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依据甚探和矿井采掘揭露的大量原始地质资料,对大庄井田山西组己16-17煤层厚度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较系统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对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和矿井采掘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3.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回采巷道位置优化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及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汾西煤业集团贺西煤矿近距离煤层3405工作面运输巷和尾巷的位置及围岩控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运输巷与上部煤柱边缘间水平距离、上部煤层垂直距离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巷道的合理位置及煤层间距改变时的支护方案,可为巷道后续的掘进和支护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5.
济宁煤田金乡勘探区岩浆岩的侵入特征以及对煤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对金乡勘探区岩浆岩种类,分期,侵入范围以及山西组和太原组含煤地层侵入程度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由于岩浆岩的侵入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以及对煤质的影响程度,为矿井设计和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别对煤层倾角,厚度,顶底板,煤的硬度,裂隙和水质等几个方面作了进一步具体分析,阐述水采的适用条件在不断地扩大。  相似文献   

7.
根据河南胡襄煤田勘探钻孔资料,对煤层的稳定性和煤厚度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区内二1煤层可采性指数为0.81,厚度变异系数为39%,属较稳定的全区大部可采的中厚-厚煤层;二2煤层可采性指数为1,厚度变异系数为11%,属稳定的全区可采的中厚-厚煤层;区内煤层厚度呈现东部厚西部薄的分布特征,局部出现无煤带或薄煤带;影响煤厚变化的因素主要为成煤时期地壳的不均匀沉降、成煤后期的古河流冲刷与断裂构造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采用系统工程的多目标决策技术,对缓倾斜煤层矿井开采系统设计方案进行选择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系统可靠性理论,研究了综采矿井设置备用工作面时,生产系统的稳态可用度。给出了设置备用综采面时,综采系统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计算方式,并通过实例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设置备用综采面的条件和经济效益的变化规律,为合理设置备用综采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大量的资料整理分析,找出了正在建设中的新集五矿11-2煤层的岩层沉积特征,厚度变化规律,夹矸发育情况,空间赋存状况,顶板岩性分布规律等,为下步11-2煤合理开采和积极防灾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通过对张小楼井田煤层煤岩特征、有机显微组分、气体化学成分及热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论述了该井深部煤层瓦斯的灾害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煤层瓦斯流动基本规律对煤层瓦斯渗流力学、瓦斯灾害防治及瓦斯资源利用都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幂定律基础上推导的数学模型存在严重错误,本文指出了尚未发现的错误,给出了修正后的正确模型。分析表明,认为幂定律基础上的煤瓦斯流动模型比达西定律基础上的模型更符合实际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8.
笔者利用178个钻孔资料编制的二2号煤层等厚线图表明,煤层为厚薄相间的条带状,大致南北向展布,平均厚度2.95m,系一中厚煤层,影响其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系沉积环境和古地形,另外河流后生冲刷、沼泽基底不均衡沉降、构造和岩浆的侵入等在局部地区对二2号煤层也有影响。煤层厚度的变化影响采掘部署、造成采掘失调、降底回采率、增加煤层的研究与探测工作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研究分析了韩梁矿区岩浆岩与火山碎屑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特征以及对煤层的影响。认为:岩性与产状不同,对煤层的破坏程度也不尽一致,对煤层影响较大且严重困扰煤炭生产的主要是该区南部呈岩床、岩墙产出的浅成侵入体。  相似文献   

20.
Researches on trace elements in coal and their influence on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were introduced. Some 4 coal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Taiwan to test the content of trace elements. The author holds that a further study is needed for understanding the modes of occurrence of elements during the deposition and coalification stage in the studying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