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董敏 《治淮》2013,(11):29-30
一、系统概述与建设现状应急通信系统不是一种单一的通信方式,而是一组涵盖地面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等多种技术手段,支撑各种应急业务需求的,具有不同属性和功能的综合通信方式,应急通信是在各类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开展应对或救援行动所必需的通信保障。作为应急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卫星通信为主要传输手段的卫星应急通信系统在处理洪涝灾害、水污染突发事件的抢险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著提高了水利机构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蒋玉付  韦丽娜 《人民长江》2015,46(20):88-90
自然灾害发生时,传统通信网络将会受到严重损毁,造成通信中断,给应急救援带来极大困难。采用WLAN技术与无人机技术相结合,快速高效搭建空中基站,为应急救援提供可靠通信保障。简要阐述了WLAN技术、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对使用WLAN技术和无人机结合搭建空中基站可用性进行了技术性分析,此保障方式可为部队参与复杂应急救援行动中的通信保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卫星通信在水利通信中的应用现状分析,针对卫星通信的技术特点和防汛应急通信的需求,阐述了卫星通信技术在安徽省防汛应急通信系统中应用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卫星通信作为应急通信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利用卫星通信作为应急通信系统能够为救灾活动发挥重要作用,公网和专网在应急通信中具有互补性。针对目前公网专网分机并存的现状,目标是设计基于Ku频段的一机双网卫星便携终端,研究公网和专网的平台融合和终端融合技术,该卫星便携站具有高度的集成化、便携和使用方便的特点,能解决应急通信中设备复杂,通信手段单一,不适合一线力量使用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1水电部队应急救援通信保障目标水电部队的应急信息系统建设依托武警部队共性技术体制,坚持以应急救援设计为核心的一体化发展方向,兼顾水电部队在能源建设方面的信息化需求。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相似文献   

6.
卫星通信已成为应急通信的重要手段,如何选取合适的通信方式和技术是建设应急通信系统的一个核心问题。介绍常见的卫星通信技术体制,分析特点与应用场景,结合水利应急通信的特点,提出水利卫星应急通信系统体制选择时应满足的3点要求,综合比较后,确定SCPC/DAMA技术体制最适合于水利卫星应急通信业务。  相似文献   

7.
林韬 《人民黄河》2003,25(12):5-5,7
“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对图像通信提出了多方面的应用需求,特别是对今后黄河两岸工情、险情的抢护和处理提出了应急图像传输的要求。根据对图像传输技术的市场调查,今后黄河下游应急图像传输可以采用的方案有:①采用会议电视技术和微波接入电路;②采用会议电视技术和宽带无线接入电路;③采用便携式卫星通信终端进行通信连接。其中,方案1、2以黄河下游现有的微波通信干线作为主要的通信通道,具有较强的通信可靠性,没有信道使用费,设备总费用较低,但二者不能保证在黄河下游两岸任意地方都能实现应急图像通信;方案3符合今后移动图像传输技术的发展和黄河应急图像传输快速、可靠和不受地点限制的要求,但系统造价较高,而且卫星通道的使用要付一定的费用。  相似文献   

8.
通信是防汛工作的"生命线",建设防汛应急卫星通信系统,利用卫星通信和计算机设备,第一时间将现场情况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省防汛指挥中心,为防汛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对提高防灾避险能力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卫星通信构建防汛应急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9.
地球卫星通信系统有VSAT卫星通信网络系统,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等,应用于水情自动测报中的卫星通信系统具有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大、通信频带宽,信道质量好以及通信组网灵活等优点,卫星主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主要由遥测站和前置接收机构成。  相似文献   

10.
对大坝风险的警情监测、警源识别、警兆分析与警情发布等涉及的处理程序和内容进行了研究,指出:大坝风险应急救援机制涉及行动指挥、信息传递、判断决策、抢险救灾队伍、抢险行动、通信保障、物资保障、应急征用等方面,在建立大坝失事风险应急机制方面,必须遵循正确的方针。  相似文献   

11.
各种突发灾害在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较大破坏,因此要求加快对其信息的掌握,做到主动处置,提高效率。介绍了应急救援侦测的定义,我国应急救援侦测的发展历程,应急救援侦测的信息获取、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等一般过程。阐明了应急救援侦测的意义,即科学有效指导应急救援各项工作的开展,真正让应急救援行动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相似文献   

12.
甚小孔径终端VSAT(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卫星通信系统具有速率高、微型化、建设周期短等优点,已在电力系统应急通信网建设中逐步得到广泛应用,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al)技术则将模拟声音信号数字化,使其可以在IP数据网络上传输。文中以大渡河流域VOIP应急调度通信系统为例,介绍了基于VSAT关键技术的大渡河流域VOIP应急调度通信系统建设案例,为今后进一步推广基于VSAT的VOIP应急调度通信系统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水利部建设了新的水利卫星通信平台,旨在为水利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应急视频、语音、水文遥测、广播等通信手段。介绍了水利了星通信平台的构成,提出了水利卫星通信在水文遥测领域的解决方案,结合典型的成功案例,证明了水利卫星通信平台是水文遥测工作中一种十分重要的通信手段。  相似文献   

14.
根据卫星通信在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远程集中监控中的应用,提出了适用于电力监控通信的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要求,对卫星通信系统技术体制的选择和带宽资源配置进行了分析,简要描述了卫星通道与光纤通道冗余切换的实现方式,并介绍了卫星通信在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远程集中监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卫星通信就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媒体来转发无线电波,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卫星通信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航天技术相结合并由计算机实现其控制的先进通信方式。卫星通信具有覆盖面广、传输距离远、通信频带宽、系统容量大、质量稳定.且建设成网快、站点设置灵活等特点,近年来,该项技术在水利系统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6.
过去,水电部队因长期从事施工生产任务,受高度分散、经常流动等不利因素影响,通信保通能力及手段较内卫、机动部队有一定差距。现今,部队转型成为应急救援国家队后,任务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更加要求水电部队通信保障工作要随着任务的调整转型而快速推进。如何利用现有装备、有效组织任务中的通信保障直接影响到部队应急救援能力作用的发挥。从提高思想认识、搭建指挥通信平台、活用各种通信手段等三个方面对部队遂行应急救援任务通信保障组织谈些个人粗浅的认识与看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将水电部队纳入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探讨水电部队遂行应急抢险任务时的专业技术保障问题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分析了应急救援专业技术保障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多项具体对策,包括注重人才培养、完善行动预案、实践与理论并重、加强科技创新等,旨在开拓具有水电部队特色的专业技术保障之路,确保科学高效且圆满地完成应急救援任务。  相似文献   

18.
曹邦卿  贾虎 《人民长江》2011,42(7):99-102
南阳核电站一旦投入运行以后,若发生核泄漏事故,将对当地主要水系白河水系产生重大污染。针对核泄漏事故具有的不确定性、流域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社会恐惧性,在分析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特性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核泄漏事故应急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预案、应急培训和演习、应急救援行动响应、现场污染控制和清洁、应急终止和善后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近年来城市内涝灾害给居民、交通及城市基础设施带来的巨大影响,以低成本发现高风险事件和应急预案漏洞为目标,通过兵棋推演模拟城市内涝灾害应急救援过程。依据兵棋推演与灾害理论,结合GIS技术、决策树等方法,综合建立了动态兵棋棋子模型、暴雨规则、可视化地图及兵棋推演模型,实现了城市内涝灾害应急救援兵棋推演。结果表明:在设定的5年一遇暴雨情景及18个推演回合下,两个应急救援行动方案中,我方行动1虽能完成内涝灾害应急救援,但造成损失的概率非常高;我方行动2能够完成内涝灾害应急救援,且造成损失的概率较小。将兵棋推演方法引入到城市内涝灾害应急救援中,可准确的推演应急预案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对提高有关应急部门灵活处理应急事件的指挥能力、管理能力与决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水利部新一代卫星通信系统开始建设,购置了卫星转发器资源,更新改造了原有卫星主站系统,建成了新一代水利卫星通信主站平台,目前,水利卫星主站已建成投入运行。介绍新一代水利卫星通信应用系统的卫星参数,阐述系统主站、小站、应急通信小站、综合业务小站的组网方式和结构,分析系统小站电话号码与IP地址分配,以期对新一代水利卫星通信应用系统的建设起指导作用。力争在新一代水利卫星通信系统建成后5年内,水利卫星小站能达到上千的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