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济南市玉清湖水库进水口处进行了潜流人工湿地对入库微污染河水的净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停留时间为1.5 d的条件下,两个不同单元床体对CODCr、TN的去除率均可达到30%~65%,对其他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也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针对作为饮用水水源的地表水受污染问题,研究了好氧/厌氧多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对微污染河水的净化及其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受试填料中火山石具有较大的吸附性能、较好的微生物生长能力,是最佳填料之一。好氧/厌氧/好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具有最佳脱氮效果,中试条件下,当水力负荷为10 m3/(m2.d)时,出水中总氮低于0.5 mg/L,总氮去除率高于40%。本研究为微污染水源水质改善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左倬  胡伟  朱雪诞  陈煜权  郭萧 《人民长江》2013,44(19):91-95
江苏盐城市在龙冈镇蟒蛇河南岸建设了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中试系统,以改善饮用水的原水水质。为了探索以挺水、沉水以及浮叶植物构建的表流湿地对微污染原水的水质净化效果,在系统实际运行中,分季节在表流湿地进出口进行了实地采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 表流湿地对TP、TN、NH3-N、CODMn及浊度的去除效果较好;对DO有一定影响,使其降低了10.9%;② 不论温度如何变化,湿地系统对TP的去除率基本可保持较高水平;而TN的去除率与温度成正比关系;NH3-N及CODMn去除率在夏、秋季有所波动,但在冬春季,NH3-N去除效果较好,而CODMn的去除效果不明显;DO降低表现为夏秋季大于冬春季;浊度的去除率表现为冬季大于秋季,秋季大于夏季。  相似文献   

4.
BIOSMEDI工艺在微污染原水预处理中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型BIOSMEDI工艺采用轻质颗粒滤料及与其相适应的脉冲反冲洗方式。工艺具有滤料比表面积大 ,滤层阻力小 ,反冲洗周期长 ,反冲洗耗水和耗气量小 ,工程投资低 ,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上海徐泾自来水厂预处理中 ,滤料粒径为 5~ 6mm ,采用穿孔管布气 ,滤池出水反冲洗。结果表明 ,运行时气水比为 (0 5~ 0 7)∶1,反冲洗耗水率低于 1% ,滤层阻力不大于 0 5m ,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北方潜流人工湿地水质梯级净化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振国  刘丽 《人民长江》2011,42(19):51-53
潜流人工湿地是人工湿地的主要类型,湿地梯级净化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官厅水库黑土洼地湿地系统示范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近4 a实验,总结得出湿地对各类污染物的梯级净化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示范工程对水质净化效果较为明显,各个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平均达到40%以上;前两级湿地污染物的去除率占总去除率的比例大部分达到50%以上;潜流人工湿地具有进一步净化水质的潜力。基于分析结果,对于北方人工湿地的建设提出了有指导价值的建议,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MBBR工艺在微污染原水预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是一种高效、经济的微污染原水预处理工艺。介绍了MBBR的工艺原理及悬浮填料的特点,讨论了MBBR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影响因素,详细介绍了MBBR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工程实例,并总结了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人为创建拟自然条件,利用自然界微生物学、生物学、物理和化学过程来处理污水,在发达国家应用非常广泛,目前我国对人工湿地的设计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标准和导则,系统地论述了EPA人工湿地手册中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设计理论、步骤等,并针对其局限性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为国内的人工湿地工程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9.
以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铁心桥试验基地内象目湖微污染水体为对象,研究总氮大于1.0 m3/(m2·d)的高水力负荷条件下,鹅卵石、陶粒、砾石、钢渣、蛭石、碎石和砂子等多种基质和再力花、芦苇、美人蕉及菖蒲等水生植物组合条件下的垂直流湿地和水平潜流湿地对氮磷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进水总氮浓度在0.793~2.662 mg/L时,种植菖蒲,填料从上到下分别为鹅卵石、碎石、粗砂和细砂的垂直潜流湿地单元(20单元)出水总氮平均浓度最低,为0.905 mg/L;总氮、氨氮和硝态氮平均去除率最高,达80.89%,43.06%和46.32%;总氮浓度从Ⅳ类水体提升至Ⅲ类。进水TP浓度在0.035~1.003 mg/L时,20单元总磷平均去除率最高,为30.59%,价格相对便宜的碎石对磷素的去除效果较好。种植菖蒲及填料组合为鹅卵石、碎石、粗砂和细砂的人工湿地处理单元可以应用于饮用水源地原水等微污染水强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潜流人工湿地水力设计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是模拟自然条件人为创建湿地,利用自然界微生物学、生物学、物理和化学过程来处理污水。在发达国家应用非常广泛。目前我国对人工湿地的设计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标准和导则。着重论述EPA人工湿地手册中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设计理论、步骤等,并针对其局限性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为国内的人工湿地工程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太湖B支流地表水受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水体污染严重,水中有机物浓度和藻密度相对较高。常规的"混凝—沉淀—砂滤—加氯消毒"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地去除水中有机物、铁锰、藻类等物质。采用高锰酸盐(PPC)-聚丙烯酰胺(PAM)联用强化混凝工艺对原水进行处理。高锰酸盐投量在0.45 mg/L和聚丙烯酰胺投量在0.07 mg/L条件下联用强化混凝的静态试验结果表明:PPC-PAM联用强化混凝对浊度、色度、铁、锰和耗氧量的平均去除率为90%、73%、92%、99%和38%。PPC在0.3~0.5 mg/L投量和PAM在0.05~0.10 mg/L投量下联用强化混凝生产试验的出厂水浊度、色度、铁、锰等指标,均比历史同期水平要好。  相似文献   

12.
保定中法供水有限公司原水取自西大洋水库,在夏秋两季存在原水微污染现象,尤其在溶解性锰含量高时会造成出厂水色度超标。通过对原水进行差压曝气、预加氯处理,并结合生产工艺进行一系列技术改造,引进了国内第一台水中锰在线分析仪,实现了高锰酸钾的及时精确投加,从而确保出厂水色度控制在5度以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人工湿地技术的原理和布置,阐述其处理特点和池型布置方面的区别,并详细介绍人工湿地技术在水源生态湿地和污泥处理质能转化这两种给水工程中的应用,突出该技术在今后给水工程中广阔的应用前景.污泥处理质能转化技术在净水厂设计中可用于厂区生产排水直接处理或浓缩后排泥水处理,也可用于浓缩池上清液以及脱水机滤液达标排放处理.  相似文献   

14.
用氧化塘—浮石床湿地系统处理暖寒季低污染河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滇池流域构建氧化塘-浮石床湿地复合系统对暖季与寒季的城市低污染河水开展了净化效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通过小幅调节流量来有效净化暖季与寒季低污染河水。塘与湿地的水力负荷分别为0.22、0.37m3/(m2.d)时系统对暖季低污染河水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各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CODCr75%、TP 93%、TN 64%、NH4+-N 87%。塘与湿地的水力负荷分别为0.17、0.29 m3/(m2.d)时系统对寒季低污染河水具有较优的处理效果:各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CODCr72%、TP 89%、TN 53%、NH4+-N 73%。系统出水均符合GB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系统在暖季对低污染河水中污染物的去除速率明显高于寒季。  相似文献   

15.
采用预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生物接触预氧化、PAC吸附预处理三种工艺对吴淞江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进行研究;常温下,臭氧投加量2 mg/L,预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对氨氮的去除率维持在70%以上,出水NH3-N约1 mg/L,CODMn平均去除率34.16%;生物接触预氧化对氨氮去除率可达80%以上,但CODMn平均去除率只有7.6%;PAC对色度及臭味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对其他物质去除率较低.三种工艺相比,作为水厂改造或备用应急方案,预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周建平  许龙  芮旻  沈飚  富良 《给水排水》2012,38(1):17-20
P市地表原水受到有机物污染,水中CODMn经常高达10mg/L以上,为此,在G水厂的扩建工程中,采用了两级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以保证出水水质安全。水厂运行结果表明,在活性炭吸附饱和后,一级炭池出水CODMn仍有3~5mg/L,需二级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才能使出厂水CODMn小于3mg/L。当前后臭氧分级投加比例为3∶2时,有机物的去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复合型人工湿地模型对支漳河流域滏阳河中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对水中pH值、浊度、CODmn、TN、TP、NH+4-N、NO-3-N、NO-2-N等水质指标进行了检测,实验表明,该人工湿地模型稳定运行后净化效果良好,湿地对浊度、CODmn、TN、TP、NO-3-N、NO-2-N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1%、50%、36%、91%、35%和89%。出水水质均可达到GB 18918—2002的二级排放标准,有的可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该模型可以在岳城水库水源地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采用,应用中建议给模型安装曝气充氧装置,以降低基质中胞外聚合物累积而造成的堵塞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选用聚合氯化铁(PFC)、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氯化铝铁(PAFC)作为混凝剂;选用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和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作为助凝剂,通过室内试验对比研究强化混凝技术中多种混凝剂单用及其和助凝剂联用对南淝河污染水的除浊和去污效果,并用于南淝河现场构建的混凝沉淀系统。结果表明,4种混凝剂单用时,PAFC对浊度、TP去除效果最优,对CODMn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且不影响原水的p H值,而PFC和PFS单用时可明显降低原水p H值,4种混凝剂单用时对TN均没有明显去除效果;PAFC与CPAM联用时对浊度的去除效果最佳,明显优于PAFC与APAM和NPAM联用和PAFC单用的效果;混凝剂与CPAM联用提高了其除浊和去除TP的能力,但不能明显改善其去除CODMn的效果,对原水p H和TN的影响与单用时相同。选取"PAFC+CPAM"作为南淝河示范工程的混凝剂和助凝剂,现场混凝沉淀出水水质稳定,浊度和TP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80%,对CODMn的去除率约为52%,而对TN的去除效果有限,去除率约为22.4%。  相似文献   

19.
提出以天然河砂与沸石和火山岩混合的人工快速渗滤填料改进方式,考察了新型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温榆河原水的可行性与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相比单独天然河砂填料,混合填料下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出水的CODCr、NH3—N和TN去除率得到显著提高。当天然河砂与沸石混合比为3:1时,系统出水CODCr、NH3—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4.7%、97.1%、31.8%和44.9%。当天然河砂与火山岩混合比为3:1时,系统出水CODCr、NH3—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58.2%、98.6%、40.8%和34.5%。运行稳定后,天然河砂与沸石混合填料的滤池平均水力负荷达到了4.1m/d和3.6m/d,分别是单独天然河砂的1.52倍和1.3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