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过一系列的选矿工艺流程处理后的氰化尾矿,粒度比较细,难以沉降,导致回水中固含量比较高,直接回用时影响浮选指标,从而限制了回水利用率的提高。针对氰化尾矿难以絮凝沉降的问题,本文研究了无机絮凝剂氧化钙、有机絮凝剂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HPAM)及实验室研制絮凝剂(GGQ)的最佳投加量及调整尾矿浆不同pH值条件下絮凝剂的除浊性能。提出并使用絮凝速度提高率进行实验室自制药剂(GGQ)与市售药剂絮凝性能比较,结果表明GGQ的絮凝速度提高率为70.76%:絮凝沉降60 min,氰化尾矿浆pH值为7时添加GGQ絮凝后体系剩余浊度为34.62 NTU,综合比较絮凝速度提高率及除浊性能得出GGQ具有比HPAM、CaO优异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2.
氰化法是从矿石中提取黄金的主要方法。当有氧参加时,单质金溶解于氰化钾溶液中,即有氰亚金酸钾形成:4Au+8KCN+2H_2O+O_2=4KAu(CN)_2+4KOH游离氰浓度是金矿氰化作业中的主要控制指标。为了降低氰化钾(或钠)的消耗,一些矿山将锌置换后的贫液返回一部分,重新用于氰化作业,致使氰化液中带入较多的锌,锌氰络离子的存在给游离氰的测定带来困难。据五龙金矿分析规程,黄金矿山实际使用的游离氰其测定方法是用 AgNO_3在碱性条件下,滴定游离氰与锌氰合量,另用络合滴定法测定锌含量,然后按摩尔比,锌:氰=1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通过硫酸浸取硫铁矿烧渣工艺条件的实验,讨论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的编码后的线性回归法,解决正交设计L_(16)(4~5)实验中各因素的单项、交互项以及平方项对因变量的影响。在原有试验数据基础上,通过淘汰、增加、线性回归循环方法,得出一个具有统计意义的表示各参数单项、交互作用项及平方项等对实验结果的线性表达式。本实验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硫酸浓度、硫酸浓度-温度交互作用、硫酸浓度-反应时间交互作用、温度-反应时间交互作用、硫酸过量系数的平方项和硫酸过量系数-温度交互作用对浸出率有显著性影响。规划求解显示,最佳组合为硫酸过量系数1.149、硫酸浓度8.0 mol/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3.0 hr,预测浸出率为87.1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