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该快速公交系统采用磁钉感应、自动驾驶等技术为基础,乘坐舒适,更换电池便捷.外观造型圆润、饱满、稳健、亲和,并具有科技感和未来感.车身尺寸以10米级公交车外形尺寸的国家标准进行设计,顶置电池仓的设计降低了车辆底盘,长轴距实现了地铁式的全通地板设计.乘客乘降较为方便,提高了站姿舒适度和安全性.通过测算,最大载客量99人.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智汽车的驾驶安全性,研究了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包括路径规划和跟踪两个方面。对于路径规划,在传统RRT算法基础上,将路径转角引入度量函数中,实现了对距离和平滑性的综合度量;将目标偏向策略和相向扩展策略引入到扩展方法中,将随机扩展改进为启发扩展,从而提出了CE-RRT算法,经仿真验证,CE-RRT算法不仅提高了路径规划成功率,而且缩短了规划时间。对于路径跟踪,建立了车辆路径跟踪的线性时变误差模型,设计了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器,通过仿真验证,控制器可以实现对直线路径的完全跟踪,对圆形路径也有很高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3.
共享电单车的出现给人们的短距离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但由于使用者交通安全和规范意识不足,导致安全事故、违规停放、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通过自动驾驶技术的赋能,可极大地减轻人们的驾驶压力,提高交通安全性,改善共享电单车存取不便的问题。对共享电单车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应用磁场定向控制(FOC)技术,实现车身姿态、速度和方向的高效、精确控制;将传感器通过USB、RS-232等接口与Jetson TX2上位机实现通信连接,为软件和算法提供数据信息;运用视觉和惯性导航融合的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提高系统稳定性和适应能力,实现高精度的自身定位和地图构建;结合图像识别、自动避障和路径规划等自动驾驶算法,开发出一款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共享电单车。该研究可为电单车的自动驾驶提供研究经验,以期进一步提高共享电单车的安全性、操作与管理便捷性,有助于推动自动驾驶共享电单车的应用普及,为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找到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是一个新兴的技术,如何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合适的领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到了汽车装载货物中,通过模拟现实中的环境,利用遗传算法对自动驾驶汽车装载货物过程进行研究,获得了车辆的调度方案,实验结果证明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正>由多名国家和省"千人计划"专家牵头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近日在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揭牌,该研究中心将发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和电机系等学科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建设扎根四川、辐射西南、影响全国的电动汽车技术高地。"四川是清洁能源大省,又拥有庞大的汽车市场,发展电动汽车产业优势突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渝祺说,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该中心将打造集前瞻理论研究、产品技术开发及区域示范运营为一体的综合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着力解决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高  相似文献   

6.
自动驾驶技术是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三大技术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和结果。自动驾驶到达高级阶段后,将极大地解放人类驾驶特别是长途驾驶对自身精力、体力、经验、智力的严重依赖,体验到无与伦比的乘车体验,从而实现人类追求极限、追求卓越的极大突破。汽车自动驾驶技术需要材料学、设计学、制造学、信息处理与融合科学、通信学、软件学、测试学、统计学、运筹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多领域技术的提升和突破。本文将对自动驾驶的研发现状、最新成果,并进行发展趋势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周勇强  王路  马一超  邵洋 《机电工程技术》2022,(10):156-158+164
为实现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测试整合纳入车辆品质管理体系流程的目的,探讨并建立开展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测试的流程和方法,同时为其他整车企业建立相关测试流程提供参考。通过分析国内外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测试技术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现状,分别从X in the Loop在环测试方法的实现、整车系统测试技术应用、实验室环境下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测试技术3个方面,对目前现有的研究与应用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行业内开展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测试的技术原理、评价方法、软硬件条件和场景设置。结合整车制造企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条件,基于分析和总结的结果,建立适用于整车制造企业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试验体系和流程,多款车型的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体系能有效地指导完成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测试。  相似文献   

8.
<正>高铁全自动驾驶,代表着先进、智能、高效,一直是轨道交通技术发展和创新的方向。2018年底,在中国铁路统一组织和领导下,和利时自主研发的时速350km高铁自动驾驶系统(高铁ATO)顺利通过中国铁路试用评审,正式进入京沈客运专线载客运行的现场试用阶段。这标志着我国采用高铁自动驾驶  相似文献   

9.
为延长电池模组的使用时间,使其对新能源汽车提供有效的动力供应,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模组的智能制造装配技术展开研究.根据动力电池模组的组成形式,完善其总体布局结构,再联合必要的应用技术要素,完成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模组制造.借助全局敏感矩阵,分别定义装配序列规划原则与工位划分标准,并以此为基础,估算电池模组装配所需的大...  相似文献   

10.
自动驾驶车辆是由环境感知、定位导航、路径规划、运动控制等组成。充分考虑车路合一,协调规划的车辆系统。自动驾驶的环境感知系统融合了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的数据来获取道路信息。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的应用。然后对自动驾驶环境感知系统的关键技术:目标检测、跟踪、场景分割分别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电)与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飞凌)共同宣布,双方共建的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双方将通过该中心进一步加强在汽车电子核心技术的深度合作,为未来汽车电子新产品的开发、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应用开拓道路。  相似文献   

12.
自动驾驶技术是发展迅速的智能科技,其具备的多种优势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可,其自主避障技术是实现自动驾驶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自动驾驶技术出发,介绍其目前的发展现状,阐述几种自主避障技术的性能特点及应用价值,同时分析其面临的技术难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正汽车零部件公司万都于9月18日在京畿道平泽的制动业务总部举行了电子制动系统MGH-100 (Mugunghwa-100)的发布庆典,汉拿集团董事长郑梦元与80位高管出席了该庆典。MGH-100是一款特别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Antilock Brake System),可防止突然停车时车轮抱死。该产品是万都生产的电子稳定控制(ESC,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和集成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近日,由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全球首套时速350km的高铁自动驾驶系统(C3+ATO),顺利完成实验室测试,即将进入现场试验,标志着我国高铁自动驾驶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的保驾护航下,中国高铁的智能化运营水平领跑全球,即将迎来自动驾驶时代。高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高铁的"大脑和中枢神经",是  相似文献   

15.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集的研究成为热点.在现有文献基础上,从数据集的采集内容、采集方法、是否进行标注和标注方法等方面,针对不同的自动驾驶数据集进行总结与对比,并对自动驾驶数据集应用场景的适应性进行了重点介绍,为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自动驾驶车辆行为决策方法的原理及发展,文章通过分析目前驾驶行为决策方法的研究成果,对行为决策方法进行综述。主要分析基于有限状态机模型和深度强化学习模型的行为决策方法的原理及优劣,分析相应决策方法的适用场景。总结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行为决策的技术难点,并对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压路机作为工程机械中的一种,在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压路机工作过程主要由工作人员操作进行,然而压路机工作中的振动与噪声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为此开发一种基于PLC控制技术的自动驾驶压路机系统非常有必要。要在保留原有人工操作方式的前提下,改进和优化压路机控制系统,使其能够自动执行命令并完成相应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自动泊车系统的硬件架构,在此基础上,对自动泊车控制算法进行了设计与研究,包括APA算法功能需求分析,APA控制系统接口确定,系统多个模块的功能算法设计等。整个控制算法设计合理有效,为自动驾驶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前出现了一种新兴的电子辅助驾驶技术一一自动泊车系统,近1、2年,搭载该系统的车型越来越多,原来这项技术主要在某些高档进口车当中才可一见,但现在慢慢有往下普及的趋势,国产车如吴锐、一汽大众CC、新皇冠、  相似文献   

20.
自动驾驶具体研发期间,自动驾驶的汽车测试占据核心位置,属于自动驾驶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伴随国内各项科学技术持续的进步发展,自动驾驶的汽车测试科学技术也得以进步发展,实际应用的成熟度也逐渐提升。那么,在这一背景之下,本文以自动驾驶的汽车测试科学技术和应用进展情况为课题开展深入的研究,便于今后有效发挥测试技术优势高效化开展自动驾驶的汽车各项测试技术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