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青海西宁-乐都土壤硒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结合不同地质单元和成土母质的硒含量的特点,以及对硒的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的讨论,确定了第三纪西宁群为富硒土壤的直接来源,拉脊山高硒火山岩为硒的富集提供了物质基础。提出了西宁-乐都富硒区富硒土壤的成因类型。即拉脊山高硒火山岩在咸水湖退缩阶段,经过复杂的迁移过程,富集于第三纪西宁群祁家川组等地层,最终在这些地层上发育成壤,形成可供开发利用的富硒土壤。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江汉流域经济区7.9万km2国土面积开展土壤调查,结果表明:江汉流域经济区土壤表层物质中硒含量背景值为0.295×10-6,高于全国和世界正常土壤硒含量背景值;富硒土壤面积10 068 km2,可供利用开发的面积约7 000 km2,多呈连片分布,适合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硒的富集与土壤母质背景相关,除二叠纪、寒武纪地层中的黑色岩系高硒岩石风化后形成的土壤硒含量偏高外,一般风化母质类土壤硒量总体偏低,冲积母质类土壤含量总体偏高,并且湖沼积层母质冲湖积层母质冲积层母质;从土地利用上来看一般旱地水浇地水田。区内冲积带富硒土壤基本为偏碱性土壤,有利于硒向农作物中的转移,富硒土壤区生产出来的稻米、小麦面粉硒含量总体上高于非富硒土壤区。  相似文献   

3.
江汉平原富硒土壤与农产品质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汉平原富硒土壤分布范围内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和根系土壤调查取样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江汉平原富硒土壤的存在,并发现由富硒土壤种植生长的小麦、水稻为硒含量适宜的富硒农产品。农产品累积效应研究表明,江汉平原小麦、水稻对土壤中硒元素具有高富集性,有利于种植开发富硒小麦、水稻等优质农产品。江汉平原富硒土壤可生产富硒农产品的发现,对江汉平原富硒土壤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项目成果显示,随县三里岗地区为足硒、富硒土壤的广泛分布地区。硒元素主要赋存于震旦—寒武系地层中,硒元素与富碳岩石有关,在该地土壤中的硒元素由表土至深部有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呈现表层富集—中部贫化—底部含量高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铜仁地处贵州东北部,处于黔湘渝三省(市)结合部位,矿产资源丰富,该区富硒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 及富集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限制了全区富硒特色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对铜仁地区 1∶5 万比例尺耕 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等资料,系统总结铜仁地区土壤硒元素地球 化学特征与富集程度,研究了土壤硒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铜仁地区土壤硒含量背景值为 0.37 mg/kg,低于全国大部分省市背景值;铜仁地区含硒土壤占全区耕地面积的 47.68%,清洁富硒土壤占全区耕地 面积的 50.01%,硒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于松桃县中部、德江县东部等地;该区硒含量总体东高西低,呈条带状、面 状分布,西部富硒土壤受二叠系吴家坪组煤系地层控制明显,东部受寒武系牛蹄塘组黑色岩系与铅锌-汞成矿带联 合控制;区内土壤硒含量受控于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等因素,且与汞、镉等重金属元 素关系密切。铜仁西部石阡龙塘、德江枫香坪等地区有较好的富硒土壤开发优势,可通过种植大豆、茶叶等农作物 发展富硒特色产业链。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湖北省随县洪山镇开展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研究土壤Se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内表层土壤Se含量平均值为0.27 mg/kg,是全国均值的1.3倍,整体属足硒适中水平。研究区内富硒区土壤Se含量主要受地质背景控制,震旦系及寒武系地层分布区是主要的富硒区域,富硒区域内土壤Se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研究区内第四系、白垩系、元古界及侵入岩分布区为非富硒区,成土母源的控制作用较弱,其表层土壤Se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关系密切,在成土母岩和次生生物富集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表层土壤Se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次生富集现象。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工作区位于陕西紫阳县北部,以富硒土壤为研究对象,按照“岩石-母质-土壤”结构,系统测定微量元素硒(Se)和有害元素砷汞铬镉铅(As、Hg、Cr、Cd、Pb)的含量,并对各元素迁移累积特征及土地质量进行评价。测定结果表明:(1)从岩石到土壤主要有害元素含量呈升高趋势,其中As:12.57mg.kg-1、Hg:0.068mg.kg-1、Cd:1.162mg.kg-1、Pb:24.754mg.kg-1,而Cr和Se有所下降,分别为89.51mg.kg-1和1.445mg.kg-1;(2)从岩石到母质,Cd、As、Se和Hg呈现明显富集,迁移积累系数分别为7.612、3.9、3.854和3.175;(3)从母质到土壤Cd、Se、As也呈现富集,迁移积累系数分别为4.07、2.644和2.502;(4)Cr的风化淋溶系数高达41.847,Pb为7.983,说明两者在渗漏水作用下容易流失,富集程度不高;(5)6种元素土壤克里金插值空间分布特征与地层、构造等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构成高硒土壤的地质背景区;(6)工作区富硒土壤与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的黑色含碳岩系关系密切,是土壤中硒元素的主要来源。最后,本文依据土壤富硒程度、不利元素污染程度以及有机质含量等因素对研究工作区的富硒土地划分出5个等级,为当地富硒特色农业区划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福建周宁县表层土壤硒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周宁县农业地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表层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发现周宁县存在一定的富硒土壤资源。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结果表明:周宁县表层土壤硒含量0.082~1.214 mg/kg,平均值为0.303 mg/kg,是全国土壤硒含量的1.515倍。区内潮土硒含量最高,但分布不均;红壤和黄壤是主要的储硒类型。火山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硒含量最高,本区为火山岩型富硒土壤。酸碱度与土壤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富硒优质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农产品种植结构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湖北省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和湖北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数据的收集和综合分析研究,总结省内不同农作物的富硒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四种农作物的富硒性能大小为黄豆小麦水稻玉米,农作物对土壤硒的吸收富集受作物种类、土壤pH、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较大。进一步研究发现,水田作物水稻硒含量与其土壤硒含量密切相关,受土壤pH的影响较小;而小麦、黄豆和玉米作为旱地作物,其硒富集系数在土壤偏碱性条件下大于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的,说明碱性土壤有利于旱地作物对土壤硒的吸收富集。  相似文献   

10.
基于赣南于都县黄麟地区土壤和农作物采样分析资料,研究了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富硒成因,分析了硒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Se元素平均含量为0. 30 mg/kg,土壤中硒含量总体较为丰富,富硒及足硒土壤面积占比53. 82%。富硒区硒含量与土壤酸碱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有机质、硫、砷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富硒成因分析认为,硒含量主要受控于地质背景,与早石炭世梓山组成土母岩关系最为密切。通过硒的生态效应分析,研究区能产出天然富硒稻谷、油茶,在农作物中其硒的富集系数最高,其富硒达标率分别为85%、20%,认为在富硒区大面积开发富硒稻谷、富硒油茶,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基于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养分指标和土壤理化指标测试数据,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分别评述了崇仁县过埠-杰坝地区土壤养分和土壤环境质量等级,进而将两者进行叠加分析,划分调查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研究结果表明,过埠-杰坝地区土地质量总体良好,初步圈定无公害富硒土壤面积69.41 km2,集中连片无公...  相似文献   

12.
Selenium leached from coal tailings and spoil is a challenge for mining operations in southern West Virginia. Selenium discharges are not supposed to exceed 5 μg/L, and yet are commonly in the range of 10–25 μg/L. Once in the selenate form, selenium removal can be extremely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particularly in the narrow valleys and highly variable flow regimes of southern West Virginia. This study reports on the first 96 weeks of a leaching study. Selenium leached at the rate of 0.06% of the extant selenium pool per day. After 96 weeks, about 35% of the original, potentially mobile selenium had leached. While sulfur was far more abundant, its leach rate was about 10% of the selenium rate. Iron oxyhydroxide was found to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selenium by about 70%, which indicates that selenite is the dominant, mobile selenium species during initial weathering, and that selenium could be controlled at its source, through special handling and treatment of selenium-rich rock units. Iron oxyhydroxide kept selenium near the regulatory limit of 5 μg/L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贵州省普安县耕地土壤硒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以该县1∶5万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成果为基础,利用参数统计、绘制等值线图、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总结该县耕地土壤中硒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并研究硒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该县富硒耕地资源丰富,硒元素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质影响,同时,丰富的有机质以及酸性土壤的广泛分布,亦是造成硒元素富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水源地包气带土壤的吸附能力,提出基于包气带动力学的长白山天然矿泉水水源地的土壤吸附能力研究方法。根据长白山地区的地质概况,发现水源地包气带可以吸附和净化污染物,以长白山天然矿泉水水源地包气带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东郊、南郊和北郊3个水源地包气带。结合动力学实验,测试了3个水源地包气带对苯酚和柴油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3个长白山天然矿泉水水源地包气带对苯酚的吸附速率分别为19.145 5、21.554 5、19.695 5 mg/(kg·h),对柴油的吸附速率分别为1.734 725、2.282 9、2.995 925 mg/(kg·min),说明白山天然矿泉水水源地包气带土壤对苯酚和柴油的吸附能力较强,可以提高长白山天然矿泉水水源地的土壤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测定宣恩县西北部表层土壤及茶叶、水稻、玉米、土豆中硒和锌的含量,研究其分布特征及土壤中硒、锌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宣恩县西北部表层土壤中硒含量处于高硒水平,锌含量也处于丰富水平,且土壤硒、锌含量空间分布不均匀,这主要与其区域地质背景有关。土壤中硒、锌元素形态主要为强有机结合态与残渣态,很难以离子形态释放出来,不同形态硒变异系数随着硒惰性增强而增大,不同形态锌变异系数随着锌惰性增强而减小,硒在全区的生物易利用性较锌稳定。土壤中各形态硒、锌含量与其全量、pH值、有机质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农作物可食部分对土壤硒、锌元素富集能力强弱分别为玉米>茶叶>水稻>土豆、茶叶>玉米>水稻>土豆。硒在不同农作物中自根茎至叶片或籽实富集系数依次降低,锌在茶叶叶片及玉米籽粒中富集系数高于其根部或者茎部。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是影响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选取阜康地区东部的准东矿区为研究区,在测定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层的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采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FA-MLR)分析重金属的来源和各来源的贡献比率。结果表明:准东矿区土壤重金属Cu和Zn元素未出现重金属污染且发生亏损现象;Cr和Pb元素存在轻微重金属污染且有轻微富集;As和Hg元素出现较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发生重度富集。FA-MLR分析表明,准东矿区90.31%的Hg来源于煤炭燃烧,43.5%的Pb来源于交通运输,21.69%的As来源于大气降尘,Cu和Cr的主要来源为煤尘,其贡献率分别为63.29%和83.67%,其中30.67%的Cu来源于土壤母质,76.01%的Zn来源于土壤母质。准东矿区主要重金属元素贡献率由高到低的来源依次是煤炭燃烧、煤尘、土壤母质、交通运输和大气降尘。除Zn以外的土壤重金属还存在未知来源。FA-MLR成功地模拟了准东矿区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并给出各来源的贡献率,能为准东矿区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硒矿资源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硒的地球化学性质以及硒矿床类型的分析,对生物圈中土壤硒和植物硒的研究,同时结合硒在国际市场以及国内的需求量和硒的价格分析,对硒的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发现硒矿资源的供求矛盾,使得硒矿的研究更加迫切。因此,需要加强硒矿资源的研究,特别是对硒矿来源和富集的分析和研究,为指导下一步的找矿提供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8.
全球罕见的独立硒矿,于本世纪在玻利维亚的帕卡哈卡问世,当时它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硒矿床。由于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现在硒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医药、食品、电器、复印等方面。可是,因为硒原料来源稀少,现时严重短缺,形成物以稀为贵的局面,其价格不断上涨,所以激发了各个国家的矿业界找矿热情。我国近几年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鄂西南、陕南及甘南有所突破,现已探明白家嘴子及城门山特大型硒矿床,德兴、大宝山及拉尔玛大型硒矿床,金堆城及大石沟中型硒矿床,渔塘坝和双河小型硒矿床,不但使我国对硒的需求得以缓解,而且使中国跃居世界首位,成为“硒矿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