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创新是一个体系,创新的对象包括从产品、工艺到服务;创新的策略包括从渐进型到转变型,再到突破型。这使得企业的创新,更像是一个基于IT技术的“多维选择”,仅靠一项“独门绝技”就能竞争制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相似文献   

2.
肖新光 《软件世界》2004,(10):17-17
2004年,对于很多安全企业和安全的开发人员来说,最关注的不是竞争对手,也不是用户,而是微软的一个“补丁”—Windows XP Service Pack 2(SP2)。800MB的“补丁”在信息系统补丁史上肯定是前无古人的。 SP2基本上可以说不是一个Patch,而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虽然从XP 到XP SP2,从OS  相似文献   

3.
中国正处于从“制造经济”到“知识经济”转变的阶段,整个社会在大力倡导“创新”,对每一个企业而言都充满了机会,对IT公司来说尤甚—因为IT必将在社会和企业转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3年7月19日,西门子东北亚区工业业务领域总裁吴和乐博士参加了在贵阳举办的“201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并在论坛上就绿色科技如何助力中国工业快速发展进行了演讲。“实现绿色工业,就是通过科技创新让制造企业用更少的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并进一步提高工业生产力和能效。”吴和乐博士说:“这不仅需要设备层面的方案,还需要企业级、全面的整合方案,包括利用软件和I T技术,使产品开发和生产流程中的所有环节得到优化,以实现全产业链的节能和环保。”全面的整合方案是指将现有的技术和创新全部整合到一个数字化的企业平台中,从而帮助企业得到从公司层面到设备层面的“基于成本设计”及“基于节能和能效设计”的完整能效方案。  相似文献   

5.
2005年初,当中国电信提出转型发展思路,实现战略上的重大创新与转变以后,一场以创意和创新为主旋律的尽心尽智、革故鼎新的实践活动在中国电信风生水起。从“114”到“号码百事通”,从语音和宽带业务到“我的e家”,从企业信息化到“商务领航”……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克服“老化”的过程中,注重技术创新项目的管理,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能力的又一个角度;对于中小型、成长型企业,在技术创新上选择集成创新的策略,被实践证明是一条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创新 2006年出台的《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是一个重要文件,明确将“坚持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提出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包括四个方面:产品设计能力创新、产技术和装备创新、企业管理能力创新和产业链整合能力创新。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信的企业使命是“让客户尽情享受信息新生活”,转型路径是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转型目标是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iKey产品内置了“商务领航”、“我的e家”客户品牌下丰富的信息化应用,体现了中国电信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9.
周宏桥 《程序员》2010,(6):132-133
如何做创新?我总结出了一个系统化的方法体系“创新地图”,包括天篇“一剑开天六合统”,从六大维度透视创新的趋势方向;地篇“双手链地五洲融”,从企业所处的生态链、行差链、时空链、产融链、混搭链五大链条体察创新的具体技法;以及人篇的“三修立人千里志”,阐述成为创新人才必须突破的五大技能、四大矛盾及内心自我三重阻隔;最终“创法图新万古雄”,成就宏图伟业。以下站在其中“地篇”生态链的角度(如右图),从PC行业的变迁图解部分的创新要素。  相似文献   

10.
从名称上来讲,三一重工是一种典型的注重硬件生产的“硬实力”传统制造下的产物。然而,现在,三一重工“颠覆式创新”的推进法,正在快速将其推到了信息服务化的轨道上,这是三一重工向“软实力”型企业转变的一个重大标志。  相似文献   

11.
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与组织管理上的创新。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主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一系列的活动。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木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而对于高科技产业而言,创新不仅是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契机,同时也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迸步,而其中每一次突破都高不开创新。在8月23日召开的全国技术创新犬会上,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在总结了企业十多年来由小变大、迅速成长的经历时说,“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或科研问题,而是一个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尤其对我国企业来说,初涉市场经济,对市场的特点还知之不多,要做好枝术创新工作,更要抓好企业管理。技术创新,营理先行,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劝借的效果。”作为中国信息产业界的龙头,联想的成长经历值得总结归纳,并对国内企业如何探索创新之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最近的半个月“创新”成为业内谈论最多的话题。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国内企业力争在国外竞争者之前实现IT产品的“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13.
今年6月份,沐泽电脑将迎来十岁生日。从当初几个人、一个小门脸、靠“装”几台286电脑在中关村四海市场“打拼”,到现在企业规模达500余人、PC年生产量超过50万台、渠道铺遍全国,沐泽电脑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中关村品牌从诞生到崛起再到成为全国品牌的成长之路。有关数据显示,未来5年,中国台式P C增长率将保持在12%~16%之间,预计2004年中国台式PC销量将达1350万台左右。国内PC市场又将迎来自己新一轮机遇和发展。对此,沐泽电脑将积极进行渠道拓展、生产扩张两路并进,与众合作伙伴一道谋未来宏图。今年4月,名为“深耕计划”的2004年沐泽渠…  相似文献   

14.
世界只有一个邮政网,邮政将世界紧密相连。由电子商务、IP电话局、政府上网、网上教育、网上邮局等组成的网络信息中心正带动邮政信息化的新一轮革命。从自助邮局到自助银行,从网上邮局到电话邮局……作为传统邮政窗口服务模式在信息时代的映射,“电子邮政”的概念应运而生。它以革命性的创新思维,为邮政企业提供了一个面向全球的全天候无形服务窗口,为人类的邮政事业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电子邮政”包括邮政电子商务系统与邮政客户服务中心两大功能平台。邮政客户服务中心为邮政电子商务系统提供电话接入手段及意向订单的人工干预…  相似文献   

15.
一个实时企业的梦想就是实现从“数据”到“信息”,再到“智能”和“洞察力”的转变。从业务信息中实时提取可转变为实际经济收益的有用信息,配合企业更好地实施信息随需应变战略。  相似文献   

16.
方芳  王宁 《中国信息化》2005,(14):58-59
作为康佳ERP整个项目的负责成员之一.康佳副总经理许伟宜对信息化有着独到的理解“企业E化的过程并不是把电脑设备从一个地方移植到另外一个地方.而是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应用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软件世界》2001,(9):62-85
一个产业的发展,基础的、根本的动力来自于企业。只有企业发展了,产业才能得以壮大,经济才能起飞。“小河有水大河满”,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必须首先从企业改造入手。    什么样的企业才能称为成功的企业?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企业的成功,这些因素是如何发挥效能的?而在众多影响成功或失败的因素中,又有哪些是最重要的或者是具有根本意义的?    国内对软件的研究己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但作为一个成规模的产业的发展历史却很短。近年来,软件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产业整体素质也有所提高。但是,企业小而散、小而弱、创新能力差、生产效率低、管理水平低等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些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发展瓶颈”, 中国软件企业需要多方面.深层次的改造,这个改造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创新、实践及调整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倪光南曾为联想的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如果当年走“倪光南道路”。联想将不会是今天的联想。 或许,倪光南与联想及柳传志的矛盾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高科技企业经历痛苦蜕变的必然。 创新——仅包括技术创新,而且必不可少地包括管理与企业运营机制的创新,这一点真的需要我们真真正正地重新认识。尤其是当我们即将跨入“电子商务时代”。  相似文献   

19.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兴的事业,一直以来支持着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产业、网络事业以及高新技术领域的的发展。风险投资的起步最早可追溯到美国的20世纪40年代。在近20年的迅速发展中,风险投资已被公认为创新企业增长的“发动机”。风险投资的资本始源于私人资本、公共养老金、保险公司、捐献基金、公司及个人天使投资者等。由于其回报极其惊人,使得近年来风险投资基金的规模急剧增长,从而极大地补充了创新企业的资金。风险投资公司曾为诸如微软、英特尔、康柏、思科、联邦速递等公司提供了最初启动资本,这些公司都已在各自的行业中成为领先者。 风险投资业的成功并不能仅仅从其对经济的整体影响来衡量。从具体运营效率上,风险投资把成千上万的新创意培养、转化为商业活动,从而最终推动了经济发  相似文献   

20.
作一名网络管理员真神气,麾下调遣着西门子、IBM、CISCO、HP等世界顶级IT企业价值数百万的设备,可谓“唯我独尊,笑傲江湖”。可作网管真累,从UNIX到WINDOWS NT;从小型机、交换机到路由器,软硬兼施,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