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从话语理论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特色革命话语体系的初步建构,可以看出,建构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体系有其历史必然性.但因为革命话语与现今时代的不适应,话语转型又成为历史的必然.而且,从革命话语到和谐话语的转轨变型已经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2.
生态问题是21世纪人类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的生存悖论。现实的严峻性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期望从理论层面上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良策。通过研究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找出其对当代的重要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为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高校作为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和发源地,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推进者,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实践者,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整体建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分析了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特殊性及重要价值,探讨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整体构建的现状及趋势,提出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整体构建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的深入一方面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了更为广阅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导致中国当代文学的困境生存。这种困境主要体现文学话语的失语所导致的认同危机。在这种语境下,文学中强调认同话语的建构意识也日益强化。文学认同话语的建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寻根、文学怀旧和话语重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各种思潮的涌入,一方面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面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挑战,我国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反思,以此更好的推进我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分析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状及表现,明确生命关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实效性,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马克恩主义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素质,还需要以生命关怀的视角,关注大学生的现实及个性,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来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精髓是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维架构体系。其思维架构,具有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的思维演化要素、实践思维-实用思维-实证思维的思维演化机制、战略思维-创新思维的思维演化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思维架构的理论研究,才能真正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上升到世界理论意义层面上。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党员干部家风是吉林省道德建设的凝练表达,要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指导,明晰吉林省党员干部家风在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明确家风内容核心,探寻有效家风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引起了我国社会的转型,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作为我国根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也应相应地转型,即从批判性、革命性到建设性、建构性的转型。要实现这一深层转型要做到“三个必须”:必须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隐性话语体系即建设性与建构性、必须立足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的相互批判与对话。  相似文献   

10.
生态马克思主义将生态危机的产生归结为资本主义生产和意识形态。资本的扩张逻辑和资本主义的生产矛盾决定了生态危机的必然性;控制自然的观念和消费主义价值观消解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抗意识,以此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启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倡导文明合理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1.
宣传普及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应当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意义,不断丰富和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让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掌握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引起了我国社会的转型,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作为我国根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也应相应地转型,即从批判性、革命性到建设性、建构性的转型.要实现这一深层转型要做到"三个必须":必须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隐性话语体系即建设性与建构性、必须立足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的相互批判与对话.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具有深刻内涵。高职院校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养,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教学内容,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从而完成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赋予高职院校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大众传媒日益得到普及,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明显增强。大学生通过大众传媒获得了很多知识,同时也接受了不少“新观念”。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极化的,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相似文献   

15.
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对人类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引发了人们对许多伦理问题的思考.大众传媒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伦理道德的支持,大众传媒伦理是大众传媒发展的本质需要.建构大众传播伦理要考虑到大众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受众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前进,,是一种过去与未来的发展性指向,其中蕴涵着如何对待中国文化的过去,即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在建构先进文化的视阈中,对传统文化应当持以“弘扬与超越“的态度,坚持文化要素与文化结构的有机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相融合.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青年作为社会中文化创新的先锋力量,他们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开拓者和引领者.五四时期青年文化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和政治觉醒,更在于青年知识分子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传播厚植的社会土壤和构筑的时代语境.本文旨在阐述五四时期青年文化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大学形象片是公众了解大学的窗口。基于主体间性理论,分析大学形象片的创作机理,可为形象片认同建构提供思路。研究发现,大学形象片是主体间交互的产物:高校通过形象片为受众提供认同的“凝视”,创作团队通过“聆听”场域传播大学精神,受众通过数字媒体平台的并置性互动完成对大学形象的认知甚至二次创作。由此,一部好的大学形象片往往凸显“主体间性”:在内容层面高校、创作团队与受众共享大学形象之意义;在语境层面又合力构建对话空间,实现对大学形象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信息化功能的进一步扩大,大众传媒越来越影响着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健康向上的传媒内容,能促使人们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美化世界,反之亦反。大众传媒由于其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广泛性,影响形式的多极化,对社会公众尤其是对世界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少年影响甚大。本文试图从研究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入手,探研大众传媒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考量中国文化发展环境,应剖析当前面临的种种文化危机与困境,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建设的引领力、整合力和感召力,更好地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