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课程体验的角度,通过对研究生阶段两个数字化设计与建造课程的实际参与,从设计过程、建造过程、所遇问题的解决和对设计与建造逻辑及手段的思考等方面对数字化设计及建造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从设计到建造的过程是一个转译的过程。在从概念、图纸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由于信息辗转于各种中间媒介,造成了含义上的失真。在信息时代,采用数字设计的工作方式不仅能高效和准确地完成这种转译的任务,而且可以直接生成构造原型,甚至采用自动化装配技术完成建造。数字技术搭建了多学科共享的平台,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和有效的生成方式,将成为一种具有极大潜力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4.
以上海豫园南翔馒头店外立面改造工程为例,从设计、施工、运维这3个方面出发,阐述了数字化建造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作用。实践证明,三维扫描、BIM设计、二维码物料编码等数字化建造技术的应用成果显著,并有效推动了城市更新中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强调了数字化设计过程中关注实体建造的必要性和cAM技术的发展给建筑设计带来的全新动力,尤其对建立材料系统和计算框架的方式进行了清晰的阐述,并总结了整合形态生成和实体建造过程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011年普利策建筑奖得主一一葡萄牙建筑师爱德华多·苏托·德·莫拉的建造思想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建筑作品,解读了苏托·莫拉对于建造体系、材料表达和交接关系三个建造基本问题的关注及操作方法.进而从一致、再现和冲突的建造原则探讨其对于真实性这一建造核心问题的理解和表达。 相似文献
7.
同济大学建造设计教学课程体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造设计教学历时多年,通过近年来的教育改革与教学实践,建造设计已经成为设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过程自下而上,从基础教学中以体验为主的"建造实验",逐步扩展到目前硕士研究生以技术综合为目的的课程"建筑设计与建造"。与之相配套的实验空间与设施已逐步建立起来,建立与欧美国家建筑院校互联的"微观装配实验室"是学院在未来5年内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8.
9.
10.
智能建造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通过自动化施工流程和设备,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人力成本减少。智能监控系统和数据分析可提高施工质量,同时智能安全监测和风险预警系统提升施工安全性。此外,自动化协调管理和任务分配节约时间。以上优势可通过具体的表格对比来展示,进一步强调智能建造技术在提升建筑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1951年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举办之时的历史、政治和社会情形出发,通过对建筑师亲手绘制的施工图纸、历史照片以及相关著作的分析,重读了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奠基者之一夏昌世的早期代表作——水产馆。文章以对水产馆施工图纸的存疑展开,逐步对水产馆的建造过程、设计理念进行了深入剖析,并讨论了导致建筑现状与原来相去甚远的原因,呼吁关注对现代建筑优秀作品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13.
作为中国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实践者,夏昌世远离意识形态的纠葛,始终坚持现代主义与南方地域性征的结合,通过探索和总结遮阳、隔热、通风等气候适应性构造技术及相应形式策略,并通过对地方建筑传统的学习,开启了一条现实主义的地域主义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夏昌世是岭南传统园林研究的开创者,他与莫伯治一道辨识了岭南园林的庭园特征,从理论和方法等方面为岭南现代庭园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尝试分析夏昌世建筑实践的历史境域与思想脉络,探讨其"现实主义地域主义"的建筑构想。 相似文献
14.
15.
16.
夏昌世的创作思想及其对岭南现代建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岭南现代建筑的一代宗师夏昌世先生生平及创作思想的分析.阐述他如何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下,执着坚持现代主义建筑精神,在建筑设计创作及建筑教育上影响及带动了岭南现代建筑发展的风气。夏先生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与岭南地域特色相结合,对岭南现代建筑的发展和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夏昌世是岭南地区重要的建筑师和中国传统园林尤其是岭南庭园的历史研究者。文章梳理了研究夏昌世的文献,总结了夏昌世生平经历的回忆、专业成就,以及夏昌世的建筑设计、历史研究、学术思想和教育方式等。目前的研究表明学术界对于夏昌世的研究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最后,作者建议有关机构编辑夏昌世年表(年谱)、夏昌世文集、夏昌世建筑作品集和夏昌世研究进展论文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夏昌世生平事件补白,对夏先生在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重要影响作进一步的论述,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现代建筑创作境遇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一张含有同时期出生的中国建筑前辈童寯、梁思成、夏昌世三位先生生平及相关时期历史的时间表的分析,理解这些前辈的生活及工作状况,进而在这个背景下认识夏昌世先生专业旅程。 相似文献
20.
参数化结构设计技术与数字设计、数字建造工具的结合,改变并重新定义了当代建筑设计的过程。研究尝试探索一种新的数字设计教育模式,将建筑设计过程与数字结构设计技术相结合,并且在各种国际教育机构中讨论实验性工作坊的成果。研究的目的在于挖掘这一系列课程在启发建筑实践创新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