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后 ,在沿海一些经济发达的小城镇密集地区 ,城镇的空间形态正在发生重组和优化。以浙江省小城镇群规划为例 ,试图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密集区的城镇空间布局形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杨扬 《城市建筑》2014,(17):37-3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小城镇在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下,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城镇的经济水平和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伴随着小城镇的高速发展,各类“城市病”也逐渐显露。惟有科学的规划建设小城镇,才能保障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居民点重构——经济发达地区的一种城市化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学昌 《城市规划》2003,27(9):71-73
学术界通常都认为城市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实际上 ,城市化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 ,近年来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农村居民点的整合与重构 ,使农民的生活方式逐步实现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化。这种人口由自然村向中心村镇的集中也应看作是城市化的一种形式。在一些发达地区出现的中心村建设的热点现象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葛本中 《城市规划》1995,19(6):28-31
本文通过国际经验的比较分析,从小城镇发展的两个核心动力——小型工业企业向农村的扩散及其发展可能性、农村人口的迁移动机——深入探讨其进一步发展的机制,指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势头还将保持。  相似文献   

5.
强镇扩权是近年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解决经济强镇发展瓶颈问题的体制改革模式。扬州小纪镇是目前江苏省强镇扩权改革的试点城镇,其新中心区规划引入"反磁力吸引"体系的规划理论,在人口与产业集聚方面,构建办公集聚区,适度混合居住用地、完善公共服务;在交通联系方面,强调新区与老镇区、产业园区和机场的空间功能对接;在生态景观方面,利用水系资源和绿地系统,突出小城镇特色;在地域文化方面,建设农耕文化馆和水域廊道,加强文化认同感,打造"反磁力"型小城镇。  相似文献   

6.
一.导言 1.我国小城镇量大面广,搞好小城镇建设是落实国家提出的“小城镇大战略”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沿海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启动较早,分析其总体规划编制的经验教训,对其它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宋绍杭  金晓波 《规划师》1999,15(1):27-27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已有了较大的变化。如:一是乡镇工业发展进入调整阶段,“一镇一品”或围绕主导产品的产业群以及专业化、集团化发展趋势明显。二是规模大、实力强的乡镇企业不满足小城镇或农村的发展现状,到中心城市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已成为一种趋势。三是土地、环境、劳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优势日益减弱,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新兴生产要素在城镇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四是交通的高速化、便捷化和商业连锁化经营等,使城乡商品流通渠道畅通,部分小城镇的流通职能萎缩,中…  相似文献   

8.
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城市化”一般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加,城市和镇的人口增加,城市和镇的建成区面积扩大,城市生活的社会和行为特征在整个社会扩展。“城镇化”是中国人的一个概念。我去过美国波士顿6英里处的一个镇,叫“水镇”,3万人口,可以变市,但是居民自己愿意称为“镇”,保持“镇”建制,所以“镇”和“市”的差别不大。中国为什么说要区分“城市化”和“城镇化”,主要是当前中国大中城市发展取向比较明显,“镇”的发育不足,城和镇的级别也不一样,均受制于“下管一级”体制。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搞小城镇,主要是发展次级中心地,吸纳农业人口集中到小城镇中生活、生产、发展,同时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农村人口来此就业。  相似文献   

9.
杜宁  赵民 《小城镇建设》2011,(12):91-98
本文首先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一般关系为基础,构建了“对称互动”的概念框架,进而展开乡镇产业集群与小城镇关系的案例研究。分别以广东顺德的容桂街例.回溯乡镇展现状进行对与小城镇互为间和社会发展的公共干预.道、北浯镇。以及江苏通州的川姜镇为产业集群与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并对发比分析。案例研究表明。乡镇产业集群依托.但产业集群所依托的小城镇的空不会自发达到理想状态.只有通过有效包括完善的空间规划机制.才能实现乡镇产业集群与小城镇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小城镇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发展小城镇,只有与城市化战略结合起来,才能理清基本的发展思路。一、小城镇:城市化的启动点我国新时期的小城镇是由于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而崛起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同时,通过工业在城市的登陆,城市急速扩张,吸纳大量农村人口,走出了一条城市化道路。这条道路造就了众多的大城市,人们称之为“大城市化”道路。而我们现在的小城镇,走的是农民直接参与工业化过程,从小规模的聚落点起步,通过农民造城、造镇,从而完成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这样一…  相似文献   

11.
江腾 《重庆建筑》2011,10(2):29-32
本文拟就我国各种类型小城镇的发展,提出一些仅供参考的思路。主要是强调小城镇发展应该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照搬照套。必须发挥自身特点,结合城市规划,发展出有鲜明个性、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发展好这些小城镇,也可以缓解中心城市的人口压力,更加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培育中心镇是中国城镇化的必然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小城镇量大面广,地域差异大。如何通过中心镇培育,建设一批中小城市,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问题。论文阐述了培育中小城市的目标要求,分析当前中心镇培育工作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中心镇培育中小城市是当前面临的历史机遇,提出培育中心镇是中国城镇化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13.
新城是未来上海的必然出路,上海新城发展从最初卫星城的提出算起历经了80余年的变革,但至今没有发展成为能够疏解中心城区人口的"反磁力中心"。通过对中心城以及松江新城的调研发现,制约新城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交通问题。因此,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新城建设是新城得以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基于能源、土地、环境发展战略的思考,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两型"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Congdon P  Shepherd J 《环境与规划A辑》1986,18(10):1,297-1,322
The authors examine processes underlying the growth of small urban areas in England. "There is evidence of 'people-led' growth in environmentally attractive locations (for example, through retirement migration). However, growth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towns also reflects employment decentralisation and deconcentration to freestanding or satellite towns, and the extension of commuter hinterlands.... Government policies encouraging growth are also demonstrated to be significant." The processes resulting in population decline in some small towns are identified. "The impact on modelling growth in urban areas of a diversity of causal processes and locational contexts for growth i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5.
江苏小城镇人口发展的时空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调了小城镇人口研究的意义,采纳小城镇人口集聚度(Pt/Pr)和人口平均规模(Pta)2个指标,运用波士顿矩阵和地图分析法,分析了2000-2008年间江苏13个省辖市小城镇人口的时空变化,将不同时期的小城镇现状与变化特征归为明星、幼童、金牛、瘦狗4类。在此基础上,探讨并建立了小城镇人口集聚的影响机制模型。认为以地方产业经济要素为核心的内生机制是其根本动力,区域影响机制和外部作用机制通过内生机制而发生作用。并根据小城镇发展的时空特征提出引导不同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大学城”规划建设的战略调整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卢波  段进 《规划师》2005,21(1):84-88
国内“大学城”建设存在把“大学城”建设当作盈利工具的现象、追求金玉其表,缺乏实质性研究,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大学城”规划建设战略调整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明确“大学城”发展定位,并调整现有“大学城”规划建设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贾子达  王宁 《住宅科技》2007,27(11):36-38
通过对城镇建设过程中遗留的"边角空间"的形成过程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城镇"边角空间"设计利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以人为本、整体和谐、科学合理的设计原则,并且从功能性、装饰与美化和文化景观等不同角度考虑,做出了更人性化的"边角空间"的设计利用构想,促使城镇空间形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邹兵 《城市规划学刊》2000,(3):68-72,28
本文对80年代以来上海市郊区"三集中"实施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今后上海市郊区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应由"均衡发展"所有小城镇转变为"重点建设"中小城市和中心镇的重点发展战略,并提出了实施这一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