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薄形陶瓷板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陶瓷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在生产薄形陶瓷板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釉泡、孔洞等缺陷.笔者从各个工序探讨了产生釉泡、孔洞缺陷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产生这些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坯体里的硫酸盐和碳酸盐在分解过程中排气不充分导致.最后结果表明:通过在坯体配方中降低高CaO含量的原材料比例原...  相似文献   

2.
利用陶瓷废渣生产绿色陶瓷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利用陶瓷废渣生产绿色陶瓷产品.在对陶瓷废渣特性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原矿原料、半熟料废渣、熟料废渣的性能检测,确定最佳配料配方;通过采用低温快烧技术,开发使用坯体增强剂,实现了废水、废渣零排放,废气污染物大幅下降,使废渣使用比例达到80%以上,生产出性能优于GB / T4100-2006标准的绿色陶瓷产品.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景德镇地区陶瓷原料的性能,提高泥料的可塑性和坯体强度,适应陶瓷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发展的需要。两年来,经红光、人民、新华等瓷厂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腐钠”具有高效、多功能的作用,是陶瓷工业上一种良好的添加剂,能改善景德镇地区的原料性能,并具有增强、增  相似文献   

4.
采用粉煤灰、赤泥等类粘土质的工业固废制备建筑陶瓷是其生态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了陶瓷坯体主要成分粉煤灰和赤泥配比为3:2时优化的烧成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研究了成孔剂含量对陶瓷体积密度、孔隙率及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了与该坯体相适宜的釉料配方及涂布方式对坯釉结合性能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具有自保温性能的陶瓷坯釉一次干压成型和一次烧成的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较优化的烧成温度为1100℃,保温时间为2h;适宜的成孔剂含量为5%,釉料配方和涂布工艺对坯釉结合性能和釉层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坯釉一次干压成型是解决坯釉适应性和提高结合强度的有效技术途径;陶瓷基体中加入成孔剂并不会对釉质层的质量造成影响,且坯釉一次干压成型和一次烧成的制备工艺可实现以粉煤灰、赤泥为主要原料的陶瓷的一体化生产,具有显著的生态、节能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苏育炜 《佛山陶瓷》2011,21(1):30-32,39
本文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分析几个陶瓷成品缺陷的成因,论述陶瓷原料对陶瓷缺陷产生的影响,进而探讨陶瓷原料的标准化对避免陶瓷缺陷、提高陶瓷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稳定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瑞文 《陶瓷工程》2000,34(6):17-19
介绍了利用德化当地及周围地区陶瓷原料低温烧成白云美陶的坯体配方、工艺参数、烧成方法、坯体性能,并指出充分利用当地和周围地区原料生产白云美陶给企业带来了很好的效益,提高了德化陶瓷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刘钦志 《江苏陶瓷》2010,43(2):37-38
利用陶瓷活性材料和添加剂等原料磨制成釉料施于坯体上,上釉的坯体釉层干燥后产生裂纹,经煅烧后釉层因张力大而收缩产生缩点现象,形成缩点釉。本文通过对原料的运用、施釉方法、施釉厚度、烧成制度等方面论述了缩点釉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1 前言缺釉是指有釉制品表面局部无釉,在卫生瓷生产过程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缺陷。由于它是一种成瓷缺陷,除了弄清其成因并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外,对于无法避免的还须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2 缺釉的成因釉料配方不当,不能形成良好的坯釉中间层,使得坯釉结合不良;釉料颗粒过细,釉浆不均匀;釉的高温粘度过高,流展性差;釉浆的添加剂不当;施釉时坯体表面沾有油污、灰尘等;施釉时坯体过热,釉面干燥后又受潮;釉层过厚;坯件在运送、装坯过程中釉面被碰掉。3 生产过程中的处理方法调整釉料配方,使坯釉结合良好或降低釉的高温粘度,增加釉的…  相似文献   

9.
日用瓷用锆乳浊釉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日用瓷工业优质陶瓷原料日趋紧缺 ,使用劣质原料会使坯体产生发黄或发灰的现象 ,研制了可以遮盖坯体颜色的高白度锆乳浊釉 ,并对影响乳浊能力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负离子抗菌复合陶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凤萍  雷建  李缨 《硅酸盐通报》2006,25(5):147-151
通过将电气石直接加入陶瓷坯体中,将载银抗菌剂和TiO2通过浸渍复合在坯体表面及坯体通孔表面,制成了负离子抗菌复合陶瓷产品,并分析了该陶瓷的配方、烧结温度和浸泡时间对负离子释放量和抗菌性能的影响,以及利用X射线衍射对该种陶瓷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应用陶瓷进展》2013,112(3):99-102
Abstract

The applicability of 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 (EPD) for the fabrication of single layer and multilayer ceramic coatings on dense ceramic composite materials has been examined. Al2O3/Y-tetragonal zirconia polycrystal (TZP) functionally graded composites of tubular shape were successfully coated with a two layer coating comprising porous alumina and dense reaction bonded mullite layers. The dual layer coating structure was designed to eliminate the numerous cracks caused by volume shrinkage during sintering of the individual EPD formed layers. In another example, mullite fibre reinforced mullite matrix composites were coated with a thin layer of nanosized silica particles using EPD. The aim was to achieve a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 field in the silica layer on cooling from sintering temperature, in order to increase composite fracture strength and toughness. The EPD technique proved to be a reliable method for rapid preparation of single layer and multilayer ceramic coatings with reproducible thickness and microstructure on ceramic composite substrates.  相似文献   

13.
冯晓明  鲁雅文  王志诚 《陶瓷》2009,(10):50-53
薄型陶瓷砖的生产是降低原料消耗、减少能源消耗的主要途径。成形、输送、干燥机理和控制系统研究是薄型陶瓷砖产品生产的重要环节。陶瓷砖薄型化是陶瓷行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目标。  相似文献   

14.
Results are provided for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mperature mullite-zirconium ceramic with use of activated ceramic powders prepared by grinding for different times with addition of illite clay, and from pure oxide powders. It is shown that increased activity and amorphicity of ground particles considerably promotes formation of mullite phase at 1200°C, and also transition of the monoclinic modification of ZrO2 to tetragonal, particularly with an increase in firing temperature. It is proposed that as a result of rapid “freezing” the structure retains the high-temperature modification of ZrO2, having a tendency with slow ceramic cooling to transform into the monoclinic modification.  相似文献   

15.
吴耀臣 《陶瓷》2000,(1):24-25
介绍了近年来研究制成的新型陶瓷结合剂和陶瓷浇注料,分析了新型陶瓷浇注料的质量特性,证明了使用高稠度陶瓷结合剂服液生产浇注料不但能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可以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境,是当今陶瓷注料生产中最理想的结合剂。  相似文献   

16.
陶瓷纤维在陶瓷窑炉上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陶瓷纤维在陶瓷窑炉上的应用,并针对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看法,为陶瓷纤维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卢群山 《陶瓷》2021,(1):87-88
传统陶瓷艺术是历史文化的结晶,是东方审美艺术的体现.现代陶艺是在传统陶瓷基础上发展而来,它不仅继承了传统陶瓷的造型精髓,经过手工匠人的打造更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工艺完美融合,形成独特造型风格.本文主要针对传统类陶瓷与现代陶艺造型特点进行研究,发掘传统类陶瓷造型与现代陶艺的互通性,促进传统陶瓷造型和现代审美完美融合,为相关...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聚合物先驱体转化陶瓷(PDC)法在制备陶瓷纤维、陶瓷涂层和陶瓷粘接等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了PDC法在微机电系统(MEMS)器件制造中的发展概况。耐高温MEMS的发展面临两大挑战:高温材料的选择和发展合适的微加工技术。指出了传统加工技术制备陶瓷MEMS的不足,着重介绍了PDC法制备陶瓷MEMS的优缺点。以国外采用PDC法制备陶瓷MEMS的几种典型器件为例,指出该方法在制备陶瓷MEMS器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朱咏梅 《陶瓷》2006,(2):29-32
众所周知,原料是陶瓷工业的基础,原料质量的优劣是影响坯、釉料工艺性能,以及生产工艺控制和产品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了解并掌握各类原料的性能和作用对于正确选择原料,制定合理的配方和确定适当的工艺流程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在实际生产中,当配方确定后(在其他工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原料化学成分的改变,就会引起物质结构的变化以及瓷体岩相间量比的变化,同时也会改变产品的整体性能,如高温液相粘度、热膨胀系数、产品白度、光泽度、热稳定性、机械强度等。所以原料的组成和物理性能的稳定对陶瓷产品质量的稳定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科学地选择、鉴别和利用日趋减少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一直是业内同行十分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生产实践,通过2000多次对原料的外观、化学成分、有机物、烧结性、解胶性等方面性能的检测,得出一些经验体会愿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