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加强对大华桥水电站库区内潜在滑坡的监测与评估,利用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之间共46景Sentinel-1数据和SBAS-InSAR技术获取了大华桥水电站库区内的时序InSAR形变结果。结果表明:大华桥水电站沿江库区的大华、拉古古滑坡形变速率分别为-100 mm/a和-110 mm/a,累积形变量分别为-14 cm和-12 cm,处于不稳定状态。在5~10月的汛期期间其形变速率陡然增加,受降雨影响明显。通过现场勘察,发现大华、拉古滑坡体有明显滑动迹象,表明InSAR结果可靠性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大华桥水电站库区滑坡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电站库区两岸边坡在受到降雨和库水位相互作用的持续影响、人类工程活动不断加剧、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等造成的地质灾害高发、频发。如何将水电站库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快速、精准地排查识别出来成了水电站安全管理的一大难题。应用无人机倾斜摄影和机载lidar技术对吉牛水电站库区岸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不仅能够快速提供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地形地貌影像和实景三维模型,还能够取代人工开展一定的地质灾害核查工作,减少人力的投入,规避人工作业风险,是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水电站建成投产后,水库水位变化频繁,改变了库岸边坡原有的稳定性,易诱发边坡失稳破坏,从而对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及周边居民区产生一定安全隐患。为了更好地掌握乌东德水电站蓄水过程中库区边坡的形变情况,通过SBAS-InSAR技术对该区域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间的升降轨哨兵数据进行解算,获取了研究区的地表形变特征;结合库水位变化情况、SAR数据反演出的边坡土壤含水量后向散射系数,对识别出的5处不稳定区域的形变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用升降轨InSAR可准确识别出库岸边坡的形变情况,研究区最大年平均沉降速率为-92 mm/a;库岸边坡的形变趋势与库水位及土壤含水量后向散射系数变化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水库蓄水是致使边坡体加速沉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溪洛渡水电站山区河道型水库库区复建公路库区塌岸、库区滑坡、库岸蠕变等典型工点,从公路设计角度提出水电站库区复建公路库岸再造影响区设计理念与治理思路,以减少库岸再造影响区的治理费用,为水电站库区复建公路设计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飞速发展,实景三维模型应用于诸多领域,但基于倾斜摄影建立的三维模型存在模型拉花变形、纹理缺失等问题。本文以官厅水库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将无人机倾斜摄影与近地摄影技术有机结合,探索提出了一种空地一体化的近景摄影测量精细化建模方法;与传统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相比,构建的TIN 结构更为丰富,模型视觉效果更清晰。采用空地一体化的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方式,其构建的三维模型几何结构更精细,纹理更真实细腻,可为今后实景三维精细化建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红层滑坡具有分布广泛、隐蔽性强、突发性高、识别难度大等特点,采用多源时序InSAR技术和光学遥感技术对四川省成都市龙泉山地区开展滑坡隐患识别,并以郑家房子滑坡为典型点开展时序监测分析,以揭示其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基于时序InSAR技术共识别出9处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ALOS-2数据的识别效果优于Sentinel-1数据;InSAR监测显示郑家房子滑坡变形具有周期性,变形区间与汛期重合,最大形变速率为-40 mm/a,最大变形量为134 mm。结合现场调查分析,该滑坡在强降雨等诱发因素下可能发生大规模失稳,直接威胁坡体居民区和村道,建议在雨季加强持续性监测。  相似文献   

7.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危岩体常发育在高陡边坡的危险隐蔽地带,传统勘察测量方法存在精度低、勘察难度高等缺点,快速、便捷地识别高陡边坡危岩体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以黄登水电站重要建筑物边坡开口线外危岩体隐患排查结果为研究基础,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构建1∶500的三维实景模型,结合机载激光雷达(LiDAR)遥感测量技术获取研究区内高精度的LiDAR点云数据及光学影像数据等成果,搭载三维可视化遥感解译平台,建立危岩体解译标志,获取危岩体的结构面产状特征并开展野外详细调查及解译成果复核工作,复核工作证明前期遥感测量技术准确率强,解译成果可信度高。同时根据地理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危岩体的发育分布规律及成因机制,得出研究区内危岩体主要发育在1 609~1 963 m高程,多数危岩体所在的边坡坡度为40°~70°,危岩体发育以正南向为主,并且河流水系与人类工程活动对危岩灾害的发生也具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对水电库区高位危岩体的隐患识别及成因分析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澜沧江中、下游河段小湾、大朝山、糯扎渡三大水电站库区航片的滑坡研究,说明航片判释是研究水电工程库岸稳定性行之有效的手段,比常规野外地质调查方法提高工效10~20倍.文中列举了代表性判释实例,提出了航片滑坡判释程序,建立了滑坡判释标志,总结出估算滑坡体积.判定滑坡成因、类型、稳定性、运动方式和发展趋势的方法.使航空遥感技术在研究水电工程库岸稳定性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宙  吴波  林璐  刘璐  薛健 《陕西水利》2022,(1):215-218
水库实景三维模型与数字线划图是提高水库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信息,可助力水库调度、防洪及宏观决策.采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测区进行航摄,通过密集点云与倾斜相片匹配技术构建水库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创新性在实景三维模型下通过裸眼三维采集的方式制作测区数字线划图,并对成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 表明,应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水库1∶20...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崩塌滑坡转化为泥石流的特点,研究泥石流源区内的崩塌滑坡体特征,以映秀至卧龙间渔子溪流域为研究重点,划分研究区约396 km2,以研究区内23条泥石流沟(流域总面积约为208 km2)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精度遥感影像将崩塌滑坡点进行解译,并通过野外实际调查进行复核,证实了遥感解译的可靠性,最终得到崩塌滑坡点2 741个,总面积23.6 km2。利用GIS对崩塌滑坡在高程、坡度、坡向、地层岩性和河流距离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 500~3 000 m海拔范围内,崩塌滑坡分布最多;坡度40°~50°范围,崩塌滑坡面积比例最大;坡向在90°~180°范围较为集中,此范围垂直于地震断层;崩塌滑坡较坚硬闪长岩岩组容易被地震、降雨等因素触发大量崩塌滑坡;距离河流较近的山体容易发生崩塌滑坡。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新干航电枢纽工程库区左岸系赣江河流阶地,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刻画水库蓄水后二元结构库岸地下水的动态浸没过程是合理地进行库区浸没评价的前提。分别建立双侧河渠潜水和承压含水层地下水非稳定流运动解析解和区域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流数值模拟模型,对比评价水库蓄水后二元结构库岸的地下水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评价前期,解析法和数值法均能够刻画库区蓄水后库岸地下水浸没的动态变化规律和趋势;然而在评价中后期,降雨入渗因素对地下水浸没的作用逐渐凸显,数值法的计算结果更为合理。同时,基于数值法,结合浸没评判标准,预测蓄水至第3年末的浸没面积将增大至10.91 km2。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前期浸没控制方案的布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落差峡谷地带地势险峻、陡峭,致使从业人员无法按照常规作业方式去布设像控点。为解决陡峭坡面像控点无法布设引起的测绘精度难以保障等问题,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引进了特制多镜头相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1],选用科卫泰六轴旋翼机搭载睿铂DG4Pros进行高精度多视角影像数据采集;同时,采用行业主流建模软件,通过模块化数据处理流程,建立了工程区域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2];最后,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模型精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落差稀疏像控点倾斜摄影建模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满足相关比例尺测绘产品后加工的精度需求,且对三维测绘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山峡谷地形中SAR影像的几何畸变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可视性的双轨SAR库岸滑坡识别方法,基于该方法对卡拉水电站坝址上下游15 km范围的7处潜在滑坡体进行监测。结果显示,4处滑坡体基本稳定,3处滑坡体不稳定,识别结果与现场勘测一致,且另发现1处新的不稳定滑坡体;InSAR与GPS监测方法得到的下马鸡店滑坡体变形趋势一致,不稳定的GPS测点均分布在该方法识别的高形变区域,而InSAR方法的监测范围更全面,可指导现场GPS测点布设;同一滑坡体不同位置加速变形的影响因素不同,海拔高的位置更容易受降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滑坡灾害多发国家,对滑坡灾害进行有效的监测预警是减轻其危害的最主要手段。与传统的监测方法相比,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能够获得面式数据、成本低等特点,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能满足广域滑坡早期识别及动态监测的目的。以6景ALOS-2卫星PALSAR影像为数据源,采用SBAS-InSAR技术对白格滑坡进行灾前形变趋势监测,获得了年平均沉降速率图和累计沉降值图,并最终推断出白格滑坡灾前形变趋势,达到了发现变动和监测趋势的目的。沉降趋势与实际结果一致,证明了SBAS-lnSAR技术用于滑坡早期识别与动态监测的可行性,在广域地质灾害监测方面具有较广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由于其速度快、成本低、周期短,高效生成三维实景模型,已经成为三维设计行业的首选方案,带来了较好的工程效益。近年来水利工程亟需采用"GIS+BIM"进行三维设计和工程管理,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结合项目案例利用倾斜摄影技术获得精细化西溪桥闸三维实景模型,为三维信息模型在水利桥闸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浅层滑坡汇集形成的沟谷型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减少泥石流造成损失的最有效途径是尽早发现、快速识别地质灾害潜在点。以福建省浅层滑坡诱发的沟谷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选取沟床纵比降(J)、流域面积(A)和地形综合值(T)作为沟谷泥石流的识别因子,在已有的预警方法基础上,通过分析沟谷型泥石流的地形特征,提出了快速识别浅层滑坡诱发沟谷型泥石流的指标参数模型,并采用多个地区的易发性沟谷进行了精度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识别的结果和实际情况吻合度高,覆盖率达89%以上;当流域满足A≥0.03 km2,J≤0.42,且T≥0.28的条件时,滑坡物质易导致沟谷泥石流的发生。所提出经验模型所需的数据是易于测量的地形参数,可简单快速地识别潜在浅层滑坡诱发的沟谷型泥石流,为泥石流预警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高陡危岩体稳定性评价难度大的问题,以湖北省十堰市房县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危岩体边坡为研究对象,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倾斜摄影技术及工程地质分析相结合,对危岩体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将危岩体三维激光扫描点云及倾斜摄影模型导入达索3DExperience(3DE)平台,采用自主创建的结构面模板准确识别结构面信息,进而利用结构面空间模型互相切割形成定位三维块体,可确定块体的空间位置及规模,并进行块体形态分析、块体体积测量与计算等应用。该危岩体结构面识别及块体分析方法可为其他工程危岩体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库滑坡灾害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GIS)的建设已成为水库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需求。以西南大型水库库岸滑坡灾害为对象,在设计系统总体框架基础上,通过对滑坡灾害相关数据分析,提出以GIS空间数据库为核心、结合关系型数据库和多媒体文档库的滑坡数据集成管理和建设方案;同时详细论述了基于Skyline的滑坡灾害3DGIS系统的技术架构,以及包括库区三维场景浏览及漫游、滑坡查询及空间定位、滑坡基础信息浏览、数据动态更新管理维护等在内的主要功能。总体来看,西南大型水库库岸滑坡3DGIS系统既搭建起了有效集成管理库区滑坡灾害相关信息的数据平台和框架,也实现了以数据管理及展示功能为主的三维空间信息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旭龙水电站库区岸坡陡峻,不良地质体发育,为确保水电站正常运行,准确评价不良地质体稳定性和滑坡堵江及涌浪风险至关重要。经工程地质测绘确定库区分布18处不良地质体,均为第四系堆积体,蓄水前稳定,不存在堵江风险。蓄水后有8处堆积体可能存在变形破坏,其中7处堆积体可能发生塌岸,规模小,不会堵江;16#堆积体可能发生滑坡,规模较大,可能堵江和产生涌浪。利用GeoStudio软件对16#堆积体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采用分析模拟法和潘家铮法对滑坡堵江风险进行了预测,并利用滑坡涌浪经验公式分析了涌浪对滑坡区、水库上下游岸坡和大坝的影响。结果表明,16#堆积体失稳不会造成堵江,滑坡涌浪不会影响大坝安全。研究思路与方法可为金沙江上游相关工程的风险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于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建设测量工作需求,建立了一种新型精密控制网。该网将多个360°棱镜安置于控制点上,呈一字形对称分布于地下厂房上下游侧边墙处形成边角网,并在布设的边角网中轴线两端的稳定平台上设置2个专用控制点,从而形成固定测站与自由设站相结合的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精密控制网,并在厂房内的金结机电安装等施工测量中得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精密控制网技术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以及具有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测量精度和作业效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