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平乐锰矿区土壤、植物重金属污染状况与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对广西平乐锰矿区受污染土壤及该区7种优势植物的调查和重金属含量的分析,发现土壤受到Mn、Cr、Cd的污染,局部区域受到Pb、Zn的污染,且Mn、Cd含量很高。7种植物对Cd、Cr、Mn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其中山茶科木荷叶中Mn含量高达30 075.94 mg/kg,富集系数为2.3,表现出对Mn的超富集能力,可用于Mn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和锰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典型多金属矿尾矿库区受损生态系统的调查研究方法:通过微量元素分析、化学物相与重砂金属矿物定量分析、常量元素与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对尾矿库(斑块)物质组成及污染元素的含量与分布、污染元素的化学赋存状态、污染元素的赋存矿物的研究;通过尾矿库区水体pH与离子含量分析、复垦土壤-植物重金属含量分析、景观结构现场调研与遥感解译等方法,对尾矿库(斑块)污染物质的传输释放路径的研究,为多金属矿区的受损生态恢复与土地复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金川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山的开发活动可能对矿区及周围地区造成很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以金川矿区为主要调查区,测定了矿山及周边土壤的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指数、改进内梅罗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4种评价方法对调查区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显示:采矿区内二矿区及周边的铁路和工业厂区受到轻微污染,其它地区并未受到污染,矿山的开采和矿石的运输是造成调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金昌是我国重要的镍铜生产基地,然而矿山的开发活动对矿区及周围地区造成可很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本文以金川矿区为主要调查区,测定了矿山及周边土壤的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指数、改进内梅罗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4中评价方法对调查区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内二矿区及周边的铁路和工业厂区受到一定的污染,其他地区并未受到污染,矿山的开采和矿石的运输是造成调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会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在人体累积,其含量超标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嘉峪关周边地区工业活动频繁,为调查该地区的重金属对附近农田土壤及农作物的污染情况,选取距离工业区13 km处的农田集中区域,对农田土壤和农作物采集取样、加工,分析其As、Hg、Cu、Pb、Cr、Ni、Zn等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该地区农田土壤Hg、Pb、Ni、Zn含量超出调查区域背景值,不同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存在差异;土壤中Zn、Ni、Cu超标主要与农田附近堆积的矿粉残留有关,而As、Hg、Pb、Cr则是由嘉峪关周边工厂不合理排放造成的;综合污染指数P值在1.0~2.0,说明该地区农田土壤受到轻度污染。因此,应当加大对污染的治理力度,防止污染进一步加重与扩大。  相似文献   

6.
张永康  冯乃琦  刘岩  徐志强  张耀  王庆 《矿产综合利用》2023,41(3):199-204, 210
这是一篇矿山环境工程领域的论文。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时间长,具有较高的生物毒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为了研究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和评估重金属污染风险,以江西某铅锌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某铅锌矿区土壤样品重金属元素(Cu、Pb、Zn、Cd)形态,并对重金属元素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利用风险评价编码法和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评价了重金属元素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铅锌矿区土壤中Cu、Zn、Cd、Pb元素全量超标,Cu、Zn、Pb元素以残渣态为主,相较于Cu、Zn、Pb元素,土壤样品中Cd元素酸可提取态含量高,生物有效性强,Cd元素污染严重。矿区土壤样品中Cu、Zn、Pb元素残渣态含量均与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Cd元素残渣态与全量相关性不显著;酸可提取态中Cu、Zn、Cd、Pb元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酸可提取态与pH值呈负相关。风险评价编码法和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分析的结论较为一致,均为Cd元素污染严重,环境风险高,Cu、Pb、Zn元素污染较轻,环境风险低。本文可为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篇矿山环境工程领域的论文。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时间长,具有较高的生物毒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为了研究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和评估重金属污染风险,以江西某铅锌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某铅锌矿区土壤样品重金属元素(Cu、Pb、Zn、Cd)形态,并对重金属元素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利用风险评价编码法和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评价了重金属元素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铅锌矿区土壤中Cu、Zn、Cd、Pb元素全量超标,Cu、Zn、Pb元素以残渣态为主,相较于Cu、Zn、Pb元素,土壤样品中Cd元素酸可提取态含量高,生物有效性强,Cd元素污染严重。矿区土壤样品中Cu、Zn、Pb元素残渣态含量均与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Cd元素残渣态与全量相关性不显著;酸可提取态中Cu、Zn、Cd、Pb元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酸可提取态与pH值呈负相关。风险评价编码法和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分析的结论较为一致,均为Cd元素污染严重,环境风险高,Cu、Pb、Zn元素污染较轻,环境风险低。本文可为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徐卫娟  陈俊  冯可  陈哲  王杰 《现代矿业》2022,(6):230-233+237
为了研究马鞍山市某已闭库尾矿库附近农田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和环境风险,以该尾矿库下游的农田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污染调查与评估。通过采集调查地块内13个地表水样品、34个土壤样品及8种蔬菜样品,分析调查地块内重金属污染状况,并结合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蔬菜摄入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调查地块内地表灌溉用水和土壤除部分受到酸污染外,所采集到的样品重金属含量均无超标现象;即使土壤和灌溉水的重金属含量均合格,但调查地块上生长的蔬菜重金属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超标重金属为Pb、Cd和Cr,且蔬菜对Cd的吸附能力远超其他重金属;通过计算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目标危害系数可知,长期食用调查地块内蔬菜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其主要风险因素是As。因此,应对调查地块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避免附近居民长期食用重金属超标的农作物而损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采集淮南潘一煤矿塌陷复垦区6种常见的菊科植物,通过测定植物及根区土壤中的重金属,研究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吸收、分布和富集特征。结果表明,潘一煤矿塌陷复垦区土壤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6种菊科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和转移,因植物种类、部位和金属类型而不同;与普通植物体中重金属含量相比,6种菊科植物表现出了对Ni、Cr、Pb、Cd积累特性;由于受成土母质和研究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调查的6种菊科植物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均未达到超积累植物的临界含量标准,没有筛选出超积累植物。但是调查发现,洋姜(Helianthus tuberosus)和一年蓬(Erigeron annuus)对Cd元素同时具备超累积植物的两个基本特征,这两种植物的生物量大,生长速度快,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可以列为煤矿塌陷复垦区Cd污染修复先锋植物,其植物修复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伊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4个矿区中Cd、Ni、Pb、Cr、Cu和Zn等6种土壤重金属含量,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伊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有差异,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评价依据,4个矿区(13、14、17、87区)土壤重金属总体含量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相接近。运用地累积指数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87区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最高的是Cu,4个矿区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最高的是Cu。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县域生态地质调查中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工作,选定湖北省红安县金沙湖和觅儿寺工业园两个重点调查区,系统采集740件表层土壤(0~20 cm)样品,测定Cu、Pb、Zn、Cr、Ni、Cd、As和Hg共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调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①调查区上述8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48、21.75、71.48、53.24、20.25、0.13、5.44 mg/kg,以湖北省土壤背景值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为参考值,认为调查区Cu、Cr、Ni、Cd积累相对富集,超标点以轻微污染为主,其中Hg没有超出国家标准,而单个锰钴矿点出现重金属元素中度—重度污染。②重金属来源分为3类,即Cu、Cr和Ni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属于自然来源;Pb和Hg主要来源于工农业污染,属于人为来源;As、Cd和Zn受到成土母质和工农业污染双重控制,属于混合来源。③重金属超标点空间分布规律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金沙湖调查区集中在高桥—永佳河基性—超基性混杂岩带,而觅儿寺调查区集中于工业园和锰钴矿化点周边。该研究能为红安县后期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他县域生态地质调查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万庄金矿区表层及垂向土壤的取样调查,分析了矿区土壤中As、Cd、Cr、Cu、Hg、Pb、Zn及Ni的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在土壤垂向上的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及污染负荷指数(PLI)的方法对矿区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As、Cd、Cr、Cu、Hg、Pb、Zn及Ni平均含量分别为26.858mg/kg、0.321mg/kg、68.055mg/kg、30.879mg/kg、59.040ng/g、51.556mg/kg、89.450mg/kg和32.070mg/kg;两个剖面的重金属元素总体自地表向地下含量减少且该趋势主要表现在地表至地下1m处,再向地下则含量趋于稳定;综合污染指数是1.79,说明该区总体上表层土壤处于轻微污染水平;矿区整体的PLI值为1.12,属于中等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东大沟下游与黄河交汇处的四龙镇土壤和作物重金属污染情况以及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调查,采集玉米籽粒和根系土壤样品分析测试重金属As、Hg、Cu、Cd、Pb、Zn、Cr的含量。认为土壤除了部分耕地出现重金属Cd轻微污染外,无其他重金属污染。耕地水平剖面中重金属含量累积趋势,表明土壤重金属为复合式累积且来源可能一致。玉米籽粒无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4.
对煤矿区的水体、土壤、煤矸石分别取样,分析了样品中各类元素含量,并基于生态危害指数评价方法对各区域的污染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发现,水质与国家标准Ⅰ类水质相比较存在很大差距,Cu、Pb、Cr、Cd元素分别超标了37倍、65倍、15倍和300倍,P元素超标了17倍;与该地区土壤元素背景值进行比较,Cd、Cr、Cu、Pb、Zn、V、As、Hg、Ni、Co元素均有超标,超标在1.2~2.6倍。对26个土壤样品利用生态危害指数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发现严重污染、重度污染、中度污染和轻度污染所占比例分别为0、11.54%、61.54%和26.92%,煤矸石中关键元素的含量与土壤基本类似。基于综合评价结果,对于不同污染程度的区域,可以采用分区治理的措施提升煤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广西木圭锰矿历经数十年露天开采,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通过对复垦区的桉树林、水稻田、花生地、木薯地的土壤进行营养状况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分析,总结了前阶段取得的复垦效果,探讨了复垦区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及生态恢复途径。结果表明,复垦区土壤为强酸性土壤,土壤肥力较低,土壤中镉的含量为2.30~4.46 mg·kg-1,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的2~4倍。针对该矿区的环境现状,提出了生态恢复治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晓薇  王恩德  吴瑶 《金属矿山》2018,47(2):172-178
随着矿山开采量的增加,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重,威胁矿区人民身体健康,为此,调查了辽阳弓长岭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以及当地自然生长的植物群落。采集当地土壤样品以及优势植物进行了Cd、Cu、Zn、Pb、Cr等重金属含量测定,对优势植物分别监测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中重金属的含量,考察不同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转移能力以及耐受性。根据调查结果,建议大拉子尾矿库选取稗草和一年莲,独木排土场选取小藜和茵陈蒿,茨沟村选取鬼针草和一年莲,苏安大街选取桃叶蓼和鬼针草,下部排土场选取茵陈蒿和一年莲,分别作为各矿区重金属污染修复以及生态恢复的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17.
矿山的开发活动会对矿区及周围地区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针对广西梧州大黎镇铅锌矿矿区开发影响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测试矿山及其下游距离线性关系的深层和浅层土壤的重金属含量,采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土壤重金属来源,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指数等方法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内土壤受到一定的污染,在自然条件下矿山的长期开发、废弃矿石堆置等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工作对铅锌矿开发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以湖北某典型铅冶炼地块为研究对象,对地块内土壤、地下水、废水、地表水、废渣、建筑物等多介质环境进行污染调查,通过地质勘察、样品采集与分析等手段揭示了该地块多介质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与污染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地块表层土壤样品Cd和Pb酸浸出浓度超标,表层土壤具有危险废物特性。土壤铅污染主要集中在表层,最大超标深度为1 m, Cd相对于Pb更容易向土壤下层运移,最大超标深度为6.5 m,深层土壤超标区域主要集中在水渣堆场、除尘区、地下烟道区;地下水Cd的点位超标率为50%;沟渠积水和水池废水中Cd含量超《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浓度;除尘区建筑地坪、烟道壁、烟道灰和部分遗留废渣Cd或Pb的酸浸出液超标。该地块内Cd随地表径流迁移至周边环境,可能造成土壤和地表水二次污染,具有较大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广西某废弃锰矿厂废渣堆存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评价重金属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广西某废弃锰矿厂废渣堆存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堆存区内设置45个采样点以及周边区域的4个对照点。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法结合GIS克里金插值法对堆存区土壤中Pb、Hg、Cr、As、Cu、Cd、Ni、Co 8种重金属的污染分布规律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堆存区土壤样品中8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广西土壤环境背景值,在垂直分布上的特征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重金属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Cr因受到酸性土壤的影响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堆存区土壤样品中As处于轻度污染状态,Co处于重度污染状态,Hg、Cd具有很强、强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安徽省典型磁铁矿区、铜矿区、硫铁矿区排土场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不同矿区排土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为铜矿区磁铁矿区硫铁矿区;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因子分担率依次为CuAsPb。因此,针对不同矿区排土场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程度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