控制的科学性,在全面、系统、深化和专业的治理体系下提升河道治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孔倩茜 《化工中间体》2023,(24):115-117
水体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于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河流水体受到各种污染源的影响,传统的定点抽样方式已经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水质状况的动态变化。本文分析了河流水质连续监测的方法的实施及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具体实施策略,以某河流水域为例,通过应用水质综合监测的方式评估该河流水域的水质综合情况,旨在为河流水质监测与管理提供技术性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受污染河流水质修复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污染河流水质修复技术多种多样,包括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以及工程治理技术,其中工程治理技术由于物理、化学、生物手段的综合运用成为受污染河流水质修复的主要手段。该文对常用的受污染河流水质修复技术进行总结,对不同水质修复技术进行分析,最后对受污染河流水质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李松 《净水技术》2020,39(z1):276-282
打破城市公共空间对陆域空间和水域空间的人为隔离,思考城市河流生态治理困境的出路,探寻城市空间的复合功能及协同作用,构建水陆空间融合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城市公共空间的科学统筹和合理利用是实现土地功能复合,解决城市河流治理困境的基础;城市空间规划布局中应突出河流主导城市生态环境肌理的骨干作用,恢复河网生态廊道功能,构建公共开放空间与河流空间的融合,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实现功能复合;扩大河流三维空间,增加空间多样性,提升滨水空间开放性,通过协同实现功能的均衡;河流空间设计需重点关注城市河网平面形态、河流断面的空间布局、护岸的生态化处理和改造、河流时空演变等关键要素,打破水域和陆域的人为界限,形成水陆空间交融区;应用多自然型河道生态修复、近自然的河道建造、半自然化生态防洪等技术,达到护岸的生态化处理效果,提高岸坡的生态通透性;通过实现河流空间的开放,为河床提供有限动态变化空间和随时间演变的空间,有利于发挥城市河流系统生态廊道的作用,带动城市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