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消除波通过一组反射界面时,由于上覆地层的透射损失对振幅的影响,根据广义O’DohertyAnstey公式,探索了一种利用声波曲线求取透射系数的方法,补偿上覆地层对主要目的层的地震反射振幅的影响,补偿后不仅主要目的层的反射能量增强,而且层间弱信息丰富,使目的反射层的振幅得到恢复。模型试算结果表明,随着地层品质因子Q的减小,透射系数曲线变陡;当地层吸收一定时,随着深度(时间)的增加,透射损失增大。  相似文献   

2.
地震波穿过介质分界面时,会产生透射损失.当上覆地层存在强反射界面时,这种透射损失是不可忽略的,它会影响叠后地震属性提取及波阻抗反演的精度,影响油气预测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子波反演的叠后地震数据透射损失补偿方法.首先研究了包含透射损失的叠后变子波地震道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稀疏约束下的反射系数反演方法.利用反...  相似文献   

3.
地震波穿过介质分界面时,会产生透射损失。当上覆地层存在强反射界面时,这种透射损失是不可忽略的,它会影响叠后地震属性提取及波阻抗反演的精度,影响油气预测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子波反演的叠后地震数据透射损失补偿方法。首先研究了包含透射损失的叠后变子波地震道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稀疏约束下的反射系数反演方法。利用反演得到的反射系数实现了透射损失的补偿。数值模拟实验及实际资料处理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恢复地震波的真振幅,提高叠后波阻抗反演的精度,尤其是在上覆层存在强反射界面的情况下,透射损失补偿是不可忽略的。为此本文通过对厚层模型和薄层模型分别用几何理论和波动理论计算相应的透射衰减系数,阐述了两者的物理本质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直接利用速度谱和地震道计算透射衰减系数的叠后透射损失补偿技术,经过理论地震道数据验证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的应用,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上覆薄层对目的层反射响应有很大的影响,它可产生速度各向异性以及散射衰减引起的传播损失。在进行目的反射层成像和反射系数反演时,必须考虑这些影响。用等效介质理论来描述一套薄层中标量波(即声波或SH波)的传播可得出一个简单的一般O’Doherty-Anstey公式。该公式用几个取决于上覆反射层一维随机波动的统计参数来定义,它可与众所周知的针对目的层和保幅偏移/反演算法,以及AVO分析法综合应用。我们用弹性薄层介质中的SH波来说明该综合法的应用。结果表明,在补偿薄层对地震反射旅行时和振幅的影响方面,它是一种合适的方法 因此,目的反射层的薄层灵敏AVO参数(零偏振幅和AVO梯度)可得到更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从多层弹性介质理论模型出发,探讨了用加层的方式正确计算透射损失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某井的实际弹性参数应用了此方法,计算了假设介质分别为弹性情况和粘弹性情况下的透射系数,得到了关于地震波在多层介质中传播时所发生的视衰减的基本认识,最后在AVO处理中用所得到的透射系数对反射波作了透射损失校正,与常规AVO处理相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厚度小于地震波长的储集层照样可以含有大量碳氢化合物。这类地层表现出涉及到来自储集层顶面和底面反射波干扰的调谐效应。储集层中的天然裂缝在决定流体流时能发挥重要作用,使得人们极大地关注着裂缝的密度和方位。当存在一组或多组线状垂直裂缝时,非零偏移距的各反射波的振幅随方位角而变化;所以,调谐效应也将随方位角而变化。当波长远大于典型的裂缝间距时,等价介质理论保证能把这类垂向断裂地层模拟为镜面对称平面平行于该地层的单斜地层。垂向断裂薄层的反射和透射系数随入射角和方位角的变化可以用水平慢度来表示,并能自动计算穿越地层传播的射线随方位角的角度变化及当地层厚度和波长处于同一数量级时出现的调谐效应。对足够小的频率(或等价地说,足够薄的地层),导出了反射和透射系数矩阵及透射振幅的近似表达式。这些表达式明确表明,所有反射脉冲和所有转换透射脉冲和入射脉冲的时间导数具有相同的波形,而对较厚的地层而言,明显存在着来自于地层顶部和底部的不同反射波,尤其是对小入射角更是如此。当这些反射波相互干涉时,可以发现脉冲波形随方位角发生明显变化,导致了地层中由于传播效应引起的地层顶部和底部反射系数方位角变化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地震波振幅属性是识别目的层岩性的重要参数,但该属性受上覆界面的影响较大。为了弄清上覆水平界面对目的层地震波振幅的影响,从正演模型出发,利用双程波动方程进行模拟,研究地震波在不同速度、不同尺度的上覆地层中传播时振幅的变化,建立上覆界面与目的层地震波振幅之间的联系,通过构建包含完美匹配层(PML)边界衰减系数的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公式,使用GPU进行并行计算加速,最终获得三维层状水平速度模型目的层地震波振幅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上覆水平界面的反射系数发生变化时,目的层地震波成像振幅的变化范围及变化趋势都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尤其当上覆水平界面的反射系数趋于一致时,目的层地震波成像振幅便会发生异常性的变化。该研究成果可为地震资料处理解释过程中正确识别目的层岩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9.
反射信号和高速干扰的振幅和波形随着炮检距的增大而变化。反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薄反射层或厚过渡层的反射系数,透射效应及波的类型的转换也都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点源的几何发散也是随着炮检距的变化而变化。反射地震记录的这些复杂性是人所共知的,但是,我们在设计标准模型时通常忽略了这些因素。由大角度所产生的明显影响可在处理时切除,对保留的数据也总是假设波形不变并具有双曲线型的正常时差,在CDP叠加之前常常应用道间平衡和自动增益控制来部分地补偿炮检距对反射的影响。本文的目的是想说明炮检距各种影响的重要性,并且说明分析这些影响的方法。射线参数与截距时间即(p-τ)曲线,以及反射,透射和波型转换系数与射线参数曲线都有助于识别某一特定层状模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p-τ曲线实际上是由一组易于解释的椭圆累加而构成的。p-τ曲线上的截距时间及斜率表示,x-t图上的一个波至出现的位置。p-τ曲线的曲率与x-t曲线的几何发散度有关。由于射线参数对于任一射线路径来说是固定的,因此也就容易识别出哪些是产生多次波和转换横波的主要射线参数和界面组合。对每个有意义的同相轴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就更有利于对资料的分析和解释。对具有较大速度差的地层模型中的高速噪音和具有较小速度差的第三系碎屑岩模型中的信号分析结果,说明了炮检距影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三维有限差分法已被用于钻井穿透倾斜层情况下的声波波场的模拟。体积源和点力产生的声波波场可表示成通常的单极和偶极响应,本文主要分析了倾斜层的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以及准剪切各向异性。我们发现倾斜层对声波波场的主要影响是使单极和偶极源产生的透射/反射系数产生变化,当偶极源场从松软地层穿过倾斜界面到坚硬地层中时,其透射比穿过水平层时要小得多。SV波和SH波穿过倾斜界面时不同透射导致了较大的方位振幅变化,由此  相似文献   

11.
在复杂油气藏勘探中,由于上覆地层速度变化大,反射波出现焦散现象,因此与射线走时有关的叠加成像方法(NMO/Stack、NMO/DMO/Stack和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在实际应用中难于对目的层准确地叠加成像.该文针对焦散问题,利用能适应横向变化的偏移算子将地表波场延拓至目的层之上, 以消除焦散对目的层成像的影响.Marmousi 模型的试算结果表明延拓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单相与双相介质拟海底反射的AVO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潜在的巨大能源,目前普遍认为它存在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地震剖面上的拟海底反射(BSR),因此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层的物性和研究含天然气水合物层顶、底界面的AVO特征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的AVO方法主要是利用单相介质理论,但实际的地层都是含有流体的多孔隙介质,因此利用双相介质理论研究分界面上的AV0特征是非常必要的。Ecker提出了水合物沉积的3种微观模式:①水合物是流体的一部分;②水合物是固体骨架的一部分;③水合物胶结固体颗粒接触面。利用单相介质理论和双相介质理论分别计算了上述3种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以及同样条件下不含水合物地层与含游离气地层分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系数,并对单相介质理论和双相介质理论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发现,在地震勘探的低频范围内,第1种和第2种模式的反射和透射系数非常相似,二者的差值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第3种模式的AV0曲线表现出和前2种模式完全不同的特点,可以根据这种特点把它与前2种模式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3.
The seismic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single layer sandwiched between two dissimilar poroelastic solids saturated with two immiscible viscous fluids are investigated. The sandwiched layer is modeled as a porous solid with finite thickness. The propagation of waves is represented with potential functions. The displacements of particles in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aggregate are defined in terms of these potential function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viscosity in pore fluids, the reflected and transmitted waves are inhomogeneous in nature, i.e., with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propagation and attenuation. The closed-form analytical expressions for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are derived theoretically for appropriate boundary conditions. These expressions are calculated as a non-singular system of linear algebraic equations and depend on the various parameters involved in this non-singular system. Hence, numerical examples are studi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various properties of the sandwich layer on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layer thickness, incident direction, wave frequency, liquid saturation and capillary pressure of the porous layer on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are depicted graphically and discussed.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a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incident direction and various properties of the porous layer.  相似文献   

14.
适用于AVO分析的层状介质反射系数公式及模型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AVO研究的不断深入,急需给出层状介质反射系数理论公式。本文在平面纵波入射和全固态介质假设条件下,导出了纵、横波反射、透射系数公式,并以单层为例计算出了不同厚度、不同入射波频率和不同埋深条件下,含气(包括高阻、低阻)与不含气时的反射系数随入射角变化的结果。文中还模拟界面的形态计算了同一反射点反射系数的变化,与简化的Zoeppritz方程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表明,纵波反射系数随入射角变化的趋势,两者是近于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线性过渡层复合体的地震反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速度在某一方向上呈线性连续变化的地层称为线性过渡层。2个或2个以上速度梯度不同的线性过渡层的组合,即为线性过渡层复合体。从弹性动力学理论出发,讨论了由2层过渡层构成的复合体的反射滤波特点,推导了2层不同速度梯度的过渡层夹在2个均匀层中所构成的复合界面的反射滤波特性公式。通过一系列组合形式的数值试验,给出了它们的滤波特征。研究表明,不同的速度梯度及组合方式分别表现出低通、高通和带通的性质,它们对应着不同的沉积环境。据此可以从滤波特性来判断沉积类型,还可以结合振幅谱中零点的间隔和第一个零点的位置推断该地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16.
数传问题是电缆维修过程中碰到的较复杂的问题。本文从电缆的反射系数对数传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实际维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二维地震资料探讨南海南部北康前隆的迁移现象及其对形成油气圈闭的影响。在南沙海域,早中新世不整合(EMU)是一个区域性不整合面,EMU之上的地层可以简单归结为披覆层系和水平层系。披覆层系直接覆盖在EMU上,具有连续薄层的平行地震反射特征,向南东方向加厚,属于悬浮沉积;而水平层系同期充填在低凹处,不断上超和覆盖早期的披覆层系,厚层状,呈不连续或弱反射特征,属于浊积物与悬浮物的混合沉积。通过上超反射终止的迁移和披覆层系的加厚两个特征判断,中中新世以来北康前隆在向上隆升的同时不断向南东方向迁移,反映了南沙海域减薄的陆壳有一个强烈挠曲和均衡反弹过程。前隆的迁移留下了一系列的古潜山,披覆层系和水平层系是很好的盖层,有利于圈闭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盖层各向异性对时移地震AVO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油藏盖层各向异性在油藏开发前后对地震AVO曲线有相同程度的影响,而这种影响能否在2次地震AVO曲线相减后变得很小,可以被忽略?利用某油田数据建立了储层岩石物理模型,根据Gassmann方程获得了该油田储层的纵、横波速度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曲线.设计了双层油藏模型,通过求解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界面的透射系数与反射系数的线性方程组,计算了油藏盖层存在各向异性时的P-P波和P-S转换波反射系数,分析了不同Thomsen参数对反射系数及其油藏开发前后反射系数差异的影响,并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小入射角情况下进行P-P波时移地震AVO分析,可以忽略盖层各向异性的影响;大入射角情况下进行P-P波时移地震AVO和多波时移地震AVO分析,盖层各向异性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exture,diagenetic behavior and evolution of dolomite in the Huanglong Formation,trace (e.g.,Fe,Mn and Sr) and rare earth element (REE) geochemistry,and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e.g.,C,O and Sr),four types of diagenetic fluids are identified in the Huanglong Formation dolomite reservoirs of the Eastern Sichuan Basin,China:1):marine-derived pore waters in the marine diagenetic environment,2) sabkha compaction brine conserved in the early shallowburied diagenetic environment,3) strongly-oxidizing low-temperature meteoric water in the seepagesubsurface flow diagenetic environment,and 4) strongly reducing deeply seated mixed hot brine in the middle and deep burial diagenetic environment.The fluids developed hereditarily from one environment to another,which resulted in its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Fluid characteristic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dolomite reservoirs:1) dolomitization by marine-derived pore water in the quasisyngenetic stage did not form an effective reservoir; 2) early diagenetic burial dolomitization by the sabkha compaction brine formed the basis for reservoir development; 3) meteoric water karstification in the paleo-epidiagenetic stage expanded both 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size of the reservoirs,and improved the reservoir quality; 4) deep-burial dissolution and tectonic fracturing in the reburial diagenetic stage further improved reservoir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相似文献   

20.
火成岩区地震波传播规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裴正林  牟永光 《石油物探》2004,43(5):433-437
高速层屏蔽是地震勘探中的一个难题。采用Zoeppritz方程,研究了火成岩高速层界面上地震波的反射与透射特性,采用一阶应力速度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模拟、射线追踪法和有效反射系数法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火成岩高速层中弹性波传播规律,发现火成岩层对地震波具有能量屏蔽和路径屏蔽2种屏蔽作用。提出了采用P波广角反射和P波高速层内局部转换广角反射波消除火成岩高速层对地震波的屏蔽作用。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减弱高速层的屏蔽作用,提高深层目标层的反射波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