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胀断加工技术对连杆材料的特殊要求及胀断连杆用材料的发展现状,探讨了非调质钢胀断连杆组织性能控制的原理与策略。最后提出了扩大非调质钢应用的建议,强调应加强基础研究,揭示非调质钢的材料特性,特别是组织性能定量关系;强化"产学研用"结合,采用控锻控冷技术实现非调质钢胀断连杆组织性能的精确柔性系统控制。  相似文献   

2.
张朝磊  魏旸  方文  苗红生  王青海 《材料导报》2018,32(14):2458-2461
通过合金成分测定、显微组织定量分析、室温拉伸力学性能测定,对国内某厂采用国产钢材生产的非调质钢36MnVS4连杆断口不齐、胀不断和断口变形大胀断缺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杆的组织上原奥氏体晶粒过细、铁素体含量超标、存在大量贝氏体,组织均匀性差,连杆的性能上断面收缩率大是产生缺陷的主要原因;明确材料基础特性,采用控锻控冷技术实现对组织性能精确地系统控制是解决胀断缺陷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采用金相分析、硬度测定和热模拟压缩变形等实验,结合采集的工业生产数据,研究了胀断连杆用非调质钢C70S6的材料特性及组织性能控制。主要包括动态连续冷却相变规律及其影响,先共析铁素体的特性及影响,以及硬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结果表明:动态连续冷却过程中,随着冷速在0.5~20℃/s范围内变化时,组织类型和含量的变化均不大;金相检验误判是部分连杆锻造企业发现连杆内部存在铁素体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碳当量和索氏体化率是调控硬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通过宏观分析、扫描电镜微观分析以及材料理化性能检验等方法,对某发动机胀断连杆螺栓松脱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杆螺纹表面粗糙、存在微裂纹等加工缺陷以及无螺纹区域过长、采用切削方式加工螺纹等是导致连杆螺栓松脱的根本原因。通过针对性的制造工艺改进,采用挤压成型方式代替切削方式加工连杆螺纹,大幅度提高了螺纹强度和表面光洁度,成功地解决了连杆螺栓松脱问题。  相似文献   

5.
根据形变强化非调质钢螺栓的制造工序,对MFT8非调质钢原材料、冷拔和时效处理三种状态下的形变强化效应进行研究,比较了其形变硬化指数及力学性能,研究分析了组织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FT8非调质钢形变强化效应明显;时效处理后仍具有良好的形变强化能力,可以确保螺栓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强化后的螺栓各项力学性能指标达到8.8级技术要求,研究材料能够取代调质钢制造高强度螺栓。  相似文献   

6.
《安装》2020,(4)
激光涨断技术是国际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连杆加工新技术,该技术能显著提高汽车发动机核心部件连杆加工精度和劳动生产率。本文结合某知名汽车部件制造厂连杆生产线搬迁项目,重点分析和阐述了激光涨断技术在连杆生产线中的布局、功能、加工工艺,以及激光涨断技术的应用优势,希望该技术能得到更广泛认识和更多应用。  相似文献   

7.
铁素体-珠光体型非调质钢的高周疲劳破坏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种碳和钒含量不同的铁素体-珠光型非调质钢的高周疲劳破坏行为,并与调质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铁素体-珠光体型非调质钢的高周疲劳性能与其微观组织特征有关.提高铁素体相硬度,其疲劳极限及疲劳极限比均提高,疲劳极限比最高可达0.60,远高于调质钢的0.50;热轧态粗大的网状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的疲劳性能较差,低于同等强度水平的高温回火马氏体组织。铁素体-珠光体型非调质钢疲劳破坏机制不同于调质钢,其疲劳裂纹基本上萌生于试样表面的铁素体/珠光体边界,并优先沿着铁素体/珠光体边界扩展;对于同等强度水平的调质钢,不存在像铁素体那样的软相,因而易在试样表层粗大的夹杂物处萌生疲劳裂纹.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时效工艺对变形减面率28%的非调质钢紧固件线材的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紧固件用非调质钢经时效工艺参数300℃×2 h处理,其拉伸塑性和冲击韧性分别约提高了37.4%和8.7%,其原因归于时效处理后具有稳定状态或亚稳定状态的组织结构或亚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国内外非调质钢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了非调质钢的强韧化机理及手段,并从非调质钢强化方程、微合金元素固溶度积方程、晶内铁素体强化、控轧-控冷技术等方面阐述了非调质钢强韧化的研究动向。列举了各类非调质钢的典型应用,分析了非调质钢在我国生产及应用中的问题,并给出扩大非调质钢生产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微量元素对微合金非调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微合金元素N,A1,Ti对热加工用非调质钢30MnVS和冷加工用非调质钢25MnV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对于30MnVS钢,定义了一个特征函数Z,Z值大于0.14时,组织和性能较理想。对于25MnV钢,低Ti、高A1钢具有更好的组织和性能。  相似文献   

11.
强韧微合金非调质钢的研究动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叙述了国内外微合金非调质钢的发展应用现状与趋势,探讨了微合金非调质钢强韧化途径,并从微合金制备工艺的变革、控锻-控冷技术的一切、成本调整及新型F-B和F-M型复相微合金非调质钢的提出、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微合金非调质钢研究上的运用以及微合金非调质钢制件应用领域的拓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强韧微合钢的研究会动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胀断MC 11 H连杆横向断面收缩率偏低的原因.结果表明:在连杆锻造过程中,锻件大头、小头端心部和横截面1/2半径处的金属沿锻件宽度方向向四周流动,导致连杆大头端分布着短条状MnS夹杂物,从而使MC11 H连杆的横向断面收缩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因省去了淬火、回火工艺,非调质钢具有节约能源资源的特点,使其受到广泛关注,在汽车工业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从成分优化设计、控锻控冷技术及热处理技术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铁素体-珠光体(F-P)型非调质钢强韧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概况,重点探讨了控锻控冷技术对组织细化、碳氮化物及晶内铁素体(IGF)析出行为的影响,并对其强韧化技术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对48MnV非调质钢汽车发动机曲轴探伤磁痕现象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在锻造过程中原材料不均匀流变,造成原材料心部组织偏向连杆颈内侧部位,并在其后的机加工过程中心部组织外露,导致产生探伤磁痕现象。分析微观特征,结果证实其实质是心部碳偏析带在近表层的分布。分析了探伤磁痕现象对曲轴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按技术条件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曲轴出现的偏析现象不会成为疲劳裂纹优先萌生的条件,即偏析区与正常区域在零件受力中的行为没有明显差别,没有降低曲轴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15.
使用液压伺服疲劳试验机考察一种新型(汽车前轴用)Nb+V复合微合金非调质钢的疲劳行为,绘制出S-N曲线并分析了疲劳断日特征,研究了其三点弯曲疲劳性能的试样尺寸效应及其原因.结果表明,试样的尺寸对非调质钢的三点弯曲疲劳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三点弯曲疲劳极限随着试样尺寸的减小而增加,但是试样尺寸对疲劳试样的断口形貌几乎没有影响;在三点弯曲疲劳试验中,试样尺寸效应源于试样内部的应力梯度,小尺寸试样的应力梯度比大尺寸试样的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非调质钢曲轴模锻成形工艺为研究对象,首先就非调质钢曲轴模锻成形工艺的基本操作流程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基于环保视角,针对非调质钢曲轴模锻成形过程当中,控温冷却环节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研究,指出了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价值,望引起各方特别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非调质钢曲轴感应淬火时出现裂纹的原因。方法首先统计了裂纹的分布规律,并确定了裂纹源位置,之后通过金相检验、低倍检验,从锻打工艺、材料偏析等角度对裂纹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产生在分模面位置的裂纹,是因产品结构造成该区域材料在锻打过程中发生流速不均,当材料的框型偏析位置在锻造挤压下流动到此处时,偏析的材料产生了微细空洞,该微细空洞在后续感应淬火时成为裂纹源而引起开裂。结论该裂纹的产生与材料框型偏析有直接关系。研究对控制非调质钢曲轴生产中的裂纹缺陷,提高曲轴生产质量,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柴油发电机组连杆大端盖断裂造成严重机毁事故.通过宏观和微观分析,证实连杆大端盖的断裂属腐蚀疲劳脆断,导致大端盖断裂的主要原因是材料的冶金质量和热加工质量低劣,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低倍组织检验、力学性能测试及其材料工艺性试验等方法对用42CrMo钢制成的发动机连杆经调质后发生的淬火裂纹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材料中存在钨元素,导致连杆在淬火后发生淬裂。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赵斌  顾冲时 《工程力学》1997,(A02):504-508
本文应用工程力学及坝工理论,提出了用等效面力和体力代替湿胀效应的新方法,导出了其相应的计算公式,从而可方便地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湿胀的影响,简化了模拟显胀效应的复杂过程,为评估湿胀应力的影响提出了一条新的途径。上述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我国某重力拱坝,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