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温度不断提高,对合成航空润滑油的高温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产4108合成航空润滑油属于高温稳定型航空润滑油。用氧化安定性试验(175℃,204℃,218℃和230℃),热安定性试验(274℃),气相结焦试验和热失重分析评价了国产4108合成航空润滑油的高温性能,并与进口合成航空润滑油的高温性能进行了对比。在高温下,4108合成航空润滑油的40℃运动黏度下降率,酸值增加值,金属腐蚀,结焦量和热失重均与进口合成航空润滑油相当或略优,说明4108合成航空润滑油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2.
氧化安定性是航空润滑油的重要性能。影响航空润滑油氧化安定性的因素有温度,氧气和金属催化剂。简约介绍了热分析,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在评价航空润滑油氧化安定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航空润滑油高温抗氧剂的合成研究,红外光谱化学表征证实合成制备了新型结构的芳胺低聚物抗氧剂。将合成所得抗氧剂应用到多元醇酯基航空润滑油配方体系中,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斜板模拟结焦试验法、旋转氧弹法(RBOT)、航空润滑油氧化与腐蚀安定性评定法FED-STD-791-5308、航空润滑油热氧化安定性与抗腐蚀性评定法FED-STD-791-3411对该航空润滑油样品进行高温性能评定。评定结果表明,新型抗氧剂显著提高了多元醇酯基航空发动机润滑油的高温抗氧化、抗结焦性能,使其腐蚀与氧化安定性满足了国际民用航空发动机油规范SAE AS5780B和美国海军航空发动机油规范MIL-PRF-23699G要求,是一种抗氧化性能优异的多元醇酯航空润滑油新型高温抗氧剂。  相似文献   

4.
合成类航空润滑油热氧化安定性的优劣对于军用飞机的飞行安全至关重要,对于研究高温条件下润滑油氧化安定性的衰变情况意义重大。因而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对不同种类合成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进行对比评价分析。文章以标准试验SH/T 0560润滑油热安定性试验法与SH/T 0450合成油氧化腐蚀测定法为参考依据,提出了一种可行性较强的试验思路:即对合成烃及酯类合成航空润滑油进行预处理试验,先定性地测定出允许试验条件范围,然后根据此试验条件范围进行试验,再测算试验结束后油品的40℃黏度变化、酸值变化、沉积物含量和金属试片的重量变化,最后定量地对两种油品的热氧化安定性进行科学地评价,为此以928航空润滑油基础油PAO和DIOA作为应用实例,分析论证了此方法。  相似文献   

5.
搭建了1套油品高温氧化结焦行为的实验室评价装置,并测定了两种润滑油高温氧化后的极性和非极性结焦前驱物及结焦的组成,研究了其热氧化结焦行为;同时,还考察了温度(200~280℃)和时间(4~24 h)对最终结焦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润滑油的氧化程度加深,生成结焦的倾向增大。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结焦量-温度-时间三维图确定润滑油的安全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采用腐蚀与氧化安定性试验方法评定航空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探索该方法中评定指标的相互关联性。结果表明,腐蚀与氧化安定性试验中航空润滑油总酸值变化、粘度变化率、沉积物生成量的变化趋势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总酸值变化和粘度变化率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可预测沉积物生成量的变化趋势;腐蚀与氧化安定性的评定指标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性,无法根据某一指标来预测其它指标。差示扫描量热(DSC)双峰法放热峰面积比值变化趋势尚不能较好地预测沉积物生成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燃气涡轮航空发动机及其润滑油标准进行了简述。根据国外实验室提供的分析检测数据,以多元醇酯为基础油并添加抗氧剂、极压抗磨剂等功能添加剂研制的KAJ780燃气涡轮航空润滑油表现出优异的抗氧化腐蚀性、热安定性、高温氧化安定性、极压抗磨性、润滑油相容性和橡胶相容性,产品性能满足SAE AS5780A规格中标准型(SPC)产品主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8.
聚α-烯烃广泛应用于航空润滑油中。综述了聚α-烯烃的性能特点,分析了聚α-烯烃的高温氧化衰变过程并简要介绍了压力差式扫描量热法评价聚α-烯烃氧化安定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多元醇酯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合成基础油,广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润滑油、精密仪器仪表油、齿轮油等领域。不断发展的航空发动机对多元醇酯的黏温性能、低温性能、热安定性、氧化安定性要求逐步提高。文章主要对多元醇酯基础油这些优异性能与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并根据航空润滑油规格标准的发展提出了多元醇酯基础油以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一种新型高温抗氧剂(NHA11).热分析结果表明,该抗氧剂在8B润滑油中能有效抑制高温沉积,与其它抗氧剂复配使用时,能满足4厘斯合成航空润滑油的腐蚀和氧化安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气相色谱法、石油产品溴价测定法(电量法)和核磁共振法分别测定不同来源聚α-烯烃(PAO)10的沸程、支化度和不饱和度,利用加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考察不同来源PAO10的氧化安定性,采用板式成焦器研究不同黏度PAO的成焦性能以及不同来源 PAO10对其调和的SM 5W-30汽油机油成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O4、PAO10和PAO40的成焦质量分别为32.6、22.9和8.2 mg,进口PAO10、PAO10-1和PAO10-2调和的汽油机油的成焦质量分别为153.5、327.8和253.2 mg。PAO黏度越小,成焦质量越大;沸程较窄、支化度较小的PAO10的氧化安定性好,其调和的汽油机油的成焦质量小。  相似文献   

12.
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作为发动机的关键配套材料,现阶段主要发展方向是更优的高温稳定性和抗高温结焦性能。参照SAE AS5780D性能规范,研发了RIPP 4058高性能型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简称4058 润滑油)。研究过程中紧紧围绕关键技术,从关键原材料的研究入手,先后完成了新型多元醇酯基础油、胺类高温抗氧剂的研究,进而优选配方体系,着重提高高温稳定性和抗高温结焦性能,兼具优良的润滑性能和理化性能。性能试验数据表明,研制的4058润滑油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润滑性能、理化性能和材料相容性,总体性能与国外先进产品相当。建立了过程工艺控制体系,从而确保4058润滑油的性能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利用成焦板试验机、四球试验机、摩擦试验机等模拟方法及二冲程发动机试验,考究了聚异丁烯相对分子质量与加入量、矿物油加入量、稀释溶剂用量及添加剂配伍与二冲程汽油机油润滑性、静净性、排烟性之间的关系,成功地研制了符合ISO13738-2000EGD级二冲程汽油机油规格标准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润滑性、清净性及低排烟性的低烟型GED级二冲程汽油机油  相似文献   

14.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柴油机油氧化降解换油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红外光谱仪,依据ASTM E2412测定了7种装备上使用的4种柴油机油累计469个油样的氧化值、硝化值及磺化值,通过对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计算分析,研究得出了氧化值、硝化值和磺化值的换油指标分别为0.25A/0.1 mm、0.25A/0.1 mm和0.20A/0.1 mm,为国内外柴油机油换油指标的制定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或依据。  相似文献   

15.
船用系统油主要用作低速十字头柴油机的曲轴箱及油冷式发动机活塞的冷却介质,要求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氧化安定性和水分离性。根据此特点,选择500SN和150BS按适当比例调配作为船用系统油的基础油,并进行了添加剂的筛选及复合配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10W/30SD/CC通用内燃机油为例,利用红外光谱测定技术对通用内燃机油在汽、柴油车使用过程中的氧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汽油机油加强了高温清净性能,柴油机油具有低温油泥分散性能。在柴油车上使用的衰败变质趋势大于汽油车,抑氧水平的下降趋势也大于汽油车。  相似文献   

17.
以氧气为氧化剂,甲酸为催化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萃取剂,采用催化氧化反应与溶剂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对焦化柴油进行了氧化萃取脱硫。结果表明,最佳脱硫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90min,充氧压力0.6MPa,催化剂用量10%(占焦化柴油总体积,体积分数),萃取时间20min,萃取剂/原料油(体积比)1.0。在此条件下,焦化柴油经硅胶吸附精制后,硫含量可以从1694.2μg/g下降到37.5μg/g,符合欧Ⅳ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煤基费-托合成油为API III+润滑油基础油,利用高压差式扫描量热仪(PDSC)和热氧化模拟试验(TEOST MHT-4)测定配制煤基汽油机油样品的起始氧化温度和高温沉积物生成量,考察了复合剂和抗氧剂对煤基润滑油基础油起始氧化温度和高温沉积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剂与抗氧剂的加入量不会持续增强油品的氧化安定性,过量的抗氧剂反而会因其自身氧化而增加高温沉积物生成量;全配方煤基5W-30汽油机油样品PDSC测试起始氧化温度为259.94 ℃,TEOST MHT-4试验高温沉积物为18 mg;与某品牌石油基5W-30汽油机油相比,煤基汽油机油具有更好的氧化安定性和更少的高温沉积物生成量。  相似文献   

19.
徐连芸  解世文 《润滑油》2006,21(2):8-13
论述了国内摩托车排放法规,这些排放法规促进了我国摩托车产品结构的变化和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从而对我国摩托车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四冲程摩托车专用机油要求有较好的抗磨损性、良好的热氧化性、较好的抗剪切性、适度的摩擦特性等;对二冲程摩托车油要求有良好的润滑性、排烟性、清净性、流动性和混溶性。  相似文献   

20.
注空气开采过程中稠油结焦量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江航  许强辉  马德胜  谭闻濒  黄佳  李阳  陈希  史琳 《石油学报》2016,37(8):1030-1036
通过建立油藏高温、高压反应模拟实验装置,物理模拟了稠油注空气开采过程中焦炭的生成过程,研究了反应气氛、温度、压力以及空气通风强度对稠油生焦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空气气氛下,原油低温氧化显著促进了焦炭生成,5 MPa反应压力下,每克稠油最高焦炭生成量为0.375 g,是氮气气氛下最高生焦量的2.5倍,焦炭初始生成温度受低温氧化影响比氮气条件降低了近200℃。随压力升高,加剧的低温氧化反应提高了焦炭生成量,但是5 MPa后压力影响不再显著。随空气通风强度增加,生焦量并非持续增加,而是在33.4 N·m3/(m2·h)附近存在极值。进一步对比分析了焦炭的高温氧化消耗与原油组分蒸馏失重对焦炭生成量的影响。其结果表明,焦炭氧化是空气气氛下温度自225℃升高至300℃过程中焦炭净生成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在氮气气氛下,随温度升高至450℃,加剧的原油热解缩聚反应增加了生焦量,但温度进一步升高引起焦炭自身热解失重,生焦量降低。另外,实验还发现,当温度超过200℃时,反应管内油砂中心温度超过外壁面加热控制温度。分析表明,超温现象由原油组分的低温氧化和部分活性较强的焦炭高温氧化引起,因此该稠油存在油层自燃点火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