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微波辅助提取草果挥发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元阳草果挥发油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多因素正交实验,考察挥发油得率。结果:微波功率对挥发油产率影响最为显著,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5:1、处理时间5min、微波功率800W。结论:采用最佳实验条件提取草果挥发油,产率可达2.82%。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元阳草果挥发油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多因素正交实验,考察挥发油得率。结果:微波功率对挥发油产率影响最为显著,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5:1、处理时间5min、微波功率800W。结论:采用最佳实验条件提取草果挥发油,产率可达2.82%。   相似文献   

3.
大蒜辣素的微波辅助提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宇  马海乐  何荣海 《食品科技》2006,31(7):146-148
研究了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从经过破碎酶解的新鲜大蒜中提取大蒜辣素(allicin)的效果,以水为溶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提取液中大蒜辣素含量进行检测。考察了微波强度、微波作用时间、液料比3个单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优化条件:微波强度1、微波作用时间5min、液料比40∶1。在此优化的条件下,提取率为1000.5mg/100g新鲜大蒜。同时与溶剂提取方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率比溶剂提取法(324.9mg/100g新鲜大蒜)和超声辅助提取法(316.4mg/100g新鲜大蒜)的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研究大蒜挥发油最优提取工艺。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以发酵温度、料液比、浸泡时间、蒸馏时间为研究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影响大蒜挥发油提取的最主要因素为蒸馏时间,其次为加水量、发酵温度、浸泡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5℃,料液比1:3.5(m/V),浸泡4h,提取2h。此提取工艺简便易行,在此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率为0.35%。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艾叶挥发油的提取率,采用微波联合纤维素酶的提取方法,探讨酶解时间、温度和微波处理功率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艾叶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酶解时间60min、酶解温度45℃、微波处理时间10min、微波功率250W、酶液用量0.9%和缓冲液pH值4.0时,挥发油的平均提取率可达3.61%,与无微波处理的相比提高了1.25%。GC—MS的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法提取的艾叶挥发油主要由苯甲酰甲酸乙酯、匙叶桉油烯醇和邻苯二甲酸等物质组成,其含量分别为11.68%,5.24%,4.31%。  相似文献   

6.
《粮食与油脂》2016,(12):52-55
采用融冻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檀香挥发油,并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檀香挥发油得率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微波辐射时间、乙醇溶液的用量、乙醇浓度和蒸馏时间。最佳工艺为乙醇水溶液体积用量为原料量的1.2倍(体积比)、乙醇水溶液浓度80%、微波辐射时间20 s、蒸馏时间60 min。最后用SEM电镜扫描融冻微波辅助提取后的檀香木植物细胞,其形态干瘪证明内部成分已被有效提取。  相似文献   

7.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白豆蔻挥发油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1(mL/g),微波时间153s和微波功率322W。经验证实验,在此条件下得率为2.67%,与理论计算值2.64%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白豆蔻挥发油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8.
以陕产瞿麦挥发油得率作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响应曲面法,优选出了微波辅助提取陕产瞿麦中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挥发油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500 W,液料比20:1 mL/g,提取温度46℃,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挥发油得率达3.19%±0.46%,与模型预测值3.27%基本相符,说明该模型合理可靠。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微波法提取的挥发油和同等条件下超声法(功率120 W)提取的挥发油对DPPH·和O2-·清除能力呈较好的量效关系。微波法和超声法提取的挥发油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分别为0.82、0.73 mg/m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分别为0.68、0.81 mg/mL,说明陕产瞿麦中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不同的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粮食与油脂》2016,(4):45-47
研究了微波辅助水蒸气法提取金刺梨挥发油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萃取溶剂、微波处理时间、微波火力、Na Cl添加量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条件,得出影响金刺梨挥发油提取率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Na Cl添加量微波处理时间微波火力,最终确定了微波辅助水蒸气法提取金刺梨挥发油的最佳工艺为Na Cl添加量3%、微波处理时间4 min、微波火力为中火,在此最佳条件下,金刺梨挥发油的提取率为1.75%。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大蒜油的得率,增加大蒜的附加值,采用微波辅助、丙酮提取的方法进行大蒜油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微波的功率、大蒜和丙酮的配比、微波提取的时间和丙酮的浓度对大蒜油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和丙酮的配比为大蒜油提取工艺的最显著影响因素;最佳的工艺条件是,微波功率100 W、微波提取时间75 s、液料比25∶1、丙酮体积分数为90%时,大蒜油的提取率最高,提取率为3.85%.  相似文献   

11.
崔刚 《食品科学》2010,31(24):236-240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依据Box-Behnken 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探讨分子蒸馏不同因素对分离、提取大蒜中大蒜精油的影响,选择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当控制系统的压力105Pa、进料速度1.2g/min、进料温度40~55℃范围内,蒸馏温度45.1℃时具有最好的二次分子蒸馏效果,大蒜精油的外观质量明显提高,平均总提取率可达0.476%,大蒜精油中水分为0.15%,纯度达99.85%。  相似文献   

12.
大蒜油的醇提与超临界CO_2萃取结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乙醇提取与超临界CO_2萃取结合的工艺路线提取大蒜油。先经过醇提试验确定乙醇的最佳用量,再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测定在不同萃取条件下的蒜油提取率,并分析了大蒜油成分。以此方法提取大蒜油,萃取时间短,且乙醇可回收。试验测试表明:用40%浓度为94.5%的乙醇浸泡大蒜颗粒2h,将浸出汁液经超临界CO_2萃取,在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5 MPa,CO_2流量为8kg·h~(-1)的条件下,出油率最高,大蒜素含量60.54%。  相似文献   

13.
从大蒜头中提取精油树脂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比较了几种不同的有机溶剂浸提效果,结果表明,石油醚是一种较佳的浸提剂。用石油醚浸提提取大蒜头中大蒜精油树脂,探讨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搅拌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大蒜精油树脂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浸提温度25℃,浸泡时间2 d,每2 h搅拌40 min,料液比1∶3。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以正己烷为溶剂微波辅助提取扁杏仁油的工艺。采用响应表面优化法(RSM)对扁杏仁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是:微波功率661 W,提取时间10 min,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杏仁油的一次提取率达55.31%。利用GC-MS和HPLC-MS对扁杏仁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扁杏仁油的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总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94.53%;还有少量的维生素E和原花青素聚合物。  相似文献   

15.
该文报道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提取大蒜油的相关因素,包括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夹带剂用量等。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大蒜油适宜工艺参数组合:即以15%(V/W)无水乙醇为夹带剂,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为35℃,萃取时间为240 min,在上述提取条件下,SFE提取大蒜油得率达0.446%。结果表明:超临界流体萃取大蒜油呈淡黄褐色,半透明状,略有流动性,呈有新鲜大蒜风味。  相似文献   

16.
以环已烷- 丙酮复合溶剂提取大蒜精油,对复合溶剂提取大蒜精油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探讨影响大蒜精油得率的因素条件:复合溶剂质量配比、料液质量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单因素试验确定较好的因素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大蒜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环已烷- 丙酮复合溶剂质量配比7:3,料液质量比1:6,浸提温度55℃,浸提时间6h。  相似文献   

17.
以95%乙醇为溶剂,进行了微波场协同提取远志皂甙的研究,得到了微波场协同提取远志皂甙的最佳工艺条件:m(溶剂)/m(远志粉)=18,t=10min,微波功率300W提取2次。将提取液真空浓缩后,用丙酮-乙醚混合液沉析,生成淡黄色沉淀,过滤,沉淀真空干燥,即得远志皂甙粗产品,产率6.34%。与直接加热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场协同提取能大大缩短提取时间,并能提高远志皂甙产率。  相似文献   

18.
微波法萃取樱桃仁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冉军舰  卢奎  朱雨莹  谈天 《食品科学》2007,28(12):146-149
用微波辅助提取樱桃仁油,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时间15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7。将萃取方法进行比较,微波萃取法有明显的优点,其提油率最高,萃取温度低,萃取时间明显的缩短,分别是溶剂萃取的1/12,索式抽提的1/16。  相似文献   

19.
利用响应面法对超临界萃取大蒜油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选取超临界萃取压力,温度和时间作为随机因子。结果表明,大蒜油的超临界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为压力为15MPa,萃取温度37℃,萃取时间为2.5h。采用该工艺条件,大蒜油的萃取率可达到0.384%,验证值为0.378%,与理论值相对误差为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