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导出了磨煤机负载电流法推算的煤粉量表达式,在测得电机负载电流时,就可求得粉煤的瞬时流量。实践证明,这种技术简单、实用、精度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2.
本文导出了磨煤机负载电流法推算的煤分量表达式,在测得电机负载电流时,就可以求得粉煤的瞬时流量.实践证明,这种技术简单、实用,精度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3.
优化磨煤机组合运行方式可改善锅炉低负荷运行时存在投运燃烧器层截面温度下降、SCR烟气温度偏低、NO_x质量浓度大幅升高等问题,但效果有限。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两种优化方案:提高锅炉运行氧量和采用烟气再循环。数值模拟表明:两种方案均可提高SCR入口烟气温度,但采用烟气再循环可使炉膛出口NO_x质量浓度降低10 mg/m~3以上,且对锅炉效率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4.
分析当前主流的节流配汽机组宽负荷运行经济性低的原因,参考高压缸分列布置的新型配置方法对机组进行改造,并建立了APROS仿真模型,研究优化后机组适应宽负荷运行的策略。与改造前机组相比,在68.8%THA(切缸工况)热耗率降低151k J/(k W·h),节能效果显著。分别采用热量分析法和■分析法两种方法对优化后系统进行经济性分析,通过调阀开度与综合阀门节流效率的关系以及主汽压力和循环效率的关系,建立了机组对应工况下热耗率的计算模型。对优化后机组进行■分析,整体■损失比原机组减小35MW,■效率提升的部位主要在锅炉、加热器和凝汽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火电机组实际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得知深度调峰模式下火电机组会频繁出现负荷指令变化等问题,且负荷变化波动大。由于传统PID控制回路响应能力较差,无法满足深度调峰模式下宽负荷段响应需求,导致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各种弊端逐渐显现,如滞后大、多变量等。文章提出一种基于330 MW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下的AGC控制及优化方案,根据机组所涵盖各控制系统的动态特征,再利用多变量模型辨识技术,搭建机组动态特性模型,获取最佳运行参数,为优化火电机组重要控制系统提供参考依据,以增强整个火电机组响应能力,实现AGC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规模新能源并网调峰问题,提出不同调峰阶段火电机组负荷分配方法:分析火电机组调峰能力、调峰成本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总煤耗成本、机组启停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不同调峰阶段火电机组负荷分配优化模型;根据火电机组爬坡率、滑坡率,提出参与负荷分配机组的组合策略,并使用分支限界法对负荷分配优化模型求解。算例表明,随着火电机组调峰深度的增加,机组煤耗成本和启停成本减少,深度调峰运行下附加煤耗成本和机组损耗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7.
以衡丰发电厂钢球磨煤机辨识结果为研究对象,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PID的磨煤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通过自适应神经网络对模糊规则进行训练和学习,改进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入口负压控制以及负荷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PID控制优化效果明显,在磨煤机50%工况下,相比传统P...  相似文献   

8.
钢球磨煤机制粉系统运行优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钢球磨煤机的制粉系统,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调整载煤量、钢球装载量及煤的磨制时间,确定了MS-500试验用磨煤机的最佳载煤量和最佳钢球装载量.结果表明:随着载煤量的增加,磨煤机出力、驱动功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佳载煤量/钢球量随钢球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在最佳载煤量下,磨煤单耗随钢球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此外,对磨煤机理进行分析,确定了冲击、破碎、研磨在时间上的先后性,提出了磨煤机筒体分三段式的优化构想.  相似文献   

9.
华阳电业有限公司后石电厂6号锅炉热一次风母管压力在低于6223Pa时,发生6台磨煤机延时60s同时跳闸的联锁保护。经详细分析,该保护逻辑存在多处不合理,通过充分的调研,对目前磨煤机跳闸控制方式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电厂现役350 MW亚临界燃煤机组,在超深度调峰及冷态启动工况下,采用一种极小煤量运行模式稳燃新技术,即当总煤量超低时,关闭一定数量磨煤机出口门,停止相应燃烧器运行,将煤粉均匀分摊到其他燃烧器,使煤粉管浓度与流速均匀分布,提高单台燃烧器煤粉充盈度,减少火焰推举距离,确保火检稳定、可靠。结果表明:磨煤机极小煤量方式可在超低煤量时展现出优质、稳定火检强度,达到了持续稳燃的目的,进而挖掘出了机组超深度调峰潜能,大大提高机组上网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并且降低了冷态启动时巨额燃料成本,同时让机组获得更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实现了冷态启动提前启动磨煤机及超深度调峰下的稳燃优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单向解耦的火电机组负荷最优预见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火电单元机组数学模型的特点,将多变量解耦理论与最优预见控制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向解耦的负荷最优预见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将2×2多变量最优预见控制系统的设计转化为两个单回路系统的设计,从而简化了系统结构,减少了计算量。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具有良好的负荷跟踪性能。图5参7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火电机组参与深度调峰对电网频率特性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新能源接入对系统频率特性的影响;其次定性分析了深度调峰前后系统可调节容量的变化,引入限幅环节建立了可描述该变化的数学模型,通过解析求解模型对比了常规调峰和深度调峰的差异,得出了若不采取其他措施,直接使部分机组参与深度调峰,系统频率特性将会恶化的结论;然后提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国家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尤其是风电、水电、光伏的迅速发展,电网负荷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电网在运行中峰谷负荷差明显增大。火力发电机组肩负着重大的调峰任务也承受着更大的调峰压力。火电企业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发电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满足电网规定的深度调峰要求,提高机组的调峰能力,满足电网安全调度与正常运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以低可磨性印尼煤及其混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碾磨出力、干燥出力理论计算和燃烧特性分析,并利用HP型中速磨煤机进行磨制试验。结果表明,上述煤种在HP型磨煤机上适应性良好,通过降低分离器转速、控制磨煤机出口风粉温度等措施,最大出力可达78 t/h。混煤与印尼煤的可磨特性基本一致,磨煤机单耗基本不变。热风干燥剂初始温度主要受原煤水分影响,两者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针对660 MW超超临界煤电机组在深度调峰的控制技术进行探讨,就宽负荷调峰运行方式的优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较好的协调控制系统(CCS)优化方案,并在邵武三期机组进行了35%~100%额定负荷的AGC协调变负荷调试.结果表明,该策略的控制技术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6.
井下煤仓下口现有溜煤嘴的高度和角度都需要不断调整,而且溜煤嘴靠人力拉杆实现启闭,在开启时,不能对原煤进行有效控制,会出现撒煤或湿煤堵塞的情况。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对溜煤嘴进行改造,研究一种低撒煤量的溜煤嘴,能避免煤向侧方撒落,有效降低了落煤对溜煤嘴的波形冲击,实现减少撒煤量的效果,降低溜煤嘴故障率,保证溜煤嘴的持续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火电调峰成本的基础上,以调峰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火电调峰负荷分配模型,引入飞蛾火焰算法作为模型求解方法,以重庆电网为例,共设定3种负荷分配场景,同时以粒子群算法和蚁群算法求解效果与飞蛾火焰算法对比,验证了模型及求解算法的高效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3种场景下,随着调峰需求的增加,优化过程中需要部分机组进行深度调峰和启停调峰才能满足调峰需求,优化后系统调峰总成本分别达到了1 976万元、2 645万元和3 287万元;3种算法求解过程中,飞蛾火焰优化算法收敛速度更快,求解效率更高,且经飞蛾火焰优化后的系统调峰总成本最低,相比传统优化算法具有更强的规避局部最优解能力。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双向耦合模拟方法,考虑部件转动的影响,探究直叶片、折叶片、带节流环直叶片风环结构下磨煤机风环喷口速度、石子煤颗粒排放特性及运动轨迹。结果表明,带节流环直叶片风环喷口速度均匀性较好,直叶片与带节流环直叶片风环喷口竖直方向气流速度随位置的变化趋势接近,折叶片风环各喷口竖直方向气流速度较为接近;较大的一次风量、较低的颗粒密度和较小的颗粒粒径能够降低石子煤的排放,且折叶片和带节流环直叶片结构下降低效应更为显著。研究还发现,直叶片结构下石子煤颗粒落入一次风室而排出,带节流环直叶片结构下部分颗粒贴近风环做圆周运动;折叶片结构下大部分石子煤颗粒进入风环上部区域转而下降,少量颗粒落入风环通道而被排出。  相似文献   

20.
对某330MW供热机组在不同磨煤机分离器出口温度下进行制粉系统试验,研究了准东煤与地煤煤粉外水分、细度和粒度等特性.结果表明:各工况下地煤的煤粉细度R90值大于准东煤5%以上;随着磨煤机分离器出口温度的提高,准东煤的R90值从23.5%减小至21%,地煤没有变细的趋势;随着磨煤机分离器出口温度的提高,粒度小于90μm的准东煤煤粉颗粒细度变小,但是超过75℃后其变化趋势不明显;随着磨煤机分离器出口温度的提高,尽管地煤煤粉粒度分布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是粒度小于75μm的颗粒逐渐变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