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防护热板法测试了一种低密度莫来石在150~500℃的导热系数,分析了测试温度、压力、试样厚度、设定温差等测试参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拟合得到了3组该低密度莫来石导热系数的计算模型,并根据实际测试结果对3组计算模型分别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低密度莫来石试样的导热系数随测试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温度-压力、温度-温差的计算模型在所选温度范围内的相对偏差小于5%,温度-厚度的计算模型在所选温度范围内的相对偏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2.
基于绝热条件下一维理想导热过程的原理,对激光法导热系数测量中试样状态导致的测试问题进行分析比较,提出试样表面处理方法的最优方案。针对试样的厚度、表面状态、反光度和透光度,确定导热测量中单层垂直、单层水平、双层垂直3种基本模式下试样表面处理的具体方法,对比每种方法的测试结果。实验表明,试样厚度是测试的关键影响因素,准确测量试样厚度以及预估试样临界最小厚度d_(min),是测试工作的重点环节;提出显著降低测试误差,实现单层垂直和单层水平测量模式的相互转换方法;根据材料的反光度和透光度采用不同的喷涂方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该文从原理和实际操作上系统阐述试样表面处理可行的方法,为激光法导热系数测试工作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低温导热系数测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一个棒状试样导热系数测试装置,研讨了在低温导热系数测试中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减少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多层绝热低温有效导热系数试验方法,对两种国产多层绝热材料有效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比对,在特定的绝热材料预处理过程下,得到了工程应用数据。  相似文献   

5.
在开发高导热吸附剂过程中经常需要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稳态平板法测量导热系数因方法简单直接而应用广泛.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发现侧面散热对导热系数测量影响很大,采用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对试验数据处理公式进行修正,可得到较满意的实验结果,并进一步研究了热源温度、样品厚度、试样导热系数对侧面散热的影响.为减少侧面散热以及热电偶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考虑到试样加工难易程度,就所用实验装置而言,试样厚度在12mm较为适宜,热源温度选用55℃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提拉法生长了Nd^3+:Gd3Ga5O12(Nd:GGG)单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激光脉冲法分别测量了Nd:GGG激光晶体的比热和热扩散系数,计算得到晶体的导热系数,与用PPMS测量得到的导热系数相吻合.实验结果表明:Nd:GGG激光晶体具有较大的比热和导热系数,具有良好的热物理性能;Nd:GGG晶体的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计算得到晶体的德拜温度为711K.  相似文献   

7.
对大面积高纯铜50minX10mm×4mm试样,表面涂敷环氧绝缘漆,在一个大气压饱和LHe中进行传热性能研究。同光滑铜试样传热比较,测量液氦核沸腾临界热通量(qcHF)、膜沸腾最小热通量(qMHF)、导热系数及其随散热角度变化。实验表明钢表面涂敷环氧绝缘漆后,其核沸腾临界热通量、膜沸腾最小热通量都增加,导热系数减小近1/3,且试样不论水平放置、垂直放置其核沸腾曲线都向右偏移。  相似文献   

8.
李华新  张名木 《计量学报》1997,18(1):42-45,71
建立起热脉冲法的新理论模型,分析了相应的测试技术问题。利用研制的微机测试系统 种材料的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进行了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测试广阔进可信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金属纵向直接电加热的卡里劳希法则,利用Gleeble-2000热力学动态模拟试验机,通过通电加热细长棒试样时的功率能耗及两端长度上湿度的变化,测试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对SM490YB H型钢进行了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表明,卡里劳希法则是可行的,试验方法便捷,试验数值准确,拓宽了Gleeble-2000型热模拟试验机的应用范围和领域。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地源热泵岩土导热系数现场测试系统的三维数值模型,基于所建数值模型分析了测试时间、舍弃初始小时数、钻孔半径、岩土体初始温度、加热器输入功率等因素对岩土导热系数测试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响应测试时间应大于70h;对于柱热源模型,随着钻孔尺寸的增大,辨识得到的导热系数逐渐减小;岩土初始温度对岩土导热系数辨识结果没有影响,但采用参数估计法作为辨识方法时,岩土初始温度的测试精度对辨识结果有较大影响;对于纯导热模型,加热器输入功率对岩土导热系数辨识结果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国内导热系数测试仪器设备偏大、试样装夹不方便以及人为计算误差等问题,综合运用机械、自动控制、传感测控及交互式人机界面技术设计研发了RGD-3001A智能导热系数测试装置.该装置的最大特点是试样厚度的测量、夹紧以及所有数据采集、显示、计算均由系统自动完成,整个测量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同时还具有上位机通讯功能,真正实现了导热系数测试的自动化.实验表明,该智能导热系数测试装置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及测量精度较高,操作简单,并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在技术上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深冷技术》2016,(5):51-55
搭建了基于真空深冷环境下一维稳态热流的固体界面接触导热研究的试验装置,制作了3对不锈钢—玻璃钢测试试样,每对试样具有不同的表面粗糙度。在真空深冷环境下对不锈钢—玻璃钢界面接触导热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讨论了界面接触压力和接触表面粗糙度等对接触导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接触压力条件下,表面粗糙度越大导致试样的实际接触面积越小,接触导热系数越小;表面粗糙度相同时接触压力越大,接触界面上发生接触的微凸体变形量增大,接触面积增大接触导热系数也越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瞬态平面热源法在不同的环境相对湿度下对3对泡沫玻璃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试样的导热系数受湿度影响较小,几乎不随环境湿度变化;在相对湿度较高的情况下,试样的导热系数随湿度的增大而增大,与低湿度时相比导热系数最多增大了近1.5%;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泡沫玻璃的导热系数存在不均匀性,不同区域的导热系数值存在较大差别,最大可相差8.8%。  相似文献   

14.
根据周期热流法的测试原理,采用理论分析、实验测定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设计了一套导热系数测试系统.利用先进的数据采集系统,通过自编程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与处理.通过数值实验发现所需测试试样的最小长度远小于相关文献中的穿透深度.对几种试样进行了测试,发现导热系数最大误差不超过5%,经仿真修正后误差在3%以内.该测试系统具有简单、可行、数据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平板式导热系数测量仪是根据傅立叶导热定律。能够提高导热系数的精度及测试的效率,加热器控制算法是来自改进遗传算法的PID。运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去寻优确定PID参数Kp、Ki、Kd。这样的话缩短了测试周期,并使导热仪的测试效率得到提高,更能让虚拟仪器平台提高了测量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结论:导热系数的测试精度与效率,在应用此测量仪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张忠进  郎敏 《计量学报》1996,17(1):49-53
建立起单丝断电法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并用以测量和材料导热系数,探讨和分析了测试技术及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测量了多种材料的导热系数,均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表明单丝断电法是一种可靠,简单,快捷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7.
3ω法已成功应用于体态、薄膜等材料导热系数的测量,但还很少应用于流体领域。由于3ω法具有良好的测试性能,为此尝试将此法用于流体导热系数的测量。自行研制了流体导热系数的测量装置,采用锁相放大器获取3ω电压与频率的关系,并借助最小二乘法,算出待测试样的导热系数。通过对10#变压器油和去离子水等流体试样的测量,实验误差控制在5%之内,表明本实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测量导热系数传统模型与相关文献中的修正模型的原理与不足,提出一个较为严密的三维传热学模型,利用MATLAB数值模拟验证了其合理性。推导出计算圆柱型试样导热系数的公式,并得到了适合实际应用的简化公式。以真空橡皮盘为例,定量分析了侧壁散热对导热系数测量值的影响程度,给出了试样规格与测算精度的关系曲线。当试样半径与厚度的比值大于28.9时,侧壁散热的影响将小于5%,故可忽略。  相似文献   

19.
激光闪射法在材料导热系数的测量方面已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利用激光闪射法测试了微孔炭砖的导热系数,分析了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物体表面温度推算变导热系数的测试原理及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根据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物体表面温度的测定值推算随温度线性变化的物体导热系数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利用设计的测试系统对几种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量和计算。结果表明,测试计算方法简单可行。为测定物体变导热系数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