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自由学术和学术自由的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和康德.亚里士多德认为作为理论原理的哲学知识就是自由学术;康德则认为应该在大学中给本身就是目的的“哲学部”以充分的学术自由.其实践意义在于形成西方大学重视理论知识的理性文化,奠定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以此意义反思中国的大学教育,我们的大学存在文化短板与制度缺陷,既不重视理论知识的价值,也没有良好的学术自由制度保障,需要进行文化变革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被称作“自由哲学”,“自由、存在”是其哲学的核心内容。他在探讨大学理念时形成了独特的学术自由观,包括科研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及学术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学术自由与大学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管理和学术自由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矛盾。学术自由应成为大学管理的基本理念。在分析我国大学管理与学术自由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管理与学术自由的矛盾在现代大学中表现为政治与学术、行政与学术的矛盾,并提出了消解矛盾的一些 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文化,是一个不同于其它文化的与“教育”、“培养”有关的概念。大学以关心人类的心灵幸福为宗旨。具有特定内涵的博雅与通达、修养与高贵、责任与勇气是大学文化的精华养分。大学对人类心灵的责任,除了要传承和创造高深知识,还对知识的后果负责。具有创造天分的人,在自然分布上有一定的概率。知识创新作为现代大学文化的重要内涵,需要大学为他们提供学术自由的保护。让他们的创造天性得以良好地成长。而不是去刻意地发起创新工程,试图通过“培养”创新人才而制造出创造性成果。  相似文献   

5.
自中世纪以来,学术自由作为大学的金科玉律备受推崇.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大学学术自由的内涵与维护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中世纪大学的习俗与信仰共铸的自由神话,到近代大学的理念与制度共生的自由梦想,再到现代大学的理性与法律成就的自由权利,大学学术自由沿着理念与制度双重理性化的规律这条主线历经历史变迁.鲜明的历史证明,大学只有将守持理念与完善制度相统一才能实现真正的大学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6.
大学教师:一项学术性职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职能的成功发挥有赖于对大学教师职业属性的把握和理解。大学教师职业成长与变迁的历史与实践证明,大学教师是一项以知识传播和科学探索为内容的学术性职业,是一项与大学发展密切相关的学术性职业,是一项需要学术自由权利呵护的学术性职业。  相似文献   

7.
西方人所说的自由是指对必然性的认识和遵循,而庄子所说的逍遥是自我主动地摆脱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自觉地过一种悠游自在、无挂无碍的精神生活.庄子告诉我们:有多大的创造力就有多大的自由;但创造力再大,作为具体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所依待的,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超越自我和功名的束缚,遵道而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才能在精神世界里逍遥游;这样的人在世俗的眼光里百无一用,却是创造了人类文化的精神导师.从这些思想中可以引申出庄子的大学教育哲学:大学的自由不是制度所赋予的,而是大学人自己创造的;但大学又要建立一种制度,以保障创造的自由,同时包容创造的失败者;掌握了实用技术让人获得有限的自由,只有小用,人之大用是思想的自由与逍遥.用这样的教育哲学思想看当今的大学教育,我们便明白了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标准和要求限制了大学人的自由,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降低了大学的品格;大学有太多的虚假和虚伪,太讲究实用,容不下大而无用的思想、文化和艺术,很难见到单纯质朴、真实鲜活、淡泊名利、逍遥自在、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真人”.这既是体制的问题,也是大学人自己的问题,因为自由需要制度的保障,而逍遥是可以自我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现代大学是社会大系统中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的不断进步,使现代大学越来越具有个性化和“人性化”,因此,大学应有自己特殊的需要。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可以将现代大学的需要分为五层:必要的办学资源;适当的法律权利;多层的校际交流;充分的学术自由;职能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9.
德里克·博克(DerekBok,1930-),是美国当代高等教育界杰出的教育思想家。他1951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获学士学位,1971~1991年任哈佛大学校长。先后出版了《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及《市场中的大学》等著作,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高等教育思想。在博克的高等教育思想中,学术自由思想对美国和世界的高等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学是象牙塔的说法过时了。 基本学术价值 学术自由 2、所有形式的言论自由,都可以根据两个基本理由来判断。就个人而言,他所选择的言论和写作权力作为一种自由形式在许多重要方面都有助于丰富和激励其生活。这种自由一旦被剥夺,他就失去了充分参与智力交流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现代大学教育面临许多困境,其工具理性的思维导致培养了失去自然本性的“陌生人”.人类存在着共同的人性,人性教育历来是教育的核心,现代大学之道应回归到人性教育的轨道.从古典到现代,自由教育的宗旨是人性教育;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思想在现代大学教育的集中体现.我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理想应致力于现代人主体性的启蒙,致力于生命意义的寻求.  相似文献   

12.
投资不能构成政府控制和干预大学的理由,国家或政府最优先的责任是“培养好的研究环境”。德美两国的大学治理都围绕保障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以高度一致的根本理念和不太相同的表现形式,获得了大致相同的繁荣结果。在中国,无限政府的观念正处在深刻的向有限政府的变化中。但观念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大学的自由与独立,首先是国家的需要,唯有学者们、大学和国家共同意识到这一点,大学才可能是先进的。  相似文献   

13.
1.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学术自由是一项特权,它使得传授真理成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职责,它使得大学可以横眉冷对大学内外一切试图剥夺这项自由的人。[p19]2.使科学成其为科学的是:除非是在一个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已经是世界的高等教育大国,但还远不是高等教育强国。国人期盼世界一流大学的出现,期待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出现由来已久,然而在这片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土地上竟然是如此之难。不少学者为此研究、反省,提出了许多问题。近日收到彭道林博士的新著《大学教育与自由知识》(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仔细阅读之后,感触颇深。毫无疑问,这本书是有助于回答这类根本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哈佛大学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典范,兼容了英国的学院观念、德国的研究与研究所制度和美国的民主思想。它所秉持的精英教育、真理与学术至上、自由教育和学术自由等教育理念,既是其370多年发展历史的结晶,又是其超越白我、独领风骚、傲视群雄的内在精神。研究哈佛大学教育理念,有助于科学系统地构建引领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从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的发端到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肇始,我们都不难发现:当大学在中西方以独立的社会学术组织形态浮出历史水面时,它本源于学术活动的规律和逻辑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等大学精神的彰显。故此。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的发端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精神传统;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肇始则是潜心向学、追求学术的书院精神、中体西用的思想宗旨以及学术至上的大学理念。纵深的历史证实基于崇尚学术的精神传统是中西方现代大学制度肇始的思想根基与共同指向。  相似文献   

17.
学术自由是相对的,绝对的学术自由是虚妄之物。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研究者的臆想。社会适应之于学术发展是必然的,它未必一定阻碍学术发展,学术发展需要社会支持。主动适应是学术自由和社会适应保持一定张力的基点。它是“两条规律”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学术期刊的历时性研究可以透视某学科或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SSCI(2006-2012年)的数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现代大学教育》载文的关键词、作者和参考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并做出其知识图谱.结果表明:刊物的载文量呈平稳状态,拥有一批基数庞大、集中度较高的作者群体,少数学术精英对该刊办刊质量起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质量”、“大学治理与管理”、“研究生教育”、“教育政策与大学发展”及“大学文化与学术文化”是该刊载文所研究的热点,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等机构对该刊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校园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却支撑着大学的脊梁,它潜移默化影响和造就一所大学的文化品格。它不仅对大学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大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大学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需要建设民主和谐,具有学术自由、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并将它提高到学校战略发展的高度来看,以校园文化整合学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大学的根本在于学问,为学术而学术是学者的至高境界。外加的形式化的东西,并非大学和学者的动力源泉。一再地用形式化、符号化的办法去寻求质量,是舍本求末的做法。只有真正的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到来之时,才是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真正到来之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