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全社会自主创新能力,现就我市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作出如下决定。一、把创新作为深圳未来发展的主导战略,努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2.
徐建国 《住宅产业》2007,(11):19-21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推进江苏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工作力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新颁《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57号,以下简称《办法》)已于7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环境卫生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精神的又一项重大举措。将对各地加强生活垃圾管理,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行业,大力推动生态省建设,是山东省建设领域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而制定的战略目标之一。2005年,山东省把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作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明确目标、狠抓落实,依法行政、强化管理,使住宅产业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山东通过建设部评审的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项目达12个,建筑面积372.5万平方米,分别占全国项目总数和总建筑面积的11.5%和12.0%;通过建设部A级性能评审的住宅建设项目达32个,建筑面积523.8万平方米,分别占全国项目总数和总建筑面积的13.0%和12.5%。由于积极发挥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性能认定各项指标的落实,同时狠抓商品住宅一次性装修到位和住宅建筑与太阳能设施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施工等,全省的住宅产业现代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节  相似文献   

5.
罗欧 《广东建材》2008,(11):14-16
首先,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大力开展城市节水工作,创建节水型城市,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近几年来,山东省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城市用水基本稳定的目标。省水协从成立之初就成立了节水专业委员会,近年来,按照建设部、中国水协和省建设厅的部署,在城市节水工作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7.
由建设部组织修订和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环境卫生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精神的又一项重大举措,将对各地加强生活垃圾管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广东建设信息》2006,(12):25-2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设厅(建委、交委、建设局),发展改革委、物价局、财政厅(局)、劳动保障厅(局): 为进一步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6号)精神,提出以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若干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建设中容易发生的八种错误倾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仇保兴 《城市规划》2005,29(12):9-11
“任何一个主动的执政者都希望在地球上留下自己的痕迹”,而中国空前的城镇化高潮又为这种“痕迹”的产生及其蔓延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最重要的是留下什么样的“痕迹”。这不仅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境界(是为百姓还是为自己的利益),而且还由其思维方式(是遵循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念,还是热衷于表面形象工程)所决定的。从错误中进行学习是少犯错误的最佳办法。可惜的是众多的文章和传统的教科书只是教导人们如何去规划、建设梦想中的“理想城”,而很少将造成巨大损害的案例作为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思维方式的途径。本文从近期众多常见的错误建设事例中归纳出了8种错误的倾向,并分析其原因和后果,以敦促更多的城市“执政者”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实现健康的城镇化而留下执政“痕迹“。  相似文献   

10.
今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在这里召开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启动第二批试点,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张士明 《住宅产业》2008,(12):26-27
在我们国家迎接改革开放30周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之际,我们在此举办这次住宅全装修论坛,是深圳市国土资源房管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这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具有重大意义。今天来了很多专家型的嘉宾,他们将从推行住宅全装修的历史、现状、意义等方面做精辟的论述,我谨代表深圳市住宅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国土房产局,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同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帛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晕。同时,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滞后等问题。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吖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3.
国家“十一五”规划在主要任务中突出指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关注“一个人的五年,一个行业的五年.一个区域的五年和一个国家的五年”:释放上一个五年中国地产的真实焦虑.点燃下一个五年绿色地产的激情和梦想。科技引领建筑、建筑注重绿色、绿色营造城市、城市改变中国。用现代科技成果打造绿色建筑创建绿色地产,是21世纪中国房地产业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刘莲香 《砖瓦》2006,(5):7-9
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率先在全国大城市中初步建成“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城市.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用“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  相似文献   

15.
李翠筠 《风景园林》2007,(3):121-121
7月3日,建设部召开了国家生态园林试点城市研讨会,深圳市作为首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示范城市与会作了重要发言。来自青岛市、南京市、杭州市、威海市、扬州市、苏州市、绍兴市、桂林市、常熟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共11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的代表与有关专家济济一堂,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展开了探讨,同时对近期工作进行了汇报和初步部署。  相似文献   

16.
《福建建设科技》2007,(4):I0001-I0001
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组委会: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组织和举办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举办高水平、高质量的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搭建海峡两岸发展交流的新平台,必将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建筑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带动海峡两岸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产业的发展,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值此大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建设部表示热烈的祝贺!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我们共同的重大…  相似文献   

17.
《广东建材》2007,(6):5-5
佛山市政府日前召开加快推进佛山市陶瓷产业调整提升联席会议。佛山市政府表示,决不能再以破坏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的经济增长。陶瓷产业调整提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环境保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作为高能耗、高资源浪费、高环境污染的传统水泥企业,要在上海生存下去,只有把企业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企业,才能在上海立足生存。因此,上海水泥企业的生存发展,必须强化在节能、环保、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点上。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推动我市循环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在紧约束条件下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根据《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深发[2006]9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0.
建筑业为加快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改善城镇居民生活条件和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增强首都城市整体功能,保证奥运会的成功召开做出了重大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